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还是典型的“品牌小国”。品牌人才匮乏,知识产权...

目前,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还是典型的“品牌小国”。品牌人才匮乏,知识产权方面落伍,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对国际市场环境和当地文化的了解。国家缺乏品牌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品牌” 的认可由政府评审机构决定,而品牌只有通过消费者的认可才能赢得市场。其实政府可以在产品质量、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监管,在银行贷款、税收、出口方面给予企业奖励,鼓励知名品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良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对中国企业创建世界品牌非常重要。

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当前世界上所有的强势品牌,其背后都有强势国家实力的支撑。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弱于这些发达国家。我国虽有着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但研究文化对于品牌价值的意识比较缺乏,也不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中。而很多顶级品牌来到中国,特别注重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做营销。

一个成熟完善的品牌包含很多要素,有扎实的产品品质,有成功的传播手段,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但核心关键部分是品牌自身具有的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品牌建设往往要经历规划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形成品牌影响力阶段,不能够一蹴而就。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却缺乏拥有深厚品牌文化的顶级品牌。分析出现这一尴尬现状的文化原因。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中国企业该如何更好地塑造品牌。
3)就政府在民族品牌发展中的责任写一篇时事小论文。要求: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 300 字左右。

 

(1)①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缺乏全球顶级品牌。 ②文化需要传承和创新。我国缺少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当中。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我国企业不够重视文化在品牌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了,但品牌意识、品牌文化相对滞后。(6分,答出3点即可) (2)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品牌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品牌塑造要抓住品牌自身具有的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这一核心关键部分。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品牌塑造需要持之以恒。 (3)答题示例: 发展民族品牌,政府要制定民族品牌发展战略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围绕品牌发展战略,政府要履行好职能,组织和发展教育、文化等事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创新管理方法,改变原有评审模式。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商标、专利、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优化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与法制环境。 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建设模式,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竞争;通过财政、税收、贷款等措施,加大对优秀品牌的扶持力度。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尽可能予以帮助;针对品牌人才匮乏的现状,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专业的品牌人才培育机构。 【解析】本题以国家品牌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矛盾的观点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考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分设三个小题进行考查。 (1)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出现“中国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却缺乏拥有深厚品牌文化的顶级品牌”这一尴尬现状的文化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材料中“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还是典型的‘品牌小国’”说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对国际市场环境和当地文化的了解”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品牌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弱于这些发达国家”说明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不善于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品牌文化中”说明文化需要传承和创新。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中国企业该如何更好地塑造品牌,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材料中“一个成熟完善的品牌包含很多要素,有扎实的产品品质,有成功的传播手段,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等”说明中国企业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核心关键部分是品牌自身具有的吸引消费者的独特魅力”说明中国企业要抓住主要矛盾;“品牌建设往往要经历规划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形成品牌影响力阶段,不能够一蹴而就”说明中国企业要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品牌的形成。 (3)本题要求考生就政府在民族品牌发展中的责任写一篇时事小论文,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小论文类的解答题,旨在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需要考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写作能力。考生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浏览材料,找到关键词,然后联系知识,罗列理论,安排结构,最后再下笔成文。《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关于政府知识表述明确,考生可从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职能等角度思考即可,但要注意答题点要落在民族品牌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也被称作“经济北约”,旨在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2008年,美国高调加入谈判并主导其进程,2016年2月,美国等十二国正式签署协议。然而,特朗普和部分美国人认为TPP“存在很多缺陷,让美国失去了数百万个制造业工作”。2017年1月,特朗普总统签署上任后首份行政命令,正式宣布美国退出TPP。

     2016年6月23日,英国公投决定“脱欧”。2017年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脱欧”法案,授权首相特蕾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特朗普有权决定美国退出TPP的理由。同样是国家元首,英国女王权力的行使有何特点?

(2)为促进国际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各成员国应有怎样的作为?

 

查看答案

材料一: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中华伦理道德的精髓,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心理基础。

我们要敬畏传统文化。世界各国、各地之间,除了自然环境和人种的区别之外,主要就是文化的差异。我们应当敬畏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特质。

材料二: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改革的总体要求到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回答:

(1)材料一中,有人认为敬畏传统文化就是要坚守传统。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

(2)根据材料二,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说明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蕴含的哲学道理。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时期,由 2 造成的“毕达哥拉斯悖论”,以及“芝诺悖论”中对“无穷”的理解,引发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正面结果之一是引入了无理数,导致数的概念的扩大。这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

B.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

C.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查看答案

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A. 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 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C.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 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