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京津冀考察调研,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原主任,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黄景钧对雄安新区建设提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选好课题,二是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防止新的环境污染。人民政协也积极建言献策,汇政协之智,聚各方之力,推动雄安新区的建设。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贯彻协同发展、创新发展的时代思考;要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建设好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举措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理。

 

(1)①中国共产党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广泛征求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战略部署、科学规划建 设雄安新区。 ②民主党派发挥好参政党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和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打造雄安新区建设,推进京津冀协 同发展。 ③人民政协履行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科学规划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2)①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坚持了发展观 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贯彻协同发展的时代思考,坚持了联系观点看问题。(若 从“系统和要素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协同发展;或答“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重视各个局部, 协调发展”等均可)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吸收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把雄安新区建设成 为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规划建设雄安新区要贯彻创新发展的时代思考,体现了辩证法的创新意识。(从辩证否定观实质 角度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唯物辩证法等相关知识,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我国政党制度》知识,设问指向如何才能建设好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构建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宗旨、执政地位、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各民主党派的作用、人民政协的职责等;然后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建设好雄安新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思考,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2)本题考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举措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题目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唯物辩证法主要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的否定观;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调动运用相关具体知识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2017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为此,要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要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推动教育和健康扶贫;要推进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资金和项目监管;要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材料二打赢扶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推进产业扶贫,既需要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和规模,提高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又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加大对产业扶贫的资金投入,健全金融、科技、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撑保障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拔掉穷根。

(1)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怎样作为才能“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2)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改善民生的原因。

(3)请从“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角度”,为如何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查看答案

下列漫画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①客观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不可能存在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

③把握机遇为实现价值提供广阔空间

④客观地认识自我是实现价值的条件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2016年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我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说明

A.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

B.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C. 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规律

 

查看答案

“上班能拼车、在家能看病、一条微信登门洗衣……”,近年来,与互联有关的商业、服务业新业态高速发展,但“无序竞争、络欺诈、隐私侵权”等问题也让人们对新业态产生疑惑。这要求我们(   )

①分清主流和支流,但不忽视支流     

②密切关注实际,敢于破除成规陈说

③抓重点,但也要重视解决次要矛盾    

④对未来充满信心,但也要正视问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求同存异。该观点(   )

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因为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对同一确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具有客观性

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不同立场、思维能力等条件的限制

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不确定的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