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2017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再次掀起学习中华诗词的热潮。

该节目所选用的诗词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毛泽东诗词,跨越数千年的名篇佳句纷至沓来,争奇斗艳。点评嘉宾将生僻的典故化作通俗故事,既降低了观众的接受门槛,又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厚度。节目设计的“飞花令”游戏要求选手现场背诵含有“花”“云”“春”“月”等高频字的诗句,不仅考查选手的诗词储备,更考量临场反应和心理素质,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以游戏综艺、歌唱选秀、明星真人秀等形式为主,因过度娱乐、缺乏原创而饱受诟病,观众也产生了审美疲劳。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再次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追求,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

(1)《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于坚持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有人认为,只有创新传播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和不严谨性。

(3)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请就如何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提两条可行性建议。

 

(1)针对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及时调整思路,开办文化类节目,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设计,考虑各类观众对古典诗词的接受能力,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节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做到了以人为本,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2)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反映了过去的社会生活。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传媒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和为人民大众所接受的表现形式,满足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该观点具有合理性。 中华传统文化既蕴含精华也存在糟粕,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同时,创新传播方式不是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唯一途径。该观点存在不严谨性。 (3)答案示例:举办形式多样的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编写中国诗词读本校本教材;等等。 【解析】本题以2017年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素材,关注了教育部考试中心提出的“一点四面”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考查的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群众观点额群众路线。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哲学知识《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于坚持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的观点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解答此题需要遵循问题逻辑,即分别回答《中国诗词大会》是如何坚持真理性和价值性的。依据真理的概念——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可知,真理性强调的是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同理,依据价值的概念——事物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可知,价值性强调的是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2)本题属于辨析与评价类试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和不严谨性,带有一定的提示性,从而降低了难度。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侧重于说明传播方式的创新有助于使中华传统文化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分析该观点的不严谨性则可从传统文化的性质以及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的途径着手: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的途径很多,创新传播方式只是其中之一。答案的两大要点之间遵循的是问题逻辑,即分别分析合理性和不严谨性,每个小要点则按照理论逻辑+生活逻辑进行分析。 (3)本题为开放性探究题。以习近平的讲话为背景,要求就如何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提两条可行性建议。作答时须注意所提建议要以“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为内容,而且要可行。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还应提醒学生,所提建议要从不同角度撰写,避免因角度单一而被阅卷人判定为同一条建议。示例中给出的两条建议分别从比赛和教材的角度,学生还可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如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布置学生每两周背诵一篇经典诗词;还可从班级建设的角度,如每学期办一次以诗词经典或国学经典为主题的黑板报,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5年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改革全面发力、“十二五”圆满收官;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必须树立必胜理念,着力改革开放,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开好局,起好步。

材料 “十三五”规划从起草到正式发布需经过以下过程:第一阶段,初步形成“基本思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征求意见稿,征求各方意见后初步形成“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提交党中央和国务院。第二阶段党中央起草和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央成立起草小组,起草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等开展密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在“基本思路”的基础上研究并起草“十三五”规划建议,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第三阶段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后简称《纲要(草案)》)。国家发改委在党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基础上编制《纲要(草案)》初稿。到2016年“两会”前夕,公众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渠道提建议,发改委组织多部门协助开展各类建言献策活动、专场讨论会、意见征求会,形成《纲要(草案)》送审稿。第四阶段审议通过《纲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后,由国务院将《纲要(草案)》送审稿提交全国“两会”,经全国政协会议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并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的具体过程,分析各政治主体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9月4日至5 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在中国杭州举行。

   材料一:杭州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就应对世界经济新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中国方案。强调要放眼长远,完善二十国集团增长议程,发掘增长新动力,开辟新增长点,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经济转型,更好地维护当代和子孙后代共同利益;综合施策。创新经济增长理念和政策,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配合,经济、劳动、就业和社会政策保持一致,需求管理和供给側改革并重,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进;扩大开放,继续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得到公众普遍支持;包容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的成果普惠共享,促进在可持续和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投资,撬动国内和外部资金,支持平等获取资金的机会,不让任何国家、任何人掉队。

   材料二: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抗州峰会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领导力,提供了合理的经济方案。本次峰会召集了更多的国家,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活动中来;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以强大的兼容力、吸引力、整合力,促进各国互利合作、扩大开放,促进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共赢格局;中国积极担当全球治理的改进者、跨境产业合作的传递者、复杂交易的撮合者、国际资本技术要素的集纳者、南北合作的搭桥者。本次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不仅有意愿,也有能力成为世界经济的“攒局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探究我国如何以G20峰会为契机,推动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能够成为世界经济的“攒局人”的原因。

 

查看答案

“碰碰词儿”(《人民日报》栏目)主要是针对一个话题,不同的人表达观点,形成“碰撞”,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话题主要涉及“当你老了,有我在呢”“过年回家,带什么”“雾里看网红”等。假如邀请我们谈谈这些社会话题,我们的立足点当为:

①权衡他人观点再做出选择       

②社会基本现实及其发展状况

③自身实际和事物具有的价值   

④平时理论积累和社会的评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随着绿色发展大潮涌起,发展绿色金融成为时代呼唤、实践要求。财政支持机制具有撬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作用。环境项目一般具有公共产品属性,财政可对其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还可以建立环保金融银行,专门扶持公益环保项目,通过财政与金融相互配合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可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①需要抓住事物发展的主流,同时不能忽视支流

②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③把握了矛盾的特殊性,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在传统的观念中,亲友之间的交往行为以情感为本位,利益诉求被选择性地忽略和漠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人的亲情观念被重新塑造——“走亲戚吃饭”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还在于交流信息,沟通并分享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体现了(    )

①客观存在的变化是重塑亲情观念的决定因素

②人的亲情观念是对客观条件变化的正确反映

③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变化发展的亲情观念能够反作用于客观存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