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琐强的工作作风和拼劲,满腔热情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备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材料二 在这场攻坚战中,某省人大常委会号召全省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找准履行职权与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依法履职,精准发力,在扶贫开发攻坚中勇担当、善作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为什么要加强党的领导。

(2)假如你是某贫困地区的人大代表,应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勇担当、善作为?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党的领导才能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3分)②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加强党的领导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 (2)①积极投身于扶贫开发的攻坚战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倾听人民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分)②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本地区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关于扶贫攻坚的议案。(2分)③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就有关扶贫开发的问题提出质询并监督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扶贫开发方面的工作。(2分)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为什么要加强党的领导。解答好本题首先要考生明确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次,坚持党的领导还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的所有工作其目的都是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这两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从人的代表的角度分析在我国的扶贫攻坚中应该如何作为的问题。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解析试题。在解答时务必注意是从人大代表的 角度进行分析。这就涉及到人大代表的职责以及相关权利等。首先,人大代表要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相关信息。然后再形成自己的议案,最后在人大会议上将自己的议案提出来。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人大代表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 【考点定位】党的性质、宗旨、地位 人大代表的职责 权利 【方法技巧 】原因类试题解答题技巧: ⑴原因类问题的答案应包括两部分,即必要性、重要性。 ⑵必要性包括理论必要性(材料中各方的性质、地位、作用、职能等),现实必要性(常见于反面材料中,多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⑶重要性即意义,可从材料各方的不同角度加以全面阐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1月13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宣布,从春节开始全省将在县以上城市建成区全面禁售禁燃烟花爆竹。1月14曰,河南环坚办又发出《关于扩大烟花爆竹禁止燃放区域的紧急通知》,在“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目标责任书”基拙上,进一 步扩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范围,实现全省市县域全覆盖,包括乡镇和农村,全省范围内坚决杜绝燃放烟花爆竹现象。紧急通知发出两天后,即2017年2月16日下午,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再次下发文件,决定收回并停止实施该紧急通知。这样,河南省相关部门四天内三次调整政策,一时成为网友笑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应该怎样进行决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让人们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是增进人们福祉的重要途径。

材料一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社会建设总体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然不足,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低且不均衡。为此,政府要开放市场,充分发挥民办机构等社会力量的作用,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

材料二 某市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许多市民颇有微词。面对市民的批评,该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决定两年内新建、改扩建城镇普通中小学204所,基本解决“大班额”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责,搞好社会公共服务。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应如何看待市民对政府工作的批评。

 

查看答案

2016年4月12日,江西省宗教界全力帮扶抚州市广冒县赤水镇回辛村,在实地考察后梳理并确定扶贫项目,做到精准对接,适时举行“扶贫攻坚、五教同行”活动捐赠仪式。 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的本质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②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④宗教能在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民族区域自治法执法检查,督促和支持政府部门做好工作,更好地使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这是因为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

A. 能确保我国民族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B. 有力地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合法权益

C. 有助于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 使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政治基础

 

查看答案

习近平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心换心、巩固民族团结必须

①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逐步扩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③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④知民情、解民忧,了解少数民族人民的期盼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