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7年的春季新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免费发放到全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5937所中小学的55837个班级,成为中小学生每日诵读和举办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辅助资料。据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读本由吉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和一线中小学教师历时两年编写而成,于2016年12月正式出版。编写的目的在于通过让中小学生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解析中华传统价值观主题、体味传统节日等方式,来启蒙、开智、立德。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成果,以养成以人文底蕴为核心的文化基础,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基础、更高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的人。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月7日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迎来总决赛。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角逐,16岁上海女生武亦姝一路过关斩将,成为诗词大会本季冠军。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大爆荧屏,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中华文化软实力。文化自信之于国家与民族的意义和分量,是不言而喻的。

(1)有人认为,“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就能培养优秀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

3)结合材料,就学校教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两条具体措施。

 

(1)①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②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一定的活动才能作用于人,优秀传统文化必须通过特定的环境和活动才能影响人,优秀传统文化如果 不通过教学实践等活动,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果不主动参与、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 的影响,不能把诵读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 (2)①文化自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或者答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矩凝聚力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了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④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得中华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 (3)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领域。②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④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⑤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符合主题,语言精炼,如果答哲学方法论不给分) 【解析】本题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了灵活性与综合性。本题注重考查考生辩证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系数不大,但是要组织好答案还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评价观点:“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就能培养优秀的学生。”并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评价类题目,审设问非常重要。首先要确定要用什么知识,确定知识范围;其次要明确答题内容,即评价对象是什么;最后,在思考和组织答案的时候,一般要辩证思考,既要看到评价对象的积极意义,又要看到评价对象的消极意义。故考生对本题可以分别从赞同或者不赞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但都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解答本题需要考生首先认真解读所给的材料;其次,从材料中找到关键的信息点;然后再结合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故从使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建设文化强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中华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就学校教育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两条具体措施。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各领域或者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再次掀起热潮并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如何构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使其能够运用知识去处理问题并能够模拟、杨新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技术科学。该能力可以履行原本只有依靠人类智慧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它将成为IT领域最重要的技术革命。

    “未来5到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可以进入教育、医疗、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几乎所有行业;同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在全球的话语权,决定其在产业链分工中的地位。”——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总裁刘庆峰

     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拥有全球增长空间最为巨大的市场,目前在汉字识别、语言合成、生物特征识别、机器翻译等许多领域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受企业科技研发投入比例小、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技术创新模式保守以及政府行业管理、政策支持相对滞后等因素制约,人口智能产业仍面临巨大的挑战。

(1)结合材料与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人工智能对我国的经济意义,并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2)结合材料与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应如何发挥作用推动政府进一步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读漫画,该漫画讽刺处于画面中间的那个人不懂得

A. 对不同意见应采取不同方式加以区别对待

B. 批评意见对于他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C. 在工作和生活中批评与赞扬总是相伴随的

D. 批评与赞扬对每个人来说都具有同等价值

 

查看答案

2017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协同的经济体,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从联系观角度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依据在于

①粤港澳在全国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全国发展大局起统率作用

②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③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

④根据人为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春雨惊春淸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今天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这告诉我们

①观念创新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③在实践中认识并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④事物对人类的价值虽是客观的,但也是变化发展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当前,中国还在为垃圾处理发愁,而瑞典去年却由于垃圾极度短缺,以至于垃圾发电厂没有足够的原料发电,只好从邻国进口。据统计,瑞典的垃圾36%被回收使用,14%用作肥料,49%作为能源被焚烧,仅有1%的垃圾被填埋处理。这蕴含的哲理是

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要加大垃圾回收使用,促成质的飞跃

B. 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垃圾围城的困局终会自然解决

C. 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化,应加快研发促使垃圾变废为宝

D.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瑞典对垃圾的否定促进了垃圾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