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专家指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考制...

专家指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然而,制度的改革只是改变教育模式僵化的一部分,真正要盘活整个教育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教育理念转变才是关键。如果教育理念不发生转变,制度的改革,只是为学生换了几把困住自己的“枷锁”,学业压力依旧巨大,成绩依然是家长和老师判断学生好坏的重要标准。个性与兴趣依旧被压制。那么,创造能力和健全的人格难以形成。高考制度的改革已先行,模式也开始逐渐踏上科学的探索之路,唯有理念及时转变,让教育的形式与内在同时符合教育规律,方能拨得旧有制度的“云开”见到改革成效的“日出”。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高考改革及教育理念转化的必要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综合试题有重要意义。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高考及教育制度改革关系国家和民族命运。(4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塑造人生。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关系到优秀人才的培养,应该加以改造。(4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性、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制度、教育理念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事关个人和国家发展。(4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高考改革及教育理念转化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要从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角度入手;然后从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思考;最后从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分析现实意义。 【考点定位】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名师点睛】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材料一:2016113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第二批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其中涉及金融领域简政放权、个人或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企业经营活动的占50%,而取消这些事项有利于缩短投资审批周期、减少环节,给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改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材料二:“不是随便‘放’,想‘放’就‘放’,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出台之前要经过法律审核,按照法定程序来‘放’。”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624日,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降低了中小企业申请的门槛,还调整了“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指标,将小企业的研发费占比由6%调整为5%,而大中型企业保持不变。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此次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从政府与人大角度分析国家应怎样更好地放权。

 

查看答案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其实一直跋涉于人们的心灵。如果说长征是“播种机”,这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时间之中,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长征精神:(     )

① 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 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 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 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构筑民族精神航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