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材料一:2016年1月13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

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

材料一:2016113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审议决定,第二批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其中涉及金融领域简政放权、个人或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企业经营活动的占50%,而取消这些事项有利于缩短投资审批周期、减少环节,给企业松绑,激发市场活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改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材料二:“不是随便‘放’,想‘放’就‘放’,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出台之前要经过法律审核,按照法定程序来‘放’。”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624日,科技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新修订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降低了中小企业申请的门槛,还调整了“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指标,将小企业的研发费占比由6%调整为5%,而大中型企业保持不变。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此次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从政府与人大角度分析国家应怎样更好地放权。

 

(1)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取消涉及个人或企业资质资格认定事项的审批,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4分)②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取消涉及企业经营活动事项的审批,有利于减少审批环节,给企业松绑,促进企业经营与发展。(4分)③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是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金融领域简政放权有利于缩短投资审批周期,提高融资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偿还债务。(3分)④有利于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3分) (2)①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应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积极转变职能。②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③人大应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行使立法权,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政府要对人大负责,受其监督,一些重要改革措施出台之前要经过法律审核,按照法定程序来“放”。 (每点3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此次取消150多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审批事项的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此题综合性较强,能力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投资理财的选择和市场与宏观调控的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从政府与人大角度分析国家应怎样更好地放权,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可以从政府和人大角度思考,具体可以从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依法行政、人大的职权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知识来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定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投资理财的选择、市场调节、宏观调控、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责任、政府依法行政、人大的职权、民主集中制 【考情前瞻】关于政府的知识考查 1、考查概况。政府作为国之重器,近年越来越受到高考的青睐,其出题材料丰富、命题角度灵活、答题方式多样,成为考生提高成绩的门槛。纵观近几年高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所涉及,占总分比重有所上升。考查知识点主要包括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政府职能、依法行政和行政监督体系,其相关知识应引起考生重视。题型主要侧重于措施类和原因类,考生应把握“怎么做”和“为什么”等设问方式的答题要求,并且掌握“审材料、看整体、抓中心、找关键词”的能力,培养自己的总结归纳和逻辑思维能力; 2、答题技巧。在熟记课本知识,完整分析材料的前提下,选择题应坚持“排错—除异—选优”的原则;非选择题要通过审设问确定答题范围,读材料把握整体观点,划层次找关键词后联系课本具体知识点,列提纲防止要点遗漏。组织答案要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时政语言),把材料观点转化成为课本语言; 3、 选题建议。针对本知识点特点,建议考生选题时坚持“低起点、高标准、小台阶、大密度、勤反复、重能力”的原则,以政府“是什么—为什么做某事(必要性+重要性)—怎么做某事”的顺序把相关知识相串联,把握彼此关系,并通过答案的对比归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专业化自己的答题语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出他们的旷味愁思。这说明(  )

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和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查看答案

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这所盛产影响美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人物的园地,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由此可见:

①科学家取得的成就都是学习哲学的结果   

②与哲学为友是科学探索的智慧明灯

③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础             

④哲学对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其实一直跋涉于人们的心灵。如果说长征是“播种机”,这种子已经撒播在了时间之中,让一代代人都从中思考信仰的意义、人生的方向,最终收获精神的力量。由此可见,长征精神:(     )

① 开启人的智慧,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② 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催人奋进

③ 突破历史条件制约,超越时空,主导社会进步

④ 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构筑民族精神航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③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