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但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的推进使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威胁。土地、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出粮食生产领域;化肥和农药过度使用造成粮食污染;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长期处于逆差状态。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材料二:社会融合与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民进城,如何促进社会融合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W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求各社区充分发挥社会融合功能,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同历决策过程,促进农村居民进一步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2)结合材二,说明促进农民融入城镇社区自治和决策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如果本身发光,何惧太阳照不到的地方?”下列节选的诗句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其相同的是
①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依赖别人着色
②伸出双手,也捧不起水中的月亮
③名利从来是鲜花,也是枷锁
④倘若才华得不到承认,与其诅咒,不如自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写到:“诗经上有句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也是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我想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我所希望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写下我对中国哲学史新的理解和体会。”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①这里的基本特点包含着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②这里的基本立场符合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追求
③这里的基本观点强调实践观这一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④这里的基本方法是指辩证否定这一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下面漫画《在阻止别人前进的同时,自己也停止了前进》给我们哲学启示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要求我们不能孤立的看问题
②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离开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③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要努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一切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这要求我们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美学上在讲到艺术创作灵感和境界时有所谓“静照”一说。它认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其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然而,艺术境界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的“充实”,由“心远”接近“真意”,艺术家由此创造出引人入胜的作品。“静照”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特点可以佐证
A.艺术作品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努力
B.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双方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D.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一代国画宗师石涛认为,中国水墨画的名家作画时不会拘泥于形,而会随性的超脱于形,悠游于形之上;也不会刻意捕捉精彩瞬间或生动片段以拼凑成艺术典型,而是会登高望远、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一气呵成。由此可见,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需要
①体会作品中多样的直接联系
②揣摩作品中元素的相互关系
③领略作品中蕴含的宏观意境
④把握作品中人为的主观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