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红军与各民族团结一家亲,不仅确保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成...

材料一: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红军与各民族团结一家亲,不仅确保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成为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漫漫长征路,悠悠民族情。昔日,红军与各少数民族群众互帮互助,结下深情厚谊。如今,广大革命老区传承长征精神,不断做好民族工作,凝聚力量,砥砺前行。携手迈向全面小康。长征路上,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绽放,愈加芬芳。

材料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走好新长征路是红军长征的继续与延伸。我们要弘扬长征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更有效率、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长征精神为什么在民族关系上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

 

(1)①长征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③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共同体,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 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④长征精神具有深呼的民族性。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杜会稳定的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根基。 (共6分,回答3条即可得满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2)①文化与经济相影响,相互交融。弘扬长征精神有利干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②文化塑造人生。长征精神作为优秀的文化,弘扬它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弘扬 长征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④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⑤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加 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上,提高公民的两个修养。 (共10分,若只从③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最多的5分,其他每点2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长征精神为什么在民族关系上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力。长征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同时它也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再者,通过长征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最后,这种精神起着维系社会生活、 维持杜会稳定的作用故在民族关系上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新时期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考生从文化生活的多个方面进行组织答案。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作用、对人的影响、对综合国力的影响的角度分析,还可以从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角度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考点定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方法总结】怎样解答意义类政治题? 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一般设问形式是分析某一事件的“经济政治意义”,或“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根据设问的角度来划分,一般是具体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与政治意义;还有用哲学原理分析说明某一事件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 (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做到思路清晰 (4)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最后一点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时代性。 (5)意义要多答,力求准确全面,体现一定的综合性。结合书本知识加强记忆效果较好。 一、 经济意义类 1、答题思路: (1)从个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增加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等。 (2)从集体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城乡经济。 (3)从国家的角度组织要点: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加外汇储备、增加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二、政治意义类 1、答题思路: 政治方面的“规律”不如经济方面的明显,应从国家意义、社会意义、政党意义、民族与宗教意义和国际意义不同视野去思考,并要记住一些关键词:保障民主、完善法冶、稳定社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巩固国防、巩固政权和政治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等。另外,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三、哲学意义类 1、解题思路: 答这类题,一定要认真审题,扣住事件本身的实质性内容,抓住要害,进行分析,并且一定要从方法论上去做文章,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考: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有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第二,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推进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也可以分析事件本身的积极意义和应当吸取的反面教训(两点论);第三,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思考,事件的推进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积极意义。当然,还可以从价值观去回答,得出其价值观方面的重大意义。总之,解答哲学意义题一定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一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发展历程

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时期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目的成就。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材料二:2016年全国道德模范周美玲、秦开美、王林华、金汉、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 他们善良、勇敢、无畏,奋不顾身,解人危难;赴汤蹈火,抢险救灾。这样的大义情怀,激 荡天地浩然之气,鼓舞人们直面艰险、砥砺前行。官东、高德荣、许光、高宝来、王忠心…… 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付出诠释劳动价值,用锲而不舍的进取演绎精彩人生。这样的崇髙境界, 感召人们心系国家、热爱事业,用实干奉献担当民族复兴的光荣使命。

(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为当代中学生应怎样向道德模范学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促进戏曲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5年7月11日, 国务院办公厅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政策指出,加大对戏曲剧本创作的扶持力度,对戏曲企业的优秀剧本创作予以支持;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鼓励开设、制作 宣传推广戏曲作品、传播普及戏曲知识的栏目节目,扩大戏曲的社会影响力。

为落实政策,推逬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某地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政府购买鼓励演出范围,投入1000万元用于购买公益性文化活动,投入400万元用于购买公益文化进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对促逬戏曲传承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不断完善。2016年3月17日,山东省政府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公布了《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自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髙考考试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6个科目中选择)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国家高度重视教育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地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有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B.只要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所有文化作品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