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年来基尼系数指标: 年份 2008年 2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近年来基尼系数指标:

 

年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基尼

系数

0.491

0.490

0.481

0.477

0.474

0.473

0.469

0.462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为0.4。

材料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我国现行标准下(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实现脱贫,贫困县(592个)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材料三:贵州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2012年底达1019万人,约占贵州全省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通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已减少贫困人口526万人,累计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实现“减贫脱困”。

2013年以来,贵州省委统筹安排党员干部13万人次下基层,按照每村一组5人的标准,开展“奔小康驻村”工作,覆盖全省贫困村。驻村党员走村串户,做群众服务的贴心人和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三年来,驻村党员为扶贫开发工作出点子51.83万个、找项目4.98万个、筹资金41.25亿元。

在减贫脱困的工作中,党员干部总结和推广了“四看三公开,两议一公告”的贫困户识别法,即 “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级村民议事会议、乡村组三榜公示以及区级公告,将贫困户全部纳入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管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总结贵州省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

 

(1)①材料一反映近8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逐年缩小,但仍超过国际警戒线。②实现“减贫脱困”,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改善民生,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脱贫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这也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然要求。 (2)①确保中国共产党对扶贫减贫工作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以总揽精准扶贫的大局、协调各方扶贫力量。②加强党的政治领导,制定精准扶贫方针、政策,确保扶贫脱困的正确方向;同时加强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扶贫攻坚工程。(若学生只答出领导方式,可酌情给分)③发挥村民委员会在脱贫致富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作用,对扶贫、脱贫工作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④调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实现开发式、造血型的自主脱贫。 【解析】(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经济学依据。本题分两问,第一小问,要求学生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学生通过读图,横向看时间和基尼系数的变化,得出从2008年到2015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比较高,但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说明材料一反映近8年来,我国贫富差距逐年缩小,但仍超过国际警戒线;第二小问要求学生,分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经济学依据,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思考;其次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角度思考;再次可以从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的角度思考;然后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思考;最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分析现实意义。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总结贵州省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加强党的领导、村民委员会的作用、调动群众的主人翁的精神等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定位】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党的领导地位、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解题方法】图表题:学生在解答时,要做到三审:即一审标题。图表标题即表头,它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内容,表明了一定的主体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是什么内容。同时,标题也为考生答题起到了提示语的作用。考生一定要明确各图表的标题,以便于全面理解图表。二审内容,“三比”对图表逐项分析。图表的内容一般由时间、项目和表现各个项目状况的数据构成。审内容就是要看在图表标题统领下的各个项目,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数据状态。横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纵向比较用来说明两者的差距和距离。通过对图表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综合,把握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图表的中心观点或结论。此外,还要注意综合比较,遵循纵比比变化、横比比联系的解题规则,从比较中得出结论,找出数据中体现的规律或共同点,直接得出“图表之间的共同点、不同点、相互关系、内在联系、问题的原因”之类的答案要点。三审附注。附注是对图表不能直接罗列或体现的内容所作的文字补充说明,是图表材料的有机组成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2月3日,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李克强强调,中国要创新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关键要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而人力资源很大程度要靠科技引领,靠教育支撑。科技既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今天的‘主战场’,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要在基础研究方面培养出一批人才,向前沿迈进。

材料二:李克强明确要求,中央政府要多做“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方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多元投入格局,建立‘沿途下蛋’机制,边出成果边应用;通过体制改革,使地方和部属院校、国家科研机构的衔接更为顺畅;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企业和机构探讨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发展强基础、拓空间、增动能。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材料一,说明国家鼓励科技教育合力、推动创新发展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材料二,谈谈政府应该如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

 

查看答案

习近平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地说就是“亲”“清”二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搞权钱交易。这要求我国政府

①直接替民营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困难

②主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提供高效的服务  

③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廉洁的政府         

④尽量减少职能,创新自身的服务方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要求:依法为无户口人员登记常住户口,切实维护每个公民依法登记户口的基本权利。这一做法旨在

①更好地实现公民平等权,消除农村和城市户籍的身份界限

②更好地服务民生,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减少一些地区流动人口的数量,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④实现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号码准确性、唯一性和权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4年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这说明

我国政府行使权力要遵循法定程序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16日,慈善法草案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扶贫攻坚、共享发展、全面小康……《慈善法》草案与“十三五”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制定《慈善法》传递民意的同时,也释放了多重利好民生的信号。据此回答下题.

21.慈善法草案分别于2015年10月和12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初次和再次审议,并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以及政协委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共对草案作了92处修改,实质性修改有34处。《慈善法》草案修改制定的过程说明了(   

①加强与人民的沟通,使法律更符合人民利益

②人大改进立法工作,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

③坚持“开门立法”,人大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④人大肩负人民期望,完善民主科学立法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