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8月25日,央行决定再次降息。这是今年第四次降息,也是第四次降准。自2...

2015年8月25日,央行决定再次降息。这是今年第四次降息,也是第四次降准。自2015年8月26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自2015年9月6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传导路径是

①居民信贷成本降低——刺激居民信贷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②储户存款收益减少——激发股市投资热情——股市利好风险降低

③缩小银行信贷规模——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抑制经济过热增长

④企业信贷成本降低——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企业扩大再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C 【解析】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居民信贷成本降低,刺激居民信贷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推导顺序正确,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推导错误,因为股民热情高,股市风险不一定降低,故排除;题肢③传导错误,因为银行的信贷规模会增加,故排除;题肢④推导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货币政策 【名师点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

A.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办理结算     D.发行人民币

 

查看答案

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同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是因为

A.便于吸收存款     B.限制贷款数量

C.降低经营成本          D.商业银行的性质

 

查看答案

我国股市上证综指从2014年7月的2100点一路上涨,到2015年6月达5100点,迎来新一轮的牛市。回答下列小

1.在股市红火期间,小王自己6万元投资a公司股票,在短短3个月中就将6万变成了8万元,股票投资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股票投资的收益包括  

①商业银行的利息      ②股息和红利

③证券公司的利润      ④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随着股票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一些股民倾其所有投资股市,甚至出现了贷款炒股、卖房炒股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购买股票能够获得稳定收益         B.高风险必然有高回报

C.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D.股市是最理想的投资渠道

3.小王投资的 a公司的特征有

①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  

②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③公司以固定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④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a公司在其公告中宣布将收购b公司,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B、 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C、经济效益一定提高             D、 b公司经营失败,被市场淘汰

5.完成收购后a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董事会    B.监事会     C. 股东大会     D. 职工代表大会

6.a公司的经营之道:“不要光看到钱,那只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而企业形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

B.企业一切活动全是为了树立形象

C.企业的经营目的不是盈利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查看答案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新增加的就业人数超过了1亿人,登记失业率从未超过4.3%。下列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是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国庆大假后,人民网开展了主题为“今年你拿到加班费了吗”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71%的网友选择“不敢”,还有16%的人选择“不和单位计较”。在回答“通过什么渠道解决”时,35%的人选择“消极怠工”,选择“没多少钱,算了”和“无所谓”的各占15%,20%的网友选择“找有关部门或领导反映。”调查结果说明

①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③劳动者应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