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同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是因为 A.便于吸收存款 B.限...

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同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是因为

A.便于吸收存款     B.限制贷款数量

C.降低经营成本          D.商业银行的性质

 

D 【解析】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总是高于同期同档次的存款利率,是为了赚取利润,故选项D正确。选项ACD不是其原因,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名师点睛】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存款利息的计算,首先应记住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如果有利息税的话,应扣除利息税,如果要算本息还需加上本金。如果算存款实际收益,还要考虑物价变动(即CPI指数),计算公式:存款实际收益=(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本金×X%。X%为CPI上涨指数。或存款实际收益=(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本金×X%。(X%为CPI下跌指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股市上证综指从2014年7月的2100点一路上涨,到2015年6月达5100点,迎来新一轮的牛市。回答下列小

1.在股市红火期间,小王自己6万元投资a公司股票,在短短3个月中就将6万变成了8万元,股票投资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股票投资的收益包括  

①商业银行的利息      ②股息和红利

③证券公司的利润      ④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随着股票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一些股民倾其所有投资股市,甚至出现了贷款炒股、卖房炒股的现象。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购买股票能够获得稳定收益         B.高风险必然有高回报

C.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D.股市是最理想的投资渠道

3.小王投资的 a公司的特征有

①股东对公司承担有限的责任  

②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 

③公司以固定资产对自己的债务承担责任 

④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a公司在其公告中宣布将收购b公司,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B、 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C、经济效益一定提高             D、 b公司经营失败,被市场淘汰

5.完成收购后a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

A.董事会    B.监事会     C. 股东大会     D. 职工代表大会

6.a公司的经营之道:“不要光看到钱,那只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而企业形象的扩大,信誉的提高,那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唯一决定因素

B.企业一切活动全是为了树立形象

C.企业的经营目的不是盈利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查看答案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新增加的就业人数超过了1亿人,登记失业率从未超过4.3%。下列措施能够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是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国庆大假后,人民网开展了主题为“今年你拿到加班费了吗”的调查。在回答“如果没有领到加班费你敢不敢告单位”这一问题时,71%的网友选择“不敢”,还有16%的人选择“不和单位计较”。在回答“通过什么渠道解决”时,35%的人选择“消极怠工”,选择“没多少钱,算了”和“无所谓”的各占15%,20%的网友选择“找有关部门或领导反映。”调查结果说明

①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有待增强

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的前提和基础

③劳动者应通过合法手段和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④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依据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查看答案

2015年我国有559万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在市场竞争中,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身实力强才能就业机会多。这意味着劳动者应当树立

A.自主择业观    B.职业平等观     C.竞争就业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