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APEC蓝,形容2014年...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APEC蓝,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会议期间,在京事业单位放假6天、所有工地停工、11月15日这个本是集中供热的常规时点也被推迟,北京、天津、河北实行道路同步限行,并与山西、山东等省对所有污染企业停产等措施保证了北京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APEC模式”是否可以复制?应该如何留住APEC蓝?家里没客人的时候,自己还能享受这些“方便”吗?专家指出,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要解决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发的气候变化给我国自然和经济社会带来的重要影响,留住APEC蓝,需要我们创新环保理念,重归“天人合一”的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环保科技,加快构建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这是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难选择的根本出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创新环保理念,留住APEC蓝?12分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创新环保理念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环保文化创新。(3分)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是文化创新的一个具体途径。创新环保理念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份。(3分)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另一具体途径。创新环保理念要充分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有效成果。(3分) ④创新环保理念进行文化创新,既要反对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拒绝接受一切外来文化的“封闭主义”。(3分)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应该如何创新环保理念,留住APEC蓝,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创新,然后考生可以从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应该注意克服的两种错误倾向,以及文化创新应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 【名师点睛】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基础、基本要求、根本途径。 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吸取传统文化中营养)、推陈出新(辩证对待传统、适应时代要求融入时代精神)。 ③进行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护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进行文化创新必须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坚持正确的方向。 ⑤进行文化创新必须立足时代要求,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因此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自觉走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评析这两种观点。12分

2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8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要鼓励基层大胆试验,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破解发展难题。

材料二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推进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认识。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8分

 

查看答案

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做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查看答案

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不少,但有关弘扬中华文化精华的优秀作品不多,还没有真正做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启示我们

A.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优秀传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