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下列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

下列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评析这两种观点。12分

2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8分

 

(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4分) ②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看问题都存在片面性,犯了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错误。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既有精华,像观点二所讲;也有不少糟粕,如观点一所讲。(4分) ③正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传统教育思想,分清精华和糟粕,把继承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4分) (2)①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4分) ②只有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我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4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评析这两种观点,属于评析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明确的是上述两种观点分析在什么地方,然后对应着相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观点一认为对传统文化应该是全部抛弃,观点二对于传统文化认为应该全部继承,因此二者都没有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考生可以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角度分析说明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属于措施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说明应该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统一起来;然后分析说明应该怎么继承,然后说明应该怎样发展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继承与发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名师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继承、发展、交流与创新的关系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是通过继承积累下来的,并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2)文化的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即文化传承。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着文化创新的意义,而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4)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5)文化创新中继承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并不矛盾。文化创新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否则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只有体现时代精神,才能使文化创新成为现实,否则文化就会停滞不前。 (6)文化交流过程中“以我为主”与“海纳百川”并不矛盾。前者是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保持文化民族特色,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后者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竞争并不排斥,可以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合作、共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要鼓励基层大胆试验,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破解发展难题。

材料二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推进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认识。1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8分

 

查看答案

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做促销宣传时,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当我们习惯性地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却被忽略了。这启示我们在吸收洋文化时,应当做到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全面学习,一切照搬

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相互尊重,交流为主

 

查看答案

古代24孝有“卖身葬父”“弃官寻母”等之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24孝”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等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由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践行孝道的方式要因时而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不少,但有关弘扬中华文化精华的优秀作品不多,还没有真正做到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启示我们

A.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B.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优秀传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查看答案

天津市有非常丰富的传统美食,如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茶汤、干果、熟梨糕等民间特色小吃。假如天津市应邀到德国慕尼黑市举办一个传统美食节,邀请你为此次文化交流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弘扬传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向世界

C.博大精深,求同存异,相互尊重  

D.尊重差异,平等协商,文化共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