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大音量,红歌曲目,简单的动作,群体舞——这就是“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从小城社区的...

大音量,红歌曲目,简单的动作,群体舞——这就是“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从小城社区的广场,到京城繁华的街头,伴随着欢天喜地的音乐,“中国大妈”带着十足的自信,向大家展示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据凤凰卫视报道。现在连欧洲一些城市都出现了广场舞的“身影”。据说,尽管广场舞过于喧闹,给欧洲当地居民带来了一些困扰,但“中国大妈”们的“精气神”却引得欧洲大妈们羡慕不已。“有点钱、有点闲,中国大妈是最幸福的一群人。”有人这样评价“中国大妈”。

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何和谐相处,却成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在有些地方,围绕广场舞噪音扰民的冲突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因广场舞之争硝烟弥漫。

大妈说:每家都有老人,那些说我们吵的年轻人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们呢?老年人的爱好本来就不多,跳舞不仅能打发时间,交一些朋友,还能锻炼身体。

年轻市民说:人与人相处,首要的原则就是互不影响、互不打扰。国家规定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但有些人就喜欢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影响了他人也毫无察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公共行为,都要以不打扰到他人为基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 “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文化意义。(12分)

(2)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要分析应如何看待广场舞。(12分)

 

(1)①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广场舞既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也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广场舞愉悦了“中国大妈”的身心,提升了“中国大妈”的精神气;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广场舞能让更多的普通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能够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 ④广场舞丰富了社会主义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增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唤醒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答到3点得6分,若从发展大众文化角度回答,可酌情给分) (2)①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要看到广场舞丰富了“中国大妈”的文化生活,又要看到广场舞给其他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广场舞展现了“中国大妈”的“精气神”,是值得提倡的全民娱乐和健身活动,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给其他居民造成影响较小的广场舞活动,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于给其他居民造成影响较大的广场舞活动,则需要通过控制音量、限定活动时间、寻找新的活动场所等方式进行规范。 ③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广场舞的利益主体公共理性和协商精神的增强,以及政府部门的介入管理可以使矛盾和冲突得到有效解决。 【解析】 试题解析: (1)本题以“中国大妈”的广场舞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大妈”跳广场舞的文化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从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享受者,文化塑造人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增强文化自信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如何看待广场舞,属于分析类的简答题。考生在作答前,首先要明确对立统一的观点的范围包括哪些内容,根据教材知识体系,我们可以明确运用这一内容回答问题可以从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双方的转化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立统一的观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尊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 年翻一番。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高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通过扩大内需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带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材料三:2013年春节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廉洁政府建设的要求,严格控制“三公消费”,责令各部门取消年夜饭和公费购置花卉等消费。同时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消费、企业生产经营和国家发展可能带来哪些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增加居民收入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从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如何让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2分)

 

查看答案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   )

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

B.历史认识中的主现能动性思想

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

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

 

查看答案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4年8月16,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普京于2014年5月20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将中俄全面、平等、互信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更高水平。这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B.中俄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C.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D.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