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教育部2017年1月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数据显示,2016年留学回国人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幅为58.48%。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近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

第三次“归国潮”经历三段式发展期

[注]第一阶段,2004—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13年;第三阶段,2014—2016年。

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81.45%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1.09%为博士研究生学历,7.46%具有本科和专科学历。而这些留学回国就业者选择的主要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25.85%)和民办企业(17.42%)。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则主要选择大专院校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其实不仅仅是留学生,越来越多的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也选择回国发展。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响应祖国召唤,毅然选择了“回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回国后,我觉得更有归属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曾有媒体这样表述:“20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

(摘自《参考消息》2017.10)

材料二:

在中国留学生归国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来中国学习的海外留学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根据教育部数据,2016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为44万人,相较于2012年增加了35%。

英国《独立报》刊文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超越英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文章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做出的努力、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项目,是造成这种趋势的重要原因。2016年,来自183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名海外留学生得到了奖学金。

英国利物浦大学负责中国研究项目的戴维·古德曼教授认为,到中国留学的学生将在接触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受益,尤其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市场更加繁荣。

(摘自美国中文网)

材料三: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漂泊。”

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对长安君说:

“如果几年前,听到这首歌,我会觉得很土鳖,甚至鄙视播放者的品味,老掉牙的腔调让人不耐烦。但是身处国外,听到这样的歌曲,却被莫名戳中泪点,心中泛起无尽波澜。留学之后漂泊多年才明白,什么是乡愁,什么是游子心,什么是中国梦。”

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想要在国内大中城市享受一顿正经的国际大餐,已经不再是影视剧中的片段,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常态。但实话实说,在国外想吃上一顿地道的中国菜,却成了很多侨居海外中国人生活中的一种奢望。

打开国际新闻,是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各类枪击事件、法国发生罢工纵火等。其实国际上每天也并不太平,全球性经济下滑等原因使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暴力事件此起彼伏。

同时,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原本就存在的就业歧视让华人在外的工作处境显得有些尴尬,这不得不让很多留学生开始面对现实,思考回国发展的问题。

客观地看,国内很多地方确实不如国外,这是事实。别人家再好,也终归是别人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样的空气,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我们骨子里血脉交融,即便相隔千山万水,也仍然心意相连。

其实,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祖国便是“此生无悔归华夏”。

(摘自中国青年网)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仅2016年就有约八成留学人员学成后回国发展,回国与出国人数“逆差”逐渐缩小。

B.中国第三次归国潮的前两个阶段除2007年的留学回国增加值较前一年有所减少外,其余年份均呈现上升态势。

C.留学回国就业者9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学历,他们回国就业选择的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和国家级事业单位。

D.“20年前回国,是祖国需要我;20年后回国,因为我需要祖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高级人才、社会精英代表的张学记认为:要让人生更有价值和意义,需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B.相较于2012年,2016年在中国留学的国外学生总人数在迅猛增长,有外媒认为未来几年内中国可能成为海外学生留学的第二选择。

C.曾经被某些留学生视为土鳖的《故乡的云》这首歌,现在却能泛起他们心中的波澜,乡愁、游子心和中国梦的内涵得到全面强化。

D.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都浸润着相同的祖宗文化,骨子里的血脉始终交融,心意始终相连,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做到心系祖国。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回答中国留学生纷纷归国的原因。

 

1.C 2.C 3.①从国内看,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提升;②从国际看,安全形势堪忧,就业机会减少,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再分析材料一的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并与选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他们回国就业选择的机构类型为国有企业和国家级事业单位”错误,“机构类型”应为“主要机构类型”,选项忽略了“主要”这一限制词,且“和”应当改为“或”。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C项,“某些”范围扩大,材料三是“一位正在国外留学的朋友对长安君说……”,这只是这位留学生的感觉;文中并没有说“乡愁、游子心和中国梦的内涵得到全面强化”,只是说“留学之后漂泊多年才明白,什么是乡愁,什么是游子心,什么是中国梦”。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回答中国留学生纷纷归国的原因”,然后浏览材料,筛选国内的有利因素以及国际上的不利因素,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 首先看国内的形势,如材料一“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是吸引留学生回国的重要原因。各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各个城市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留学生更加笃定回国的信念”,材料二“尤其是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就业市场更加繁荣”和材料三“近年来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想要在国内大中城市享受一顿正经的国际大餐,已经不再是影视剧中的片段,而是切切实实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常态”,国内的这些优势应是吸引留学生归来的原因。 然后看国际的形势,如材料三“打开国际新闻,是不是经常能够看到美国各类枪击事件、法国发生罢工纵火等。其实国际上每天也并不太平,全球性经济下滑等原因使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各类暴力事件此起彼伏”“随着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各国经济发展趋缓,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原本就存在的就业歧视让华人在外的工作处境显得有些尴尬”,国际上的安全形势、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就业的形势也是让留学生归国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鲜花盛开的古镇

刘建超

古镇不大,地域偏僻,四季开满鲜花。古镇的警务室只有两个警官——年纪稍长的昊杰和刚分配来的实习警官茫茫。

茫茫的到来,让吴杰非常欢喜。筒易的木屋里,昊杰把靠近窗户、能看到后山风景的床铺腾给了茫茫。

“你可是咱警务室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啊,说明咱古城的警务室很被上级重视。”昊杰额头的皱纹都舒展了,吴杰最担心的就是警务室要撒并,茫茫的到来给他吃了定心丸。

茫茫的心思却不在这个简陋偏僻的警务室里,山高路远,人少户稀,有啥好留恋的? 况且女朋友在城里噘着嘴生着气,催促着他找领导调回去。

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路边山涧草木金黄,蓝天白云,山雀啁啾,昊杰急匆匆地走在古镇蜿蜒的土路上,他无心留恋秋日的景色,背着吉他挺着微微发福的肚子,面色焦急。

茫茫留下一封信,走了。茫茫的女朋友下了最后通牒,大款男同学追她如醉如痴,丰厚的经济条件让她的父母招架不住了。女友说,茫茫你再不回来,我就是别人的妻子了。

小镇三面环山,山高峰险,峭壁悬崖,一条路通向山外的火车站。火车每天只在古镇停靠一次。

昊杰气喘吁吁地走着,汗水浸湿了警服。昨天茫茫收到一封信,情绪有些变化,沉默了一下午,烟抽得很凶。吴杰怪自己疏忽,应该和茫茫谈谈,疏导疏导啊。

茫茫长得魁梧健壮,年轻英俊。昊杰个头儿不高,腆着肚子。是个面目和善的半大老头儿。两人站在一起时,就像是父子。

古镇不大,人口少,偏僻的山沟里,外来的人也不多。昊杰更多的时间是对着少言寡语的茫茫唠叨,张家的姑娘考上高中了,李家媳妇生了大胖小子了。吴杰一个人生活,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张罗,茫茫来了也跟着昊杰搭伙。昊杰爱吃面,茫茫喜欢吃米,吴杰有时要做两样饭,从来不嫌麻烦。茫茫有次半夜发烧,当时大雪封门,昊杰连滚带爬地请来医生,守着茫茫一夜不合眼。茫茫脚气感染,行走不便,昊杰借来轮椅,推着茫茫在小院里转悠,还帮他冲澡搓背。镇上的人见状,说茫茫倒像是来古镇度假的,昊杰成了服务生了。

茫茫的话少,从不说自己的事情,昊杰也从不过问。只有一次,茫茫说大学时自己的吉他弹奏得过优胜胜奖。昊杰就托人从城里捎来一把吉他,他从茫茫接过吉他的眼神里捕捉到了谅喜。从此,木屋里就有了茫茫忧郁的琴声。

昊杰汗流決背地赶到火车站,火车还是开走了,只看到火车留下的一缕袅袅白烟。昊杰沮丧地坐在排椅上喘着粗气,一个影子罩住了他。他抬头,茫茫立在他面前。

昊杰擦着帽梯上的温汗说:“茫茫,就想这样不辞而别当逃兵了?”

“我不是当逃兵,我要找找领导,把我调回去,局里更适合我。”

“为什么没有乘火车走?” 

“为了爱情,我能理解。可也不能不打声招呼啊。”

茫茫转过脸看看身边的半大老头儿,说:“老昊,我只是不明白,你为什么待我这么好?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你就这么安心地默默无闻一辈子?”

昊杰有过一个女友,两人很恩爱。女友就是古镇的人,为了女友,他申请调到这个偏僻的山坳小镇。也是个秋日的午后,他和女友在山坡上散步,遇到了一个被通缉的毒贩。在扭打搏斗中,毒贩的匕首刺中女友的胸口,女友就躺倒在他的怀中,原本一周后他就要和女友举行婚礼。女友长眠在小镇的山坡上,他从床边窗户上就可以看到后山上女友安息的地方,那里四季开满鲜花。

“再有一年我就可以退休了,能留在这里永远陪伴她了。咱警察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默默无闻,不都是一个目的,保护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安宁吗?"

茫茫不说话,烟凶狠地缭绕着。

昊杰将身边的吉他交給茫茫,默默地站起身,戴好帽子,朝古镇的方向缓緩走去。

昊杰采集了一束秋菊,坐在后山坡女友的墓前。落日的余晖,抚慰着安静的古镇,阵阵花香弥漫。

傍晚,昊杰回到简陋的小院,听到木屋里传出茫茫忧郁的琴……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简要介绍了作品的人物,也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活动的环境,为后面故事发展作好铺垫。

B.小说采用插叙手法所写女朋友的死,是吴杰执着留在小镇安心当警察的直接原因;小说还运用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以及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昊杰这一丰满形象。

C.小说主要情节是围绕茫茫的去与留展开,并层层推进的; 茫茫的女朋友和茫茫之间的矛盾冲突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小说以“鲜花盛开的古镇”为题,在文中又多饮描写古镇的优美景色,这就为后文茫茫能够留在古镇埋下伏笔。

2.试概括小说中昊杰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3.小说以“吴杰听到木屋里传出茫茫忧郁的琴声……”结尾,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样的艺术匠心?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论道德修养

韩愈认为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的条件。从两者的内在关系看,德是艺的思想基础,艺是德的体现手段。德是比艺更为根本的条件。如文学写作与道德修养的关系,道德修养是文学写作的根本前提,“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因此要像古代伟大作家一样写出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一定要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以道德修养为根底,才可能有光辉的文学作品。韩愈在教育实践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

韩愈认为道德根源于人性,基本内容是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准则。五项之中最主要的是仁、义两项。仁、义是全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人有没有道德,其区别就是看他存仁义或弃仁义。仁义并非高不可攀的目标,只是实行对人类的博爱而已。道德教育以仁义为核心,有道德修养的人,必定是“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

韩愈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吸收前人的道德修养理论,总结自己的修养经验,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修养要则。“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他主张要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协调自己与别人的关系。要协调关系,对自己的要求应当全面而严格,以鞭策自己不懈地提高道德修养;对别人的要求应当宽松而简单,别人也就乐意为善或改过从善。而现实的情形恰好相反,一般人对别人的要求苛责严厉,对自己的要求则很低很少。他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做了分析,认为根源是怠和忌,怠者对自己没有要求,不能提高品德修养;忌者害怕别人的品德修养获得高度评价,而对别人进行诋毁。韩愈关于责己和待人的思想,是孔丘“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思想的继承和发挥。“思省自勉”,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从主观上提高认识,需要个人认真深入地反省思考。他在《进学解》中说:“行成于思,毁于随。”德行的成就在于认真深思,毁坏就在于放任自弃。因此应当经常与道德规范进行对照而反省自己的行为,对不合仁义规范的行为,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应当感到后悔,防止再犯。他认为在道德面前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不成为君子,便落为小人,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贤不肖存乎己……存乎己者,吾将勉之”,要在主观上保持一种上进心,勉励自己成为道德修养高的人。“知过能改”,韩愈认为对待过错也是一个道德修养问题。过错不仅是已经表现出来的言或行,没有表现出来的心思不也正是一种过错?他说:“所谓过者,非谓发于行、彰于言,人皆谓之过,而后为过也。生于其心,则为过矣。故颜子之过,此类也。不贰者,盖能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不贰之于言行也。”有些人犯了过错已有认识,对改正错误持什么态度便成为重要问题。他说:“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较积极的态度应是勇于改过,改过是为了不再有过,应该受到赞许。

(摘编自《中国教育思想史》)

1.下列不属于韩愈对“德与艺”关系的解说的一项是(    )

A.德是艺的思想基础,艺是德的体现手段。两者相比,德是更为根本的条件。

B.道德修养是文学写作的根本前提,“夫所谓文章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

C.古代伟大作家特别重视道德修养,他们以道德修养为根底,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

D.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的条件,在教育实践中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仁、义是五项道德准则中最主要的两项,是全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一个人有没有道德,区别就在于这个人的内心是否存仁义。

B.对自己的要求宽松而简单,对别人的要求全面而严格,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表现,是无法协调好人际关系的,也不能提高品德修养。

C.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在道德面前有君子与小人之别,不成为君子,便有可能落为小人,所以,要在主观上保持一种上进心,不断勉励自己。

D.如何对待过错是一个道德修养问题,包括如何认识已经表现出来的言或行、如何认识没有表现出来的心思不正、对改正错误持什么态度等三个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主张对自己的要求应当全面而严格,对别人的要求应当宽松而简单,这是与孔丘“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完全一致的。

B.韩愈在教育实践中把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原因是他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而统治人才需要具备德与艺两方面的条件。

C.韩愈说“行成于思”,“思”就是要经常与道德规范进行对照而反省自己的行为,目的是要防止再犯造成严重后果的错误。

D.韩愈认为“没有表现出来的心思不也正是一种过错”。颜回就是在错误思想刚刚萌芽时就阻止了它,不让错误思想在言行中表露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树杪:树梢。

诗意速通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我十分思念京城。江色晴明,有位女子在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水上人家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行人如在树梢上行走。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二水流过十分澄明。人们都说着异乡的语言,黄莺却啼着故乡的声音。多亏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一下离乡愁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种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注),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诗意速通

洛水滚滚向东流去,流向远方,临别送你,暮色四起,有多少缱绻的情愫。船行速度很慢,郊野的寺庙出现在眼前,身后的孤山看得清清楚楚。向前望去,数千里水面,其中没有芦苇和稗草生长。夕阳洒满江上的舟楫,此时此刻,我只爱水波清澈荡漾。拿起酒杯,面对树梢上的月亮尽情畅饮,醉后就睡卧于水鸟鸣叫的江洲。夜幕降临,来到心仪已久的白马寺,梦里相会在繁华的金陵城。醒来之后只有一声叹息,此番离别后,你独自行走在悠远空阔的江海之间,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1.“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思维框架图中的三处空缺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近几年,无论是各大院团还是诸多影视制作机构,对剧本的重视程度都大大提升。但放眼全国创作实际,“剧本荒”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剧本还没立住就拿着大纲匆匆上马,排演、开拍的现象仍为业界所诟病。剧本创作想要做强做实,作为创作主体的编剧需要坚持品质至上,精心创作,用心打磨,以持久定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加强题材和经验储备。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剧人才培养、编剧队伍建设上也需统筹协调,给予中青年编剧、地方戏曲本土编剧更多政策倾斜。此外,监管部门还要加强版权法规的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编剧权益。重视和加强剧本创作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文艺创作要想强起来,剧本是立足之本,文学基础、创意基础必须落到实处,把文学前端筑牢,把创意基础夯实,才有文艺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