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 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 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 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入世精神仍有积极意义。

B.人们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产生了家族观念和人伦情感。

C.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能相互推演是对“天人合德”的肯定。

D.“天人合一”的“仁”的升格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

B.文章兼顾家庭伦理与公共精神,既体现辩证思考,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对比,论证家庭作为情感纽带的重要意义。

D.文章依据宋儒对原始儒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仁爱原则的动态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统一的担当精神,来自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相结合的道德自觉。

B.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

C.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与文中的家国理念是相通的。

D.传统“家国天下”的意识已经超越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 家园。

 

1.B 2.C 3.B 【解析】 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A项,“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错误,由原文“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知,原文只是说“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并未提到“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 C项,原文为“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选项颠倒了这一关系。 D项,“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错误,由原文“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可知,原文“仁爱原则也是‘相生’的凝合原则”,未提及“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这一说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C项,“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对比”错误,由原文“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可知,原文为“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并没有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对比。 故选C。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B项,“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错误,文章认为“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为什么不断刷小视频?因为你在猎奇,你总在等待着,还有更新鲜的事物呈现在你的面前。刷多了小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和精力去读一本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某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我们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了。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全班同学写一则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房产公司客服与客户的通话记录,整理一则公司的“事务记录”,便于体现客服的工作效果和客户跟踪情况,不超过50个字。

——“喂,您好!请问是58房产吗?我想询问一下贵公司现售房源情况。”

——“是的。请问先生贵姓?您需要什么规格的房子?”

——“我姓钱。想了解一下贵公司不久前推出的经济适用房。”

——“好的。我们公司的经济适用房有三种规格,分别为35平米、55平米和70平米。不知钱先生想要哪种规格的房子?”

——“不好意思,我现在还没法确定。打算先到现场看看再说。”

——“好的。欢迎您来看房。几种规格的房子都有样板房。”

——“谢谢。那一般什么时候过去看房比较合适?售楼处双休日也营业吗?”

——“双休日和节假日我们售楼处也安排工作人员正常上班的。只要是白天规定工作时间,您什么时候过来都行。”

——“好,谢谢。我安排一下,打算尽早过去看看。到时候再跟你们电话联系吧。”

——“好的。谢谢。恭候您的光临。”

放下电话,客服工作人员看了看时间:15点1O分。

事务记录: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香港近期暴力行为不断升级,激进暴力分子不断蓄意制造暴力事件,令所有关爱香港的人痛心不已。任何文明和法治社会都不会容忍暴力横行。我们看到,整个事件蔓延过程中,作为__________,香港警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针对香港社会的和平游行集会,特区警方一直依法批准并提供必要的协助。然而,__________,每每突破法治底线,使用有毒有害液体、粉末袭击警察,甚至咬断警察手指,其行径之残忍令人发指。香港警队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令人敬佩。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香港的繁荣稳定,__________,更事关国家的主权、安全,事关“一国两制”的前途命运。中央政府坚定地支持香港警方、有关部门和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违法行为,追究暴力犯罪者的刑事责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时光不断地在流转,任谁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我们每天撕一张日历,日历越来越薄,快要撕完的时候便不免矍然一惊,惊的是又临岁晚,假使我们把几十册日历装为合订本,那便象征我们的全部的生命,我们一页一页的往下扯,那是什么样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还会远吗?”可是你一共能看见几次冬尽春来呢?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于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坤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有钱能使鬼推磨。”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例如我翻译莎士比亚,本来计划于课余之暇每年翻译两部,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翻译完成之后,体力渐衰,有力不从心之感。假使年轻的时候鞭策自己,如今当有较好或较多的表现。然而悔之晚矣。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B.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造成的。

C.二十年即可完成,工作计划虽然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D.二十年即可完成,虽然工作计划详细,但是我用了三十年,主要的原因是懒。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引用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C.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地去‘杀时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女高音歌唱家张鹤将在天津音乐厅举办“永恒的记忆——‘美丽中国,青春之歌’公益音乐会”。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

D.社会上总有一些“聪明”的人铤而走险,以传销的形势贩卖鸡汤课程,轻轻松松就能骗得你倾家荡产。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的比喻论证,得出了“用心躁”的结论。

(2)秦统治者对珍宝搜刮净尽却糟蹋浪费的行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进行了质问。

(3)《马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千里马被埋没终身的现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