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

(南唐)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昨夜笙歌”两句,正面叙写人事,与前三句中所写的意象呼应:笙歌之易散正如繁花之易落。

B.“楼上春山”三句表现出主人公在楼上凝望之久与怅惘之深。

C.“一晌凭栏”,写宴会散后,词人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还不愿下楼回房。

D.“鲛绡掩泪”句,用“鲛人泣珠”的典故,一见拭泪巾帕之珍美,再则用泣泪之人所织之绡来拭泪,愈见泣泪之悲苦。

2.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为什么这样写?

 

1.C 2.(1)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而不甘零落时随风飘飞的景象。(2)①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多情缱绻的性格。②描绘了缤纷而凄凉的画面,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③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作铺垫) 【解析】 2.【答案示例】(1)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而不甘零落时随风飘飞的景象。(2)①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多情缱绻的性格。②描绘了缤纷而凄凉的画面,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③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作铺垫)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词人依依不舍,楼头凝望,客人都已经看不见了,还不愿下楼回房”错误。此词为闺怨词,抒情主人公非词人本人,而是词人代言闺人之怨,“人不见”指不见思念的游子。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为什么这样写”,列举出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描绘诗词中展现的画面,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梅花似雪,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如果读者把梅不仅仅当作景物,而是当作生命来看,这景象就是悲哀的了,“犹自多情”一句,更加重了浓厚的悲剧气氛。大自然中的花落飘零,与人生中的良辰易逝、生命无常,是如此的相似,人们执著地企图在彻夜笙歌、沉酣美酒中去追求去把握生命,可是转瞬之间,能把握的一切全都消失在虚空之中,正如同繁枝梅落,似雪随风一样。梅离枝头,尚且流连“多情”;人生中的好景不长、笙歌散去,又怎不让人感到可悲可叹、无可奈何。把这自然生命的悲剧与人生的种种悲剧联系起来看,这三句就更具有了深广的意蕴,写出了所有有情之生命面临无常之际的缱绻哀伤。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参照示例中的反驳方式,针对材料中的逻辑错误,作出两种恰当的反驳。

示例:

问题语段:这支球队的每一名球员都非常优秀,可以肯定,这支球队也一定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球队。

反驳:①一支球队能成为优秀球队有多重因素,每名球员优秀并不等于整个球队就一定优秀。②那里摆放着一堆好砖,你能说它一定能造出一座好房子吗?

问题语段:小强今天没来上班,想不到他这么自暴自弃,看来他该去看心理医生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作品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作品,           多年之后,人们仍津津乐道。近年来,经典作品的改编与重拍在影视界特别流行,对此,专家、观众有褒有贬,           。虽说经典会在后人的不断阐释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但是,(     )?近年来,经典翻拍与过去引起观众兴奋相比,更多的是失望。这既反映了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多样性,也            出经典名著改编创作有所迷失。影视编剧和纯文学创作者在待遇上天差地远,写一部影视剧比写一部小说的收入高许多倍。也许正因为编剧是个“挺来钱的活儿”,让不少编剧浮躁了起来,越来越            。诚然,经典被改编、重拍无可非议,但改编、重拍必须尊重经典、符合艺术规律。就拿此前新版《西游记》对沙僧角色的开发来说,虽有亮点,但沙僧的台词加入了一些恶搞元素,以至于插科打诨成了沙僧给人留下的主要印象。虽然改编经典重拍经典,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新起点,但远不是终点,而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以至  莫衷一是  折射  急功近利 B.以致  无所适从  映射  见利忘义

C.以至  莫衷一是  映射  见利忘义 D.以致  无所适从  折射  急功近利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影视业真到了没新东西可拍、非得去争相炒冷饭的地步了吗

B.难道影视业的新东西真的那么难创造出来吗

C.影视业真的到宁愿炒冷饭,也不愿创造新东西的地步了吗

D.影视业难道要一直炒冷饭,坐等新东西出现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改编经典、重拍经典,虽然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远不是终点,而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新起点。

B.虽然改编经典、重拍经典,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新起点,但远不是终点。

C.虽然改编经典、重拍经典,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远不是终点,而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新起点。

D.改编经典、重拍经典,虽然是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的新起点,但远不是终点,而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查看答案

某班为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热情,将举办古诗文朗诵比赛,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段串联词。要求关涉以下作品的内容,衔接连贯自然,有文采,100字左右。

串词(《琵琶行》结束,《项脊轩志》即将开始):

 

查看答案

下面是根据《项脊轩志》写的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依据课文内容补写出下联。

上联: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