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一是全球货币政策酝酿变局,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溢出效应上升;二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合规审查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四是CIPS业务不及预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展望2018年,报告指出, 尽管贸易摩擦升温,外联储继续加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新旧动能转换加速,货币政策灵活有效,减税降费、放管改善企业营商环境,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平稳,金融风险有效缓解,资本项目及金融市场加速开放。这为人民币国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德国、法国以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国际化投下信任票。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中国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A股纳入MSCI、CIPS 二期正式运行,这些积极迹象的不断出现,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捕编自人民网2018年7月15日《人民币国际化正回归2.0快车道))

材料二:

近日,建设银行正式对外发布《“一带一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2018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报告显示,2017 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持续推进,人民币作为新兴国际货币的地位逐步稳定,境内外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扩大人民币使用、深化人民币交易能力的兴趣继续提高: 2018年人民币参与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63%的境内企业、4716 的境外企业和57%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跨境结算活动,40%的境外企业和54%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存款。

报告指出,在离岸市场上,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人民币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在主要离岸市场的人民币做市报价能力,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17年末,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英国人民币清算行清算量累计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亚洲以外规模最大的人民币清算。

展望未来,建设银行将继续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机遇,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摘编自2018年5月28日《金融时报》)

材料三: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有新的思路。短期应该以稳定汇率为主。“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引起大量资本外流,这延缓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应暂缓推进。同时,中行要加强短期热钱的进出管制,防止短时间内国际投机資本的大进大出引起境内居民恐慌性挤兑外币,给人民币汇率下跌造成更大的压力。

中期需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目前世界上主要国际货币均是开放资本兑换项目与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在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后,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具体路径应该是:先推进汇率完全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决定一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根本在于该国经济、金融的硬实力。因此,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稳步发展,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在这个阶段,国内各项经济、金融改革必须以合理的经济增长为核心,遵循一定的次序,不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急功近利。

(摘编自2018年7月31日《新一代经济学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设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2017年人民币在离岸市场上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建行将要加强创新,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稳健发展。

B.根据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报告可知,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客观上存在一些障碍, 展望未来不难感知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

C.由于“811汇改”后人民币持续贬值、大量资本外流,人民市国际化进程延缓,因此我国当务之急是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D.人民币国际化中期目标是有序推进金融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可先推进汇率浮动后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但因为举措得当,2018年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德、法与越来越多新兴市场经济体信任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 价原油期货交易等迹象的出现,标志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回归2.0快车道。

C.建设银行英国、瑞士、智利人民币清算行运营稳定,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说明在离岸市场上,建行人民币综合化经营水平持续提升。

D.人民币国际化的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因为保持中国经济、金融硬实力,决定人民币国际地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目的与基础。

3.关于人民币国际化,2018 年国际货币论坛与中国建设银行的报告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B 2.D 3.第一问:①国际论坛侧重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积极迹象;②中国建行侧重介绍建设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推动作用。第二问:①国际论坛的报告动机是客观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②建设银行的报告旨在表达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立场。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的设置,从内容、观点等角度来分析。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信息源,要把所有的信息源全部找到;其次要把选项与原文材料进行比较,找到两者表达的信息是否完全一致,核实选项是否完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信息。对于有多个信息源的选项,要辨别选项是否全部概括了所有信息。 B项,“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令人担忧”分析错误,据材料一第二段信息可知,人民币国际化前景令人乐观。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项,“近期追求是深入夯实经济基础”分析错误,据材料三第三段“长期要进一步夯实经济基础”可知,“近期”偷换概念。 故选D。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第一问:结合“2018国际货币论坛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8》指出,人民币国际化面临以下主要障碍:一是全球货币政策酝酿变局,金融市场波动性与溢出效应上升:二是人民币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体系有待健全;三是合规审查背景下人民币跨境流动通畅度有待提高:四是CIPS业务不及预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可知,国际论坛侧重介绍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障碍与积极迹象;结合“2017年……63%的境内企业、4716的境外企业和57%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跨境结算活动,40%的境外企业和54%的金融机构计划增加人民币存款”可知,中国建行侧重介绍建设银行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问:分析不同的原因,可以结合国际论坛的开放性是与国际挂钩,建设银行则是从国内人民币的国际化的角度分析,立场不同,据此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B.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C.程端礼、徐与乔、周水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D.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B.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棚”的读书人。

D.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学者根据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提出“知识半衰期”的说法。如果一个专业人士的知识不更新,那么在“半衰期”之后基础知识仍然可用,但是其他一般新的知识却已经落伍了。实际上,知识包含了两层意思;知是获取信息,知道、了解;识是具备见解,是比知更高的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柳水《雨霖铃》)

(4)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论语》)

(5)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

1.材料一孔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表明自己的观点。

2.分析评价上述材料体现的孔子的治国思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宋)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注)①王逢原为王安石莫逆之交。嘉祐四年(1059年)秋,王逢原去世年仅二十八岁。第二年,王安石作诗三首悼念。②出自《庄子》“运斤成风”的典故,“质”原指箭靶这里比喻相契的知己。

1.首联用蓬蒿纷披、冢上秋风营造了______的氛围,“纷披”意为_____

2.二、三两联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抒发作者的情感。试作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