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在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运营商公布了5G室内基站参考设计。未来,运营商或为每户安装不同功率的基站。室内基站具有高度灵活、易部署和可管可控等特点,这使得其成为5G室内通信的重要解决方案。同时,5G基站趋向微型化,设备功率会随之变小,辐射量也会很有限,不会带来巨量电磁辐射。相对于5G室内基站,传统Wi-Fi技术不具备完备的移动性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不属于通信网的标准接入单元,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室内基站。

 

①2019年5G室内基站参考设计公布②基站将成5G室内通信重要解决方案③不会带来巨量电磁辐射④Wi-Fi技术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它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这一考点,侧重对文段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类题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特别是首尾句的叙述,在此基础上概括文意,注意字数限制。要审清题干要求和限制性信息。要结合文体选用筛选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用主谓句表达(有特殊要求除外)。最后注意精炼语言。 本题: 抓住新闻报道第一句“在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运营商公布了5G室内基站参考设计”,可概括为“2019年5G室内基站参考设计公布”;抓住关键句“室内基站具有高度灵活、易部署和可管可控等特点,这使得其成为5G室内通信的重要解决方案”可概括为“基站将成5G室内通信重要解决方案”;由原文“同时,5G基站趋向微型化,设备功率会随之变小,辐射量也会很有限,不会带来巨量电磁辐射”可概括为“不会带来巨量电磁辐射”;由原文“相对于5G室内基站,传统Wi-Fi技术不具备完备的移动性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不属于通信网的标准接入单元,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室内基站”可概括为“相对于5G室内基站,传统Wi-Fi技术不具备完备的移动性管理和安全管理能力,不属于通信网的标准接入单元,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室内基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和平与发展,是一个铜板的两面:____,和平保证发展。没有发展为基础,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实现持久和平;____, 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历史脉络来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从建国初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改革开放之初明确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再到强调并重申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不仅从来没有动摇过,____,在发展中创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_     __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河道萎缩态势初步得到      ,流城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加快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_  __,百姓生活得到显著      。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     ),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举世闻名  遏制  涌现  改善 B.举世瞩目  遏制  涌现  改善

C.举世瞩目  限制  出现  改变 D.举世闻名  限制  出现  改变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黄河流域治理工作难度很大,绝非朝夕可成

B.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当前黄河流域仍然存在

C.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D.黄河流域治理工作是-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B.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C.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化明显提高。

D.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化明显提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崇尚美好的德行,至死也不改变。

(2)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两句,写朋友不惜金钱,备下美酒佳肴为自己饯行。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以地位和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现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

陆游

今皇神武是周宣,谁赋南征北伐篇?

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芊芊。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冬,此时陆游已罢官还乡.②周宣:周宜王姬静,周朝中兴之主.③永昌陵:宋太祖赵匡胤陵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将宋孝宗比作周朝中兴之主周宣王,是为了表现诗人对他的赞美之情。

B.颌联中“历数”即天命,“天历数”“宋山川”表达诗人对统一的信心。

C.颈联作者选用“尚”“虚”二字,表达了北伐无望、报国无门的沉痛、悲愤。

D.诗歌运用“周宣”“和亲”两个典故,融历史、现实为一体,诗意深婉。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甘茂者,下蔡人也。事下蔡史举先生,学百家之说。因张仪、樗里子而求见秦惠王,王见而说之,使将,而佐魏章略定汉中地。惠王卒,武王立,秦使甘茂定蜀,还,以甘茂为左丞相。秦武王三年,谓甘茂日:“寡人欲容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甘茂曰:“请之魏,约以伐韩。”卒使甘茂将兵伐宜阳。五月而不拔,樗里子、公孙爽争之,武王召甘茂,欲罢兵。甘茂日:“息壤在彼。”王日:“有之。”因大悉起兵,使甘茂击之。斩首六万,遂拔宜阳。韩襄王使公仲侈入谢,与秦平。武王竟至周,而卒于周。其弟立,为昭王。楚怀王怨前秦败楚于丹阳而韩不救,乃以兵围韩雍氏。韩使公仲侈告急于秦。太后楚人,不肯救。公仲因甘茂言于秦昭王日:“公仲方有得秦救,故敢扦楚也。今雍氏围,秦师不下般,公仲且仰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然则伐秦之形成矣。”秦王乃下师于般以救韩,楚兵去。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爽争之不能得公孙柬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逢苏代,日:“臣得罪 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愿君振之。”苏代许诺,谓齐王日:“夫甘茂,贤人也,德王之赐,好为王臣,王何以礼之?”齐王日:“善。”即位之上卿而处之。齐使甘茂于楚。楚怀王新与秦合婚而欢。秦闻甘茂在楚,使人谓楚王日:“愿送甘茂于秦。”楚王问于范蛸曰:“寡人欲置相于秦,甘茂,可乎?”对日:“不可。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夫秦之有贤相,非楚国之利也。”甘茂竟不得复入秦,卒于魏。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B.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C.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D.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归之韩/公孙奭争之/不能得/公孙奭由此怨/谗甘茂/茂惧亡秦奔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丞相,就是在皇帝左边站立的丞相。文中樗里子是右丞相,他的职位低于甘茂。

B.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的谦称。

C.上卿,夏商周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是其中最高的等级。

D.合婚,是男女双方订婚前合八字的旧俗,文中指结成婚姻,是秦楚之间的政治联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甘茂征战南北,屡立战功。他受到秦惠王重用,率领军队平定汉中;秦武王时,又平定蜀地之乱,被封为左丞相。

B.甘茂知难而进,终获胜利。受命攻打宜阳时,久攻不下,秦武王想要撤兵,甘茂说服他继续攻城,最终攻克宜阳。

C.甘茂不负所托,助韩脱困。楚国围韩而秦不肯救,甘茂传达了公仲侈对各国间利害关系的分析,促使秦国出兵解围。

D.甘茂逃奔异国,客死他乡。他虽能力出众,却遭受排挤,被迫逃到齐国,其后再未担任要职,至死也没能回到秦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得罪于秦,惧而遁逃,无所容迹,愿君振之。

(2)夫甘茂,贤人也,德王之赐,好为王臣,王何以礼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