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

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

(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学”是国家之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祌”的学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 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由我们自己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

C. “国学”的“国”可以指“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 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D.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意在引出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

B. 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两个概念,并明确了中国“国学”之“本”。

C. 文章结尾,进行中日对比,说明“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的。

D. 文章循着提出问理、分折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一层层将论证推向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时间上看,“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因此它的外延大于“国家”。

B. “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可见,日本“国学”之“本”就是“日本”。

C. “国家”先于“国学”产生,“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决定着“国学”的内容。

D. 我囯若要弘扬“国学”,就必须排斥外来文化,下大力气研究本国的经典文化。

 

1.D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从分析文本内容出发,比对分析选项与原文内容的陈述异同。D项,可切分为两个信息点,“‘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和“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其对应的原文内容在第三自然段“‘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经过比对会发现选项第二个信息点的陈述有误,原文只是讲了“祖国”和“国家”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强调此区别是主要内容,故选D。 2.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勾画选项所涉及到的原文内容,其次分析原文内容的论证过程,然后再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异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何为中国“国学”之 “本”,作者在论述过程中首先论证了“国学”之“国”的概念,其次论证了如何看待“国学”之本,文章的最后进行了总结。由此可知,文章的论证结构应该是并列式,而非D项概述的“一层层将论证推向深入”,故选D。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进行合理的推断,同时推断的前提必须是以文本为据,这也是解答文本阅读试题所强调的文本意识。A项,强加因果,“祖国”的外延大于“国家”与产生的时间早晚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另外就信息点的内容来判断,“它的外延大于‘国家’”也是错误的,原文第三段中“‘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C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论述“国学”和“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D项,无中生有,原文最后一段“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据此可知,研究中国的“国学”主要以中国文化为主,但并不排斥外来文化。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在公交车上,杨女士给一对母女让座,下车后发现手机落在座位上,打电话确认时手机已经关机。经查监控发现,当时小女孩捡到手机后想叫住杨女士并归还,却被其母亲制止并让她压在屁股下,等杨女士下车后便据为己有。报道播出后,有人为杨女士抱不平,有人对母亲的行为感到痛心,也有人为小女孩感到可惜。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杨女士、母亲或小女孩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查看答案

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内容方面有三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荣列名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不吝赐教。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敬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____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_______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________。贵族王室对猎鹰_______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

B. 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经久不衰    刮目相看

C. 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弥坚    刮目相看

D.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经久不衰    情有独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C.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查看答案

补全下面空缺的句子。

(1)《离骚》中表现诗人因德行美好反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死去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两句: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句子: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