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例如“忍”字,就...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例如“忍”字,就象一把刀刃放在心头上,形象地传达出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即对自我个性的压抑和张扬。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符号,汉字具有神奇的魅力,间架方正,音韵优美,象形生动,表意鲜明。

作为高中生,你有怎样的体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汉字之美 回首千古华夏,汉字走过甲骨成泥,钟鼎斑驳,竹简绢帛的古老岁月,历经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直到汉朝末期才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和笔画来组成,各种笔画在一个平面里多向展开,构造复杂多变。中国汉字之美,美在形态,美在音韵,美在灵性。 中国汉字具有形态之美。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的象形文字,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老祖宗造字,不仅融会了字的灵动美观,更糅合进了人的喜怒哀乐。一个字如果说是一幅图画,那么一个词、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便是视感极强的世界了。如“月”的形状像月牙,“山”似隆起的连绵山峰,“果”让人想到树上硕果累累等等。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只有短短的十二个字,六种景物,便可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漂泊他乡的“离人秋思图”来。中国汉字这一种表意功能,是西方文字所无法企及的。因此,中国汉字具有形态之美。 中国汉字具有音韵之美。一般来说,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有的汉字一个音节有好多个汉字来记录,如“xī”音节就有“西、吸、溪……”;有的汉字还表示几个音节,如“和”可表示为“hé、hè、huó、huò、hú”五个音节;还有些字可以通过声旁确定音类或大致的读音,如“张、伥、苌、怅”等,“长”就是这组字的声旁。字有平声、仄声,平声、仄声又可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过去还有入声。声音有高有低、长短起伏,读起来让人慷慨激昂,让人热情奔放,让人心娱神悦。优美的汉字让你聆听高山流水的琴弦,让你聆听苏东坡月下把酒、仰望苍天的声声发问。在人生受挫之时,读几首诗,背几句词,你会感到心旷神怡、豁然开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唱出了我们希望与信心的高昂强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的平仄格式构成语调的高低起伏。思乡情感无处诉说,吟读时语调应呈现出来自心灵的跌宕,两个“头”字发音时应夹杂着叹息声,让人感到悲情的诗意美。因此,中国汉字具有音韵之美。 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汉字虽然是由横竖点撇捺组合而成的字形,但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如“哭”字一看就像是流泪,“笑”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弯腰的形态,“重”字一望就有沉坠感等。汉字的变化无穷无尽,本身就具有灵性之美,足使我们为之动情。汉字自身就有一个想像的天地,任我们飞翔和驰骋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无穷的乐趣。因此,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 中国汉字承载着华夏子孙的生活情感和美好理想,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汉字的形态之美、音韵之美及灵性之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中的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分析本题材料,应把握核心句“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简而言之:“方块字是天地!”这是个暗喻,那么方块字的内涵就是我们要写作的重点所在。材料中举述“忍”的拆字法,恰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即中国人在造汉字时把自己的文化心态熔铸到汉字的形状、结构里,为此可以通过拆字体悟到某种人生哲理。材料中“间架方正,音韵优美,象形生动,表意鲜明”等话语,也是给考生提示了写作的内容,汉字形态美、意境美、情意美、和谐美……同时考生也可以根据提示语“作为高中生,你有怎样的体悟”,联系社会现实,文字乱涂乱画现象以及淡化文字书写现象,拓开一笔,我们要“尊重文字,传承文化”“规范文字,传递文明”等等。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可以参考以下立意:①汉字之“美”;②敬重文字,传承文化;③方方正正,堂堂正正;④文字精灵悦动和谐之音;⑤汉字的力量;⑥请写规范字;等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杂诗二首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

1.本诗首联“浮云”象征着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情感。

2.分析本诗的构思脉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

(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太史公且卒,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余为太史而弗论载,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始论其文。七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

(注)①䌷:缀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累百世,弥甚耳                垢:耻辱

B. 其狂惑                        通:抒发

C. 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阙:遗漏

D. 于是论其文                      次:次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口语遇遭此祸                  曼辞自饰

B. 重为乡党笑                      此人皆意有郁结

C. 退深惟曰                        孙子膑脚,论兵法

D. 然后是非定                      喟然而叹曰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文融叙事和抒情于一体,当情浓事切之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既是叙述又是抒情,使人读之唏嘘。

B. 甲文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心情,并陈说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浮沉”“俯仰”“狂惑”词语,表达了司马迁的悔恨、妥协,是现实压迫之后的情感折射。

C. 乙文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愤而著书的典故,表现作者隐忍的苦衷、坚强的意志和奋斗的决心。这些典故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作者伟岸的人格和沉郁的感情。

D. 乙文略述司马迁的处境、情感与心志,可与《报任安书》中“草创未就,会遭此祸”“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等内容映照,文字精微,思想深沉。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2)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余 先 周 室 之 太 史 也 自 上 世 尝 显 功 名 于 虞 夏 典 天 官 事 后 世 中 衰 绝 于 予 乎 汝 复 为 太 史 则 续 吾 祖 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渐去渐远的炊烟

徐水法

①我在一个暮色渐合的傍晚回到家乡的。

②夕阳在天边写着最后的诗篇,一片金黄,亮得有些晃人眼睛。越过村南狮子岩的上空,那或粗或细的一条条灰白的炊烟,袅袅娜娜升起在空中。我仿佛在沙漠中找到了路标,血管里的流淌的鲜红液体开始泛滥,开始沸腾。

③炊烟是我回家的路标。小时候,无论在东山背放牛,还是在西山坞割草砍柴,夕阳西下,宿鸟归巢,抬头看见村子上空一条条粗细不等的炊烟渐渐升腾起来,我就知道,可以回家吃晚饭了。炊烟就是一根老天赐予的幸运之绳,绳的一头系着我温暖的家,系着父母家人合家团圆的欢欣。

④家在浙中龙门山脉的余支,四面耸峙的群山中间,有一块太师椅一样的凹地,我村的始祖辈择居这里。全村不过百来户人家,起先倒是循祖训按族中兄弟分房而居,每个房头本家兄弟的住房以房中厅堂为中轴线,燕翅一样平分在两边,这也符合传统聚族而居的习俗。后来繁衍日多,两个厅堂两边住不了,就在村中两道浅浅山弯里觅地另建。在我小时候很长一段记忆里,村里的房子基本散落在一个“V”字形的山谷里。于是,有懂风水堪舆的人说村子状如鸡窠形,家鸡在窠里什么也吃不到,跳出鸡窠才有白米吃,于是村人自古以来就有出村去打工、经商等谋生计的传统。

⑤我也在祖辈要求跳出鸡窠去寻白米的训诫中,刚迈过二十岁的门槛就出门打工,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就自己创业,多年打拼,终于在县城谋得可以安放一张书桌的地方,成为所谓的城里人。

⑥城里有交叉错杂的马路,有高低错落的大楼。城里看不见炊烟,看不见炊烟的来自山村的我,总觉得自己像在虚空中漂浮,活在梦里一样不太真实。经夜的梦境里,总是看见群山环抱的谷地,粉墙黛瓦之间,夕阳把树影拉得长长的,炊烟开始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吞吐起伏。粗的,细的,袅袅如莲步轻摇的,肯定是勤劳人家,柴火干燥,灶火旺则炊烟淡如流云;突突似老牛吐气的,则是柴火没干,灶洞里半是烟来半是火,这烟囱里自然冒出粗大的烟柱。张家的、李家的,一支支炊烟柱子升上天空,就像一张网遮住山村,山村就进入安宁、静谧的漫漫长夜,富有诗意的山村之夜。

⑦回家的村路从泥泞小路到简易沙石公路,又到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应该说回家的路越来越宽阔。只是在我们每一个游子的心中,他乡的生计辛劳,生活的辗战奔波,这回村的路仿佛在不断地延伸,家乡的炊烟也在渐行渐远。

⑧栖身都市的角落,每个人都有一本安居不易的难以述说的账,回家的机会是愈来愈少,家乡的炊烟总是在清晰的升腾中渐渐模糊,终至淡化,最后眼前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只有一颗焦灼的不变之心,为家乡为炊烟在日复日经受难以抉择的煎熬,祈祷山里的父老乡亲能够永远拥有一个安详、平和的梦。

⑨有一次去看一位学有所成的老乡的画展,在一幅水墨丹青前,我挪不动脚步了。黛黑的背景山影,黑色的瓦片,雪白的墙,灰白的炊烟,一根根粗细不等,漫到村子上空交织成一层薄薄云岚,似云非云,似雾非雾,使原来平常的村居,仿佛笼罩在云山雾海之中,若隐若现,几疑琼楼仙阁。这不正是我千百次梦里出现的场景吗!我忍不住久久伫立在画前,眼泪潸然而下。

⑩我问画家可以割爱吗?他说,只有这幅是他自己无数次梦里出现的家乡场景,他画成后密不示人,悄悄挂在画室里,每天必看的。最后,他一连深情地说,炊烟是我们回家的路标啊!看见炊烟仿佛看见年迈的母亲在灶前忙绿一家人的晚餐,仿佛听见村里弄堂口传来父母叫呼在外玩耍的孩子回家的声音。炊烟离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亲切啊!

我俩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放,双目凝视,仿佛彼此想从对方的眼眸中寻找出家乡升腾的炊烟。

1.简要概括炊烟“渐去渐远”的原因。

2.第⑨段写看老乡的画展,有何用意?

3.请赏析文章中画线的句子。

4.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炊烟是“回家的路标”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讽喻是这样一种艺术,它所意味的是与它所描绘的不同的某种东西”。这和昆提连所谓“言在于此而意在于彼”的描述大致是吻合的。但叔本华不赞成在除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尤其是绘画等造型艺术中使用“讽喻”,因为“讽喻”使人离开“直观的表象而转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抽象的、非直观的、完全外在于艺术的东西上去。”对于诗歌,讽喻是“很可容许的”。诗歌使用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读者必须借助自己的想象才能使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讽喻就可以发挥积极的功用。“在一首诗的结构中,可能有些概念和抽象的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尽管它们自身直接地全无直观看到的可能,这就要用一个隶属于这个概念的例子使它可以直观地看到。”讽喻就属于这种隶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

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中介绍叔本华的上述观点时,把“比兴”翻译为“讽喻”,他确信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意义的等值性,如二者都具有某种譬喻的性质,都呈现出某种“文本与意义的双重结构”。于是,西方的“讽喻”借助中国的“比兴”从客方语言进入主方语言,完成了两种语言之间符号意义的交换。

在叔本华的美学里,“讽喻”惟一合理的功用是赋予某种抽象的观念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讽喻的喻意和喻旨之间,一端是某一抽象和普遍的观念,另一端则是体现这种观念的个别的具体的形象。西方讽喻的“双重结构”主要是由这种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构成的,所以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就依据这种关系来区分象征和讽喻。他指出:象征的特征是“从实际事物的意义开始并向外部的观念和命题发展”,而讽喻则相反,它“从观念开始,然后努力去找到一个具体的意象来表现它”。

王国维用“讽喻”的方式来理解“比兴”,认为在某一具体的意象背后必定寓含着某一普遍的观念和情感。在中国古代也有批评家企图把某种物象和它的意义固定下来,构成某种物象类型,但是这类书籍通常为诗人所不屑。在“比兴”中,物象与意义的关系既存在某种规范又是灵活多变的,如施补华便指出:“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首诗都是借蝉托兴,但所托之意却是判然不同的。而要辨别同一物象背后所包含的复杂的情感,则只能通过对诗人特殊的历史语境和人生际遇的细心探求才能有所体察。王国维所理解的“比兴”,是一种“讽喻”式的比兴,这种“比兴”是一种强化诗歌形象性的艺术手法,但是这种理解却最终使王国维与中国诗歌中一些重要的传统和价值擦肩而过。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时候,“讽喻”并不能取代“比兴”。

1.下列对“对于诗歌,讽喻是‘很可容许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须借助读者的想象使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对此“讽喻”可发挥积极的功用。

B. 诗的结构中某些不可缺少的概念和抽象的思想,可以借“讽喻”使其直观地看到。

C. “讽喻”用个别、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一普遍的观念和情感,可强化诗歌的形象性。

D. “讽喻”呈现出一种“双重意义的结构”,有利于诗人寄寓复杂的人生际遇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叔本华不赞成在绘画等造型艺术中使用“讽喻”,因为“讽喻”会影响其直观的真实性。

B. 因为“比兴”和“讽喻”都具有某种譬喻的性质,所以王国维认为此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意义的等值性。

C. “讽喻”是从观念开始去寻找表现它的具体意象,而“象征”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去发展其外部的观念。

D. 用“讽喻”的方式来理解“比兴”,忽略了诗人写作时特殊的历史语境,难以对诗中所表现的复杂情感作出历史性的理解。

3.结合全文,概括“讽喻”不能取代“比兴”的原因。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斑鸠来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因羞涩而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4)在《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茕茕独立,_________。”

这两句尽显作者从小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生活情状,读来感人肺腑。

(5)在《长亭送别》中,作者借助“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莺莺目送张生渐行渐远的身影时怅然若失的心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