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讽喻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写道:“讽喻是这样一种艺术,它所意味的是与它所描绘的不同的某种东西”。这和昆提连所谓“言在于此而意在于彼”的描述大致是吻合的。但叔本华不赞成在除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尤其是绘画等造型艺术中使用“讽喻”,因为“讽喻”使人离开“直观的表象而转移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抽象的、非直观的、完全外在于艺术的东西上去。”对于诗歌,讽喻是“很可容许的”。诗歌使用的媒介是语言。语言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读者必须借助自己的想象才能使其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在这一转化过程中,讽喻就可以发挥积极的功用。“在一首诗的结构中,可能有些概念和抽象的思想是不可缺少的,尽管它们自身直接地全无直观看到的可能,这就要用一个隶属于这个概念的例子使它可以直观地看到。”讽喻就属于这种隶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

王国维在《叔本华之哲学及教育学说》中介绍叔本华的上述观点时,把“比兴”翻译为“讽喻”,他确信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意义的等值性,如二者都具有某种譬喻的性质,都呈现出某种“文本与意义的双重结构”。于是,西方的“讽喻”借助中国的“比兴”从客方语言进入主方语言,完成了两种语言之间符号意义的交换。

在叔本华的美学里,“讽喻”惟一合理的功用是赋予某种抽象的观念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讽喻的喻意和喻旨之间,一端是某一抽象和普遍的观念,另一端则是体现这种观念的个别的具体的形象。西方讽喻的“双重结构”主要是由这种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构成的,所以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就依据这种关系来区分象征和讽喻。他指出:象征的特征是“从实际事物的意义开始并向外部的观念和命题发展”,而讽喻则相反,它“从观念开始,然后努力去找到一个具体的意象来表现它”。

王国维用“讽喻”的方式来理解“比兴”,认为在某一具体的意象背后必定寓含着某一普遍的观念和情感。在中国古代也有批评家企图把某种物象和它的意义固定下来,构成某种物象类型,但是这类书籍通常为诗人所不屑。在“比兴”中,物象与意义的关系既存在某种规范又是灵活多变的,如施补华便指出:“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首诗都是借蝉托兴,但所托之意却是判然不同的。而要辨别同一物象背后所包含的复杂的情感,则只能通过对诗人特殊的历史语境和人生际遇的细心探求才能有所体察。王国维所理解的“比兴”,是一种“讽喻”式的比兴,这种“比兴”是一种强化诗歌形象性的艺术手法,但是这种理解却最终使王国维与中国诗歌中一些重要的传统和价值擦肩而过。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时候,“讽喻”并不能取代“比兴”。

1.下列对“对于诗歌,讽喻是‘很可容许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须借助读者的想象使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对此“讽喻”可发挥积极的功用。

B. 诗的结构中某些不可缺少的概念和抽象的思想,可以借“讽喻”使其直观地看到。

C. “讽喻”用个别、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一普遍的观念和情感,可强化诗歌的形象性。

D. “讽喻”呈现出一种“双重意义的结构”,有利于诗人寄寓复杂的人生际遇之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叔本华不赞成在绘画等造型艺术中使用“讽喻”,因为“讽喻”会影响其直观的真实性。

B. 因为“比兴”和“讽喻”都具有某种譬喻的性质,所以王国维认为此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意义的等值性。

C. “讽喻”是从观念开始去寻找表现它的具体意象,而“象征”是从具体的形象开始去发展其外部的观念。

D. 用“讽喻”的方式来理解“比兴”,忽略了诗人写作时特殊的历史语境,难以对诗中所表现的复杂情感作出历史性的理解。

3.结合全文,概括“讽喻”不能取代“比兴”的原因。

 

1. D 2. B 3. ①西方的“讽喻”用个别、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一普遍的观念和情感,形象背后的观念和情感是固定的;②而中国诗歌中的“比兴”,物象与意义的关系既存在某种规范,又是灵活多变的,同一物象可以表达境遇不同的个体复杂的情感。③虽然两者都呈现出“文本与意义的双重结构”,但在具体的物象与意义的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同文化的差异。用“讽喻”来取代“比兴”,不利于我们观察、研究中国文学特有的现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理解分析概括文中句子含义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根据句子的上下文,抓住句子里面的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并与选项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对于诗歌,讽喻是很可容许的’理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D项,“有利于诗人寄寓复杂的人生际遇之感”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讽喻”表现普遍的情感,不寄寓诗人特定人生际遇下的个人特殊的情感。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强加因果。原文“具有某种譬喻的性质”是王国维“确信二者之间存在一种意义的等值性”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看清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答题区域,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讽喻”不能取代“比兴”的原因。通读文章,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文章二至四段,仔细阅读这几个自然段,可以从中筛选出“二者都具有某种譬喻的性质,都呈现出某种‘文本与意义的双重结构’”“在叔本华的美学里,‘讽喻’惟一合理的功用是赋予某种抽象的观念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在讽喻的喻意和喻旨之间,一端是某一抽象和普遍的观念,另一端则是体现这种观念的个别的具体的形象”“在‘比兴’中,物象与意义的关系既存在某种规范又是灵活多变的”“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三首诗都是借蝉托兴,但所托之意却是判然不同的。而要辨别同一物象背后所包含的复杂的情感,则只能通过对诗人特殊的历史语境和人生际遇的细心探求才能有所体察”“王国维所理解的‘比兴’,是一种‘讽喻’式的比兴,这种‘比兴’是一种强化诗歌形象性的艺术手法,但是这种理解却最终使王国维与中国诗歌中一些重要的传统和价值擦肩而过。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时候,‘讽喻’并不能取代‘比兴’”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讽喻”不能取代“比兴”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用斑鸠来规劝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因羞涩而犹豫不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4)在《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茕茕独立,_________。”

这两句尽显作者从小孤苦零丁,无依无靠的生活情状,读来感人肺腑。

(5)在《长亭送别》中,作者借助“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景物描写,烘托出莺莺目送张生渐行渐远的身影时怅然若失的心绪。

 

查看答案

下图是第19届亚洲运动会的会徽,请仔细观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画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教育培训机构往往以高强度培训、大量做题、提前教育、全民奥数等模式,培训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从而提高考试成绩,以此获得家长的认可。

B. 杭州西溪湿地是采取以绿地为主题的休闲游览园,走进绿树掩映的景区大门,游客能感受到各色花簇争奇斗艳的生态魅力。

C. 站在2018年新高二的门口,回首过往,前瞻远方的灯火,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D. 经过激烈的争论和广泛的公众参与之后,中山岐山公园设计组提出了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的设计方案,引发了对设计概念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工们紧紧抱在一起,是绝望?还是濒临死亡的挣扎?她们能做的只有紧闭双眼,紧咬嘴唇,默默祈祷。

B. 曾经的我不谙世事,在莽莽撞撞中虚度了年华,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C. 人们把爱戴和崇敬,献给这位历经磨难的老人;把鲜花和掌声,献给这位“迟到”的音乐家。王洛宾成了受人敬重的“西部歌王”。

D. “诗人固穷”和“诗人高贵”这两种观念都在唐宋时期绵延甚久、影响甚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警示我们:只有完善药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药品甚至有害药品登堂入室

B. 次一章将考察全世界整个生物界中的“生存斗争”,那是依照几何级数高度繁生的不可避免的结果。

C. 汉末魏晋,英雄和名士截然不同,但也不乏相通之处。名士们纵然放浪形骸,不拘礼节,英雄们又何尝把礼教和舆论放在眼里?

D.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