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元日田家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酒器。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 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 “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 “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 “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1. AD 2. 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错误,“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这是使用互文的手法,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B项,从个人的角度看,百姓的生活是热闹的;从整个村子的角度看,是安宁祥和的。D项,“‘元日’即今天的元旦,……”错误,“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从诗歌注释来看,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表现出过节的愉悦之情。颔联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表现出对田园淳朴生活的羡慕之情。尾联写作者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欣泰,字义亨,竟陵人也。父兴世,宋左卫将军。欣泰少有志节,不以武业自居,好隶书,读子史。年十余,诣吏部尚书褚渊,渊问之曰:“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曰:“性怯畏马,无力牵弓。”渊甚异之。州主簿,历诸王府佐。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欣泰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素琴。有以启世祖者,世祖曰:“将家儿何敢作此举止!”后从车驾出新林,敕欣泰甲仗廉察,欣泰停仗,于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过见,启世祖,世祖大怒,遣出外,数日,意稍释,召还,谓之曰:“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正员郎。

巴东王子响杀僚佐,上遣中庶子胡谐之西讨,使欣泰为副。欣泰谓谐之曰:“彼凶狡相聚,所以为其用者,或利赏逼威,无由自溃。若且顿军夏口,宣示祸福,可不战而擒也。”谐之不从,进屯江津,尹略等见杀。事平,欣泰为随王子隆镇西中兵。子隆深相爱纳,数与谈宴,州府职局,多使关领,意遇与谢朓相次。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建武二年,虏围钟离城。欣泰为军主,随崔慧景救援。虏既为徐州军所挫,更欲于邵阳洲筑城。慧景虑为大患。欣泰曰:“虏所以筑城者,外示姱大,实惧我蹑其后耳。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则其患自息。”慧景从之,遣欣泰至虏城下具述此意。及虏引退,而洲上余兵万人,求输五百匹马假道,慧景欲断路攻之。欣泰说慧景曰:“归师勿遏,古人畏之。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不如许之。”慧景乃听虏过。

(节选自《南齐书·张欣泰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B. 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C. 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D. 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隶书是先秦时期通行的一种字体,由篆书简化而成,形体接近于现在的字体,隶书的兴起是汉字形体的一次重大变革。

B. 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其中史部主要收录各种史书,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

C. 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 文中“辟”“除”“徙”等词语均含有任职的意思:“辟”表示被征召并授予官职,“除”表示任命、授职,“徙”表示官职调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欣泰喜欢读书,不愿意以带兵打仗为职业,十多岁时,当别人问他弓马功夫怎样时,他回答说害怕骑马,无力拉弓。

B. 张欣泰游览园林时身穿僧衣,手执禅杖,随皇上出巡时中途跑到松树下去喝酒赋诗,这些举动表明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

C. 虽然齐世祖对张欣泰的率性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但还是能理解他不愿意当武将的想法,任命他担任了比较清闲且地位不低的文官。

D. 张欣泰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干。讨伐巴东王时,主将胡谐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吃了大亏;而崔慧景对他言听计从,很顺利地解除了钟离城之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及即位,以为直阁将军,领禁旅。

(2)死地之兵,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败则徒丧前功。

 

查看答案

阅读话剧《雷雨(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周朴园 (在门口)你叫什么?还不上楼去睡?

蘩 漪 (倨傲地)我请你见见你的好亲戚。

周朴园 (见侍萍、四凤在一起,惊)啊,你,你——你们这是做什么?

蘩 漪 (拉四凤向周朴园)这是你的媳妇,你见见。(指着周朴园,向四凤)叫爸爸!(指着侍萍,向周朴园)你也认识认识这位老太太。

鲁侍萍 太太!

蘩 漪 萍,过来!当着你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 萍 (难堪)爸爸,我,我——

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蘩 漪 (惊)什么?她是侍萍?

鲁侍萍 (慌)不,不,您弄错了。

周朴园 (冷冷地)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鲁侍萍 不,不!(低头)啊!天!

周朴园 (沉痛地)萍儿,你过来。你的生母并没有死,她还在世上。

周 萍 (半狂地)不是她!爸,您告诉我,不是她!

周朴园 (严厉地)混账!萍儿,不许胡说!她没有什么好身世,也是你的母亲。

周 萍 (痛苦万分)哦,爸!

周朴园 (郑重地)不要以为你跟四凤同母,觉得脸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伦天性。(向侍萍)我预备寄给你两万块钱,现在既然你又来了……

鲁侍萍 不,不!四凤,我们走!

周朴园 (暴怒地,对周萍)跪下,认她!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 (错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侍萍不语)

1.下列对戏剧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蘩漪有意揭开真相的那些话,多多少少有些温情。

B. 周萍不愿认鲁侍萍这个生母的主要原因是嫌鲁侍萍是个老妈子,地位低下。

C. 周朴园强迫周萍认鲁侍萍生母的举动再次显示了他那一贯道貌岸然的嘴脸。

D. 舞台说明“侍萍不语”表明鲁侍萍准备接纳周萍的相认。

2.“周朴园 (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一句中,他明白了什么?“怎么——”隐含了周朴园怎样的心理状态?

3.结合课文,分析侍萍、蘩漪、周朴园在揭开真相前各自了解多少真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

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

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然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影作品自会有了灵魂、灵动和灵气。

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在何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

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B.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

C. 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

D. 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画外功。

B. 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突出了剧场抓拍的难度。

D. 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

B.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一种“画外功”。

C. 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画外功”。

D. 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前,有一对仙人夫妻常在山顶下围棋。旁边有一棵树,树上住了一只金丝猴。它长年累月地躲在树上观看这对仙人下围棋,终于练就了非凡的棋艺。不久这只猴子下山了。它到处找人挑战,未逢敌手。最后,竟连一流的高手也成为他的手下败将。后来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应战,宣称自己有绝对的取胜把握。比赛那一天,大臣在桌子上放了一盘鲜艳的水蜜桃。比赛中猴子始终盯着桃子,结果它输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国戏剧中的“丑角”,____,有忠厚老实的,也有奸刁促狭的,是戏曲中表现面最广泛的行当。诚然,多数的丑角____,似乎丑人都是坏人,但是,丑陋的人物类型中也有属于值得表彰的好人,也有厚道本分的丑角,如《盗甲》中的时迁。我国的戏曲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形态,美始终是其一贯追求的目标。但是,没有丑,也就没有美,_____,美的表现必须以丑的衬托来实现,所以丑角在戏曲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