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临近高考,校园内四处可见励志标语,诸如“只要学不...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

临近高考,校园内四处可见励志标语,诸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近日,某中学一位老师在高考誓师大会上提出,教育是为了树人而不是养狼,加倍的奋发和努力,不是为了“多拿一分,干掉千人”。

请你以高三学生的身份,谈谈对以上现象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雷人标语背后的反思 每年高考临近,各种高考冲刺标语开始盛行于校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高考标语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不过短短十余年,高考标语愈发展现出白热化的意味。 这是不能不察觉的变化,变化里蕴藏着某种社会情绪。“发狠”与“拼命”型的高考标语虽然还是在励志,不过显然,它表达出的更是一种围观者正在洞见的现实:“拼爹”横行、社会板结程度加剧的当下,尽管教育成本在逐年攀升,大学生的就业处境也越来越艰难,但高考仍然是“最不坏的选择”。因为它遵循的是一整套相对公平的选择机制,整体上是“分数前人人平等”。正因为如此,高考愈加成为下层青年改变命运的不二选择。他们不能不“发狠”,不能不“拼命”。 然而,即便高考为“最不坏的选择”,它改变命运的功能也正在弱化。换言之,就算有高考,普通学生也可能越来越拼不过“高帅富”。这一方面,早已被关注。譬如,重点大学中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其所占比例的下降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再譬如,不同类型中学的教育差距在变大,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裂痕在日益扩大。一些身处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学生,他们其实早就注定了要被别人在高考中远远地抛下。 如果连上大学都在变得机会不均等,又如何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以上的种种事实,让激昂的高考标语略显苍白。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它指向的,无疑还是高考本身的话题。时至今日,高考虽然整体上的公平性依然留存,但其自身的弊端也开始遮不住。形形色色的高考加分,防不胜防的高考移民,高考舞弊,乱象频出。尤为重要的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巨大,且在不断拉大。而在逐年加码的高考改革,更呈现出一种“重城市轻农村”的取向。当种种蚕食高考公信力的举措纠葛在一起,高考也就不那么公平,高考标语也只能催人黯然。 作为暂时没有替代品的向上流动渠道,读书还是有用的,高考仍未整体偏离其公平性的旨归,这是“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标语出现的深层情绪基础。但如何让高考可以持续实现社会的流动,不至于窒息社会发展的活力呢?在高考标语激起的舆论涟漪后,我们不能不省思这一点。无论如何,高考标语依旧是板结年代最后的励志想象,请以纠偏来呵护年轻人的想象。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前,考生要审读材料,理解把握透材料的内容。本次材料提供的是关于高考压力的材料。材料由两段构成,第一段罗列校园里的各种励志标语,当然用语极具激励作用,但同时也给高三学生以无形的压力,比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这其中“学不死”“往死里学”“先发疯”感觉学生为了成绩已不顾一切,心理过激了,把高考当作人生唯一的目标了,但同时也能让人感到力争上游,不甘人后,全力实现人生目标的决心和气魄。以此立意,可以抓住其中积极的一面,也可以抓住其的负面影响。以第二段材料是高考誓师大会上一位老师的发言,他认为教育是为了树人,让人成长,这个成长应该包括长知识长身体长智慧,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而不只是为了那个分数,为只是为了竞争,把别人挤掉。以此立意,可以立意为,教育是为了树人而不是养狼;教育不能唯分数等。 临近高考,校园内四处可见励志标语,诸如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近日,某中学一位老师在提出,教育是为了树人而不是养狼,加倍的奋发和努力,不是为了“多拿一分,干掉千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培英中学向校友李晶发出的一封邀请信,信中有三处错误,请按要求找出错处并修改。

①邀请信

②李晶女士:

③在我校第五十个生日来临之际,④我校定于9月15日举行“建校五十周年”纪念活动,⑤当日上午9时在学校大礼堂召开纪念大会。⑥敬请莅临,⑦并在礼堂主席台就座。

⑧此致

敬礼!

⑨培英中学

⑩2017年9月1日

(1)要删去的一处(只填序号):____________

(2)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处(只填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3)格式不当的一处(只填序号):_______ 改为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菟丝子是一种典型的寄生植物。__。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菟丝子深入寄主,获取生长所需的一切;二是菟丝子缠绕在寄主叶片上,影响其光合作用__?这就不得不说到它的神奇武器——吸器,菟丝子是通过吸器形成寄生的。菟丝子除了从寄主转运营养,也能转运寄主的病菌。这样看来,事物总是有两面性:菟丝子窃取寄主的营养,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2018年我乔迁新居,沈老师前来做客时,特赠一副裱制精良的对联给我补壁,我至今仍旧珍藏。

B. 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对他说:“你想干什么?”

C. 小张说:“祝贺李主任荣任学科互助组组长,在您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D. 记者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时说:“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作为以服务公众为主的教育资源,现代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更要让学者精英来雅玩品鉴。

B. 回归祖国怀抱20年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C. 针对廉价药短缺问题,专家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廉价药品目录,并建立廉价药品浮动定价制度,在保障企业利润的同时合理控制药价。

D. 《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河南三门峡的“穿山灶”,可同时放置七口锅,蒸煮炖焖并且保温,能很快做出十碗席,是一种十分高效的烹饪方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智能通讯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乐趣多多,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年人反映手机字小看不清,软件操作复杂不会用。

②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在2018年4月4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到头来却是作茧自缚,害了自己。

④作为“天眼之父”,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及奠基人,南仁东教授被追授为“时代楷模”可谓实至名归

⑤母亲薄氏卧病期间,汉文帝刘恒不顾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母亲,为她亲口尝汤药。

⑥南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亭台、拱桥、雕塑等景观设计,与整个公园的风格浑然一体,体现了建筑设计方的独到匠心。

A. ①③⑥    B. ①②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