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魔鬼的“肚脐眼” (姜永育) ①每个人都长着肚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魔鬼的“肚脐眼”

(姜永育)

①每个人都长着肚脐眼,也都知道肚脐眼是什么形状。不过,魔鬼的肚脐眼估计没人见过。

②如果你想见识魔鬼的肚脐眼,就到非洲一个叫刚果(金)的国家走一遭吧。

③这个国家境内有一座著名的火山——尼拉贡戈火山。它是一个脾气暴烈的家伙,可以说是非洲最危险的火山之一。

④历史上,尼拉贡戈火山曾经有过多次喷发,并且犯下了累累罪行。据记载,1948年、1972年、1975年、1977年、1986和2002年,尼拉贡戈火山都发生过猛烈喷发,其中最厉害的是1977年的喷发:当年1月10日,尼拉贡戈火山像一颗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发生爆炸,数百米深的火山坑被爆炸产生的威力摧毁后,炽热的岩浆像沸腾的钢水,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火山口奔涌而下,不到半小时便吞噬了2000多条生命,滚滚熔岩还流进森林,引发大火,使得刚果(金)(时称扎伊尔)、卢旺达两国430平方千米的热带雨林毁于一旦。

⑤可以说,尼拉贡戈火山就是一个祸害人间的魔鬼。

⑥火山都有火山口,尼拉贡戈火山也不例外。当你爬到尼拉贡戈山顶,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火山口。它的直径2000米左右,深244米,看上去像一个又圆又大的深坑。与一般大坑不同的是,这个圆坑内有两层明显的环形平台,第一层环形平台距离火山口边缘有500米,第二层平台比第一层低100米,这两层平台是火山喷发的历史印迹,代表了前几次喷发时岩浆曾经到达的高度:熔岩到达平台位置后,再也流不出去了,于是就在这里冷却、堆积下来,从而形成了熔岩平台。

⑦站在火山口上,可以看到一缕缕烟雾从深坑底部飘散出来。千万要小心,这些可不是一般的烟雾,它们是能致人于死地的二氧化硫。据统计,尼拉贡戈火山口每天释放的二氧化硫气体高达5万吨——整个法国一年的二氧化硫工业产量都比不上这座火山一天的喷发量。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飘散到空中,不但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而且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降到地面,对当地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污染。

⑧好啦,你现在可以把目光投向火山口的深部了。原来,那个散发烟雾的地方是一个罕见的熔岩湖。透过烟雾可以看到,它是一个圆盘状的家伙,直径大约有几十米,熔化的红色岩浆在里面不安分地动荡;“圆盘”里时不时会响起“噼哩啪啦”的声音,伴随响声,岩浆像喷泉一样被高高抛起,随后又重重跌落下来,激起一连串火星——这是熔岩湖中的小规模气体爆炸造成的结果。那可是超过1000℃的高温,即使是一块石头掉进去,也会被瞬间熔化,不留一丝痕迹。

⑨站在高处观察,你会发现这个火山口中的熔岩湖特别像肚脐眼。没错,它就是尼拉贡戈火山这个魔鬼的肚脐眼,一次次的岩浆喷发,一次次的火山灾难,可以说这个“肚脐眼”都是罪魁祸首。

⑩那么,魔鬼的“肚脐眼”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尼拉贡戈火山在多次的喷发过程中,形成了这个巨大的火山口,再加上尼拉贡戈火山十分活跃,火山口下面的岩浆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但由于这些岩浆从地底喷出来后,力量不够,只能被限制在火山口底部活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燃烧的熔岩湖。如果火山力量足够强大,这些岩浆便会从火山口漫溢出来,进而形成火山灾难。

⑪尽管尼拉贡戈火山时刻充满危险,但它的那个“肚脐眼”还是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探险,这其中包括科学家、探险者和一般的旅游者。人们戏称,到火山口探险,是钻进魔鬼的肚子里玩命。

⑫的确,要接近魔鬼的“肚脐眼”可以说太难了,并且十分危险,必须加倍留心。在火山口行走,最重要的是识别哪些地方潜藏着致命危险,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坠下熔岩平台,直接滑入可怕的熔岩湖之中。从上面的平台下到另一个平台,越接近熔岩湖,面临的危险越大。站在第二个平台之上,脚下便是“咕噜咕噜”翻腾的火红岩浆,有毒的烟雾在火湖上空飘荡,高温烤得人大汗淋漓。更可怕的是,你不知道这一大盆燃烧的岩浆何时爆发。

⑬为了安全起见,还是赶紧撤吧!  

(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21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之所以称尼拉贡戈火山为“恶魔”,是因为它给人类带来的全都是灾难,完全没有任何好处,恰如魔鬼。

B. “到火山口探险,是钻进魔鬼的肚子里玩命”表明了作者认为科学家的冒险行为毫无价值。

C. 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巧妙运用第二人称,为读者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文章亲切可感。

D. 本文是科普作品,除列举大量的数字进行说明外,还恰当运用了比喻、夸张、联想等手法,增添了文艺色彩。

2.本文以“魔鬼的‘肚脐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做简要分析。

 

1.C 2.运用比喻手法,把火山口比喻成 “肚脐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山口中熔岩湖的形态特点。表明作者的观点。将火山比作魔鬼,突出其给人类带来灾难之深重。新颖别致,富有趣味。将“魔鬼”与“肚脐眼”巧妙组合,想象奇特,诙谐幽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严谨准确。使用大量数字说明,具体精确。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易于理解,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简洁通俗。多用简短的句子和口语化的语言,明白易懂。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完全没有任何好处”说法过于绝对。B项,“毫无价值”错误,科学家的冒险是有意义的。D项,“夸张、联想等手法”错误。本文没有使用这两种手法,而是阐述了科学事实。选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2.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以“魔鬼的‘肚脐眼’”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在理解标题本意和深意的基础上分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标题“魔鬼的‘肚脐眼’”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火山口比喻成 “肚脐眼”,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火山口中熔岩湖的形态特点。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把“尼拉贡戈火山”写作“魔鬼”,魔鬼指宗教中指引诱人犯罪的恶鬼;神话传说中指迷惑人、害人的鬼怪。突出其给人类带来灾难之深重,就如同魔鬼一般。这个标题新颖别致,富有趣味。将“魔鬼”与“肚脐眼”巧妙组合,想象奇特,诙谐幽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的本义和现代转化

(赵建永)

①“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②“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③道家以一种全息的思维方式,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看成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万物协同发展。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尊贵,在于它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庄子提出“太和万物”的观点,认为万物天然处于和谐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以天道来规范人道。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④“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⑤“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2016年12月《光明日报》)

1.下列选项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法自然”是持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B. “道法自然”既适用于自然领域,也适用于社会领域,可借此健全社会模式的各个环节。

C.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其宗旨就是倡导人与物的和谐,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D. “道法自然”要求人类既要敬畏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又要顺应事物的“本然”之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也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人类应该效法并顺应它。

B. 道家主张应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解决人的心灵需求,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C. 道家认为宇宙是受“道”支配的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

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中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 雾霾频发、土地沙化、气候变暖等环境灾难警示人类应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B. 相对于道家来说,儒家实际上仅致力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未能为中国医药学术的发达做出贡献。

C. 道教代表人物葛洪提出“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的养生理论,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观念。

D. 设计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墙面时,参考了细胞、分子等的几何结构,是“道法自然”的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但事实上,,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忘记初心, ,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正因为这样,不管他走的路程是远是近,他都把初心丢掉了。初心难得,是因为遗忘,也是因为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正因为难得,

 

查看答案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章回体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课文《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全书第三回,以贾府老祖宗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眼光表现了贾府“与别家不同”。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 《祝福》选自《野草》。小说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通过她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D.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仁政”的具体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小提琴曲《梁祝》的伴奏下,舞者翩翩起舞,犹如一对相爱的情侣。他们舞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给人感受到一种新奇而妩媚、清新而舒展的艺术享受。

B. 环保部将密切关注污染物高排放地区,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热点网格辅助执法检查,督促相关城市污染排放,减少重污染天气影响。

C. 滴滴司机知道用户打不到车就会加价,就故意等着,而那些不加价的单子则会一直没人接。一些司机甚至为了更高的价格舍近求远挑乘客,这样也降低了整体的效率。

D.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救护车,超过八成以上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多年未经过当地年检审核,属于非法运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