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的本义和现代转化 (赵建永) ①“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法自然”的本义和现代转化

(赵建永)

①“道法自然”出自《老子》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说,人的活动效法地,地的运动效法天,天的运转效法“道”,“道”的运行效法自身。它揭示了人之所以应效法“道”,是因为“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总体来说,“道”就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②“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汤一介指出,道家以自然主义为价值取向,在“自然的和谐”基础上,推展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即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使人的心灵需求得以妥善解决。

③道家以一种全息的思维方式,把宇宙看成和谐的生命共同体,看成在“道”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维持整体性平衡,万物协同发展。老子认为,“道”之所以尊贵,在于它对事物不妄加干涉,这样人与自然就和谐了。庄子提出“太和万物”的观点,认为万物天然处于和谐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类应该“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即以天道来规范人道。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照此思维看,从“自然的和谐”出发,健全社会模式的各环节方可依次得以展开。由此,“道法自然”便从自然领域转进到社会领域。

④“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要求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最基本的层面是人与物的和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是处理天人关系的基础,若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就连常见自然灾害也无法抵御,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所以人与物的关系是“道法自然”的基本问题。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道教继承发展了道家“天道自然”“万物一体”等观念,并付诸实践。冯友兰对道教对待自然的科学精神有充分肯定,誉之为世界上唯一不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的体系。

⑤“道法自然”意味着人类要懂得敬畏自然,并向大自然学习,使人道合于天道。现代仿生学的发展,便是“道法自然”的一种实际应用。但从本质上说,“道法自然”即“法自然之道”,亦即要符合各种事物的“本然”之理并顺应之。如能把握规律,顺势而为,因势利导,自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走上科学发展的大道。

(选自2016年12月《光明日报》)

1.下列选项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法自然”是持自然主义价值取向的道家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哲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B. “道法自然”既适用于自然领域,也适用于社会领域,可借此健全社会模式的各个环节。

C. “道法自然”引发的环境伦理,其宗旨就是倡导人与物的和谐,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D. “道法自然”要求人类既要敬畏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又要顺应事物的“本然”之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道具有“自然无为”的特性,体现着宇宙秩序的和谐,也是万事万物生长发展的原动力和规律,人类应该效法并顺应它。

B. 道家主张应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解决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进而解决人的心灵需求,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

C. 道家认为宇宙是受“道”支配的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在这种系统观中,和谐的人生与社会应是“自然的和谐”的一种再现。

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及时发展科技提高生产力,生存条件没保障,就谈不上天人和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中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 雾霾频发、土地沙化、气候变暖等环境灾难警示人类应汲取“道法自然”的智慧,敬畏自然,顺应自然。

B. 相对于道家来说,儒家实际上仅致力于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未能为中国医药学术的发达做出贡献。

C. 道教代表人物葛洪提出“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的养生理论,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观念。

D. 设计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墙面时,参考了细胞、分子等的几何结构,是“道法自然”的体现。

 

1.C 2.B 3.B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选项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以偏概全,“其宗旨就是倡导人与物的和谐,解决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为“旨在倡导一种善待自然、师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而“人与物的和谐”只是其基本层面。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2.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这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不符合原文。原文表述为“道家的价值取向与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类文化演进顺序相似”。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思想家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

批评家罗伯特•林德:“友谊绝不会忍受长期和频繁的忠告。”

认真领会上面四句名言的含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抄袭或套作。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但事实上,,因为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人们自然难得始终。纪伯伦说:我们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其实,忘记初心, ,而是因为走的那个人再也不是当初的那个人了。正因为这样,不管他走的路程是远是近,他都把初心丢掉了。初心难得,是因为遗忘,也是因为对生活的妥协。但也正因为难得,

 

查看答案

下列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章回体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课文《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全书第三回,以贾府老祖宗贾母的外孙女林黛玉的眼光表现了贾府“与别家不同”。

B.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 《祝福》选自《野草》。小说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通过她在封建传统思想与传统道德摧残下痛苦的人生命运,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D.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仁政”的具体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在小提琴曲《梁祝》的伴奏下,舞者翩翩起舞,犹如一对相爱的情侣。他们舞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给人感受到一种新奇而妩媚、清新而舒展的艺术享受。

B. 环保部将密切关注污染物高排放地区,利用卫星遥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筛选大气污染热点网格辅助执法检查,督促相关城市污染排放,减少重污染天气影响。

C. 滴滴司机知道用户打不到车就会加价,就故意等着,而那些不加价的单子则会一直没人接。一些司机甚至为了更高的价格舍近求远挑乘客,这样也降低了整体的效率。

D.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救护车,超过八成以上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多年未经过当地年检审核,属于非法运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全都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产业互补到创新辐射,长株潭三地的同城化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超级城市”呼之欲出

②“只买对的,不买贵的”,火箭老总莫雷将湖人头号得分手路易斯-威廉姆斯抢到手,

为虎傅翼,使火箭距离锁定季后赛席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③作为曾经的样本,港台近些年在发展上却乏善可陈。发展不足带来的落差感,让港台青年焦虑迷茫,甚至陷入“大陆越发展,自己越害怕”的魔咒当中。

④针对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的《房产税:“朝三暮四”故事现代版》,众多论者以为,简单地将房价过高归咎于政府土地价格过高及住房建筑用地过少,非持平之论

⑤两会期间,不少代表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站位要高,具备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判断合理,决策准确,如果片面地看待问题,目无全牛,注定是不能成为好领导的。

⑥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A. ②③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