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刚立志发扬跛鳖千里...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刚立志发扬跛鳖千里的精神,不断自学,终在民问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②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③这所有名的中学将原来的冲锋号起床铃改为温柔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说新的音乐像晨钟暮鼓,死气沉沉,让人提不起精神。   

④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梅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

⑤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⑥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④⑤⑥    D. ①④⑥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包括熟语)运用能力。 ①跛鳖千里: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符合语境; ②具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不符合语境; ③晨钟暮鼓: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不符合语境; ④薪火相传:原以柴烧尽,火种仍可留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符合语境; ⑤引而不发: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为褒义词。不符合语境; ⑥爬罗剔抉:指广泛地搜罗,精细地选择。符合语境。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⑴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⑵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 ”与“主人下马客在船”句式相同,一句之中兼写主客,前后映衬。所不同的是,前者抒发的是无可奈何的离别之情,后者是不由自主的留连之意。

⑶李商隐《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列问题。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B. “幽人”与“孤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与契合,极富夸张的意味,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C. 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

D. 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华彩重章、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E. 苏轼“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写“孤鸿”遭遇不幸,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用了托物寓人的手法。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李若水字清卿①,洺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④破其唇,噀⑤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节选自《宋史•李若水传》)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liè)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挝(zhuā):敲打,击。⑤噀(xùn):喷。

1.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B. 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C. 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D. 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博士,学官名,掌教授五经。自汉武帝立太学后,即置五经博士,宣帝增员十二人,掌教授太学弟子。东晋增至十六人,六品,不再分经教授,统称太学博士。

B. 故事,在文中指古代的典章制度 ,可译为“先例、成法”,与《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的意思不一致。

C. 官秩,秦汉时期,官的等级称秩,以“石”数区分,而另以斛计算各级的俸禄米谷。

D. “公父母春秋高”文中“春秋”是指“年龄”。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知命是五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 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 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心中无限的牵挂,生怕自己被杀的噩耗惊吓了父母。

D. 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含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

②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木  笛

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招收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考试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选一,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进行。

“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濛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声名远播的丹麦音乐大师。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把它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官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主考官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地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 “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曲。”

大师问: “为什么?”

朱丹说: “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问: “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 “没有忘记。”

大师说: “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 “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果断而又深感惋惜地说: “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轻轻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朱丹披着雪花不知不觉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自发聚集起来的。他们的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每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着红宝石般的泪。

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急促,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大师说: “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 “为什么?”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 “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以木笛作为全文的线索结构全篇,选材独特,结构安排也有新意,可谓匠心独运。

B. 文章中画线句写朱丹“一身黑色云锦衣衫”,运用外貌描写,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朱丹当时参加决赛时的紧张心理。

C. 小说中“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这样就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 开始时大师觉得朱丹要求换曲子是对自己的不敬,但纪念碑前的演奏,让大师发现这是一位很难得的青年,有出色的音乐才华,所以录取了他。

E.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细节描写生动细致,场面描写庄严凝重,真切感人。

2.文章中对“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的朱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袁隆平  情系水稻五十载

从50年前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到如今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耕耘杂交水稻这块科学稻田已整整50个春秋。世界因此增产稻谷5亿多吨,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其他国家的吃饭问题,为保障粮食安全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在毕业分配志愿书上只写了两句话:“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果然,他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地处偏僻的湘西雪峰山下的安江农校。

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1958年,袁隆平用月光花嫁接红薯,结果,最大一兜“红薯王”有27斤重。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偶然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兴奋的袁隆平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袁隆平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

1962年,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则消息:英美的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研究出了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人家英美都分子水平了,我们还在这里学苏联,打转转。”

这年暑假,他去中国农科院,找大学时候的老师、遗传学专家杨国荣。杨老师悄悄告诉他一些国外研究的情况。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已经开始生产,只有水稻的杂交技术还没有突破。他决定放下“月光花红薯”,专攻水稻杂交。

为了找到理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时左右才回来。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1966年2月,他终于写成“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4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

寒来暑往,袁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历经8年磨难,1974年袁隆平配制种子成功。

1975年冬,国务院做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这标志着我国水稻育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此,杂交水稻开始真正大面积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和粮食生产。

杂交水稻的成功,使袁隆平名声大振。1979年,湖南省委的领导找他谈话说,准备提拔他担任省农业科学院的主要领导。袁隆平诚恳地说:“我这个人不适合当官。别的不说,在搞科研这一点上,倘若真当上领导,哪里还有时间搞科研?”院里本来要给袁隆平换一间大一点的办公室,但袁隆平坚决不同意,说:“何必浪费呢。”作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每年手里的经费成千上万,但他对科研工作的经费也非常“吝啬”。2000年12月,袁隆平以技术入股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袁隆平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亿万富翁,但他还是以原来的样子出现在大家面前,仍旧是那个朴素的如农民一样的老头。

50年来,在促进水稻增产这座科研高峰上,袁隆平及其团队一直走在世界最前沿,多次创造水稻大面积平均亩产的世界纪录。2014年10月10日,农业部宣布,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第4期中国超级稻亩产达1026.7公斤,创造新纪录。

84岁的袁隆平表示,希望能在90岁前完成每公顷16吨的第5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最终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心愿。(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家再大,也只能睡一张床;资产再多,你每天也只能吃三餐饭,所以,我对钱这个东西看得很淡,够用就行。(袁隆平)

②他是世界级农业科学家,联合国首席农业顾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一生获得过无数荣誉,然而至今,他仍然保持着一个农民的本色,他每天至少去一次农田,几十年来,除了多一些皱纹,整个人没变过。(《一个价值一亿元的名字》)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文标题“袁隆平  情系水稻五十载”,表意鲜明,突出文章的主题,且满怀对袁隆平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富有感染力。

B.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文中反复将袁隆平和农民对比,既因为他们都从事农业活动,更为了突出袁隆平身上有着农民般艰苦朴素的传统。

C. 文章运用插叙的手法,写英美两个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克,还有他的大学老师杨国荣,目的是突出袁隆平不为权威束缚、敢于挑战的精神。

D. 作者写袁隆平,既概括介绍,又细描细绘,点面结合,富有说服力。其中写袁隆平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地勘察稻穗就是特写镜头。

2.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袁隆平是一个怎样的人?

3.“84岁的袁隆平表示,希望能在90岁前完成每公顷16吨的第5期超级稻攻关目标,最终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心愿。”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给了你什么启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