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极广。此语溯源于顾炎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流传极广。此语溯源于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的“正始”条,其本意是指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沉沦,即使普通民众都应当奋起救赎。顾炎武区分了两种情形:亡国和亡天下。他认为前者不过是改朝换代,后者则是如孟子所说,仁义之途被堵塞,社会沦落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境况。文中以嵇康之子嵇绍为例,表面上批判的是魏晋人清谈亡天下,实际上是以史为鉴,反映出对当时知识界空谈误国又屈膝事清的愤懑。。

1915年,梁启超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写下《痛定罪言》一文,旨在唤醒人们在指责政府无能的同时也当作深入的自我检讨。文章题目表明不仅是痛定思痛,而且是在自我反省。他认为欲雪国耻,关键在于“我辈之自新”:“斯乃真顾亭林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

显然,梁启超对顾炎武的观点作了创造性地发挥,由于概括精炼且赋予新的内涵而得到广泛传播。不同于顾炎武,梁启超这里所讲的“天下”实指国家,“兴亡”也是指国家的振兴与危倾;“匹夫”主要指习惯称为“士大夫”的知识界;“责任”是通过政治上的社会改良以救亡图存,包括整军、理财、劝工、兴学和议政等。他在变法维新时的战友谭嗣同当是从己做起、责任不诿他人的典型。

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典籍,不过以孟子之学最为集中。顾、梁二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尊崇孟子的思想并直接援引孟子的言论,这绝非巧合。究其原因,主要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天下情怀。孟子认为任何个体既然居天下之广居,就应该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既关乎道德,也关乎政治。其次是民本思想。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观点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振聋发聩。再次是主人意识。孟子肯定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可能,他认同“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甚至直言“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最后是以正心为本。孟子认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他还以史为鉴,指出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其民,而之所以失其民在于失其心。

时代在发展,人们可以,也应该赋予这一命题更宽广的含义。限于历史条件,在孟子的时代,“普天之下”与“四海之内”几乎是同义词,但先哲毕竟意识到“天下”包括不同的“国家”。今天,地球可以看成是一个村落,我们有理由以“天下”指称人类生存的世界;“兴亡”兼涉从个体道德修养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兴衰;“匹夫”当指生活于其间的每一一个人,无论其地位的高低;“有责”即要求每一个人秉持主人公态度,从我做起,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节选自胡家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最早见于顾炎武的《日知录》,其本意是指,即便是普通民众,在整个社会出现道德沉沦时也要奋起救赎。

B. 顾炎武把“亡国”和“亡天下”加以区分,认为“亡国”只是改朝换代,“亡天下”则意味着社会沦落到“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的境况。

C. 有感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屈辱,梁启超为了唤醒人们在指责政府的同时能作深入的自我检讨,写下《痛定罪言》一文。

D. 梁启超创造性地发挥了顾炎武的观点,赋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新的内涵,他在变法维新时的战友谭嗣同深受影响并身体力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观念的思想渊源,可追溯于《周易》《大学》《中庸》等先秦典籍,在孟子学说中表现尤为集中。

B. 顾亭林、梁启超二人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都直接引用了孟子的言论,体现出对孟子思想的尊崇,这绝不是巧合。

C. 孟子的“天下情怀”和“民本思想”,既关乎道德,也关乎政治,能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实在是振聋发聩。

D. 孟子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贤,甚至提出尧舜和常人也没什么不同的看法,这体现了一种“主人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B. 顾炎武、梁启超都非常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他们都能结合当时社会实际,做出富有积极意义的阐释。

C. 作者虽然认为古人不应把“普天之下”几乎等同于“四海之内”,但对先哲能够意识到“天下”包括不同的“国家”又予以肯定。

D. 梁启超和本文作者都赋予“天下”“兴亡”“匹夫”“责任”以新的内涵,将来人们还可能赋予这一命题更宽广的含义。

 

1.D 2.C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D项,“他在变法维新时的战友谭嗣同深受影响”的表述在文中没有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中学生课外文化娱乐生活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关键词有《诗词大会》,网红、手机、纸质书、《新闻周刊》、热播剧、动漫、游戏、创客等。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呈现你了解的中学生生活,并表明你的观点。

要求: 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整体;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国务院日前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中国医师节”的设立,对于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医患矛盾解决了,医生整体收入水平就会有大幅度提高,医生就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重的职业。

①“中国医师节”的设立,不一定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矛盾。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I5 个字。

习与性成,也就是习惯成自然。生活习惯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一个人的生活习惯,___________,好的习惯会使人成功,_______________,甚至身败名裂。作家毕淑敏说自己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_______________; 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不读书的女人,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也还是会缺少优雅的文化修养——那就请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值方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 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 太升南路一家手机经销店在搞让利促销,我去垂询了一下几款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没有便宜多少。

D. 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人心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B. 回归20 年以来,香港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

C. 代表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准的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主要给华东、华中地区供电,兼顾川、滇省际间的用电需要。

D. 新时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要淡化GDP,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