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值方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值方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 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C. 太升南路一家手机经销店在搞让利促销,我去垂询了一下几款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没有便宜多少。

D. 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人心烦。

 

B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令郎”用来表达对对方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C项,“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己;D项,叨扰:打扰,指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唯有在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传承文化基因,筑牢精神家园,就能在深刻变革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B. 回归20 年以来,香港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活力。

C. 代表全球大坝智能化建设最高水准的溪洛渡水电站,是金沙江上最大的一座水电站,主要给华东、华中地区供电,兼顾川、滇省际间的用电需要。

D. 新时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要淡化GDP,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结构和深化改革上。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第一节班会课,同学们观看了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被深深感染,班主任总结时循循善诱学生要重视提高人文情怀。

②品读经典,体悟人生,看名著就是同名家对话,跟哲人心灵交汇,就让人心里生出暖暖的感觉,如坐春风

③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这座城市变成泽国,一片汪洋,人们调侃说到城市去看海,其壮观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④现在有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知识积累,不用心体悟生活,没时间阅读经典作品,写起文章来东拼西凑,真叫人不忍卒读

⑤最近一段时间,在欧洲发生的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恐怖分子是世界的公敌。

⑥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站在正义的立场,为中国发声,他们的危言危行,受到中国人民的一致好评。

A. ②⑤⑥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蜩与学鸠起飞后只能“____________”,飞得不高时便落在地上,所以他们不解地诘问大鹏“____________”?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对英雄的追慕转向对自身现实的嗟叹。

(3) 在《离骚》中,屈原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内心烦闷失意、走投无路,却表示“____________”,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这种丑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一)

杨万里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②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注】①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做此诗时他正离家宦游,在广州任内。②无那: 无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中虽然写“梦入”,但诗人其实并没有做梦,是诗人看到今日春风和煦,春暖花开,感觉恍若梦境。

B. “锦绣堆”形容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织绣。这一片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并非眼前的实景,为虚写。

C. 诗人从春日海棠开花、万物春回,联想到自己老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人的衰飒老气形成了对比。

D. “万物皆春”明点“春”,“一年过社”说的是春社,暗点“春”。海棠花开、燕子飞回,使人感到花也春,鸟也春。

E. 空中浮云似青如白,或浓或淡,天晴欲雨: 柳絮将堕又飞,飘个不停; 五、六两句对仗工整,用笔工巧,语言典雅。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日: “娘今何处? 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竞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股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

(《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 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人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百斛”,泛指多斛。斛,旧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 “东宫”,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

C. “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D. “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 蕭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 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 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