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②日本这样一个曾经有过不光彩历史的国家,如果继续一意孤行,举起上一代军国主义的旗子,那么必将触犯众怒,最终兰艾同焚

③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部触手可及的活的史书。

④余光中先生平时自律甚严,写作时宛如苦行僧,不烟不酒,只要一杯红茶或普洱。他说他的书房非常斯巴达,并非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而是惨淡经营的苦修之地。

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学生们对衣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中学生恶衣恶食,令老师和家长伤透了脑筋。

⑥我的表哥唱歌非常动听,在老家名气很大,但是到了群英荟萃的《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上,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A. ①④⑥

B. ②⑤⑥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形容李鸿章的主张和认识,使用正确。“兰艾同焚”,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不合语境,此处应用“玩火自焚”。“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使用正确。“惨淡经营”,原指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现形容苦心筹划,营谋某事。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使用正确。“恶衣恶食”,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形容生活俭朴或清贫。此处望文生义。“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见”是“显现”的意思,与“显得”重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A. ⑤⑦⑧    B. ①③⑤    C. ③⑥⑧    D. ②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B.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憾:遗憾,不满意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告诉

D. 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那么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4)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手法,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经过了舒缓紧急达到高潮之后,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秋兴八首》(其一)中,诗人杜甫用“一语双关”的艺术手法手法,在情景交融中抒发自己的故园之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商隐在《锦瑟》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情感和无尽的惆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强烈的对比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自己过着奢靡的生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下列小题。

对  雪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愁坐:含忧默坐。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诗:“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B. “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

C. “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D. 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E. 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而又壮志难酬的诗人形象。

2.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