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秋以为期》的作者...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秋以为期》的作者描述了与秋天的美好约定,其实春天也容易引发我们对自然、人生的无尽情思。请以“约会春天”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有感染力。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请以“吐槽孔夫子”为题,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结合《论语》中的相关内容,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以下是三部名著的封面图片,请任选其一,解说这一封面的设计依据。要求: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条理清楚。

        

 

(1)约会春天当院外的树木长出了第一个枝芽,我约会春天:我要看到大雁归来,树叶萌发,花儿绽放。风吹小草绿,歌唱花儿红,也许是忠爱那么多的漂亮花朵,我总是深情地凝望春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走在阳光灿烂的小路上,不经意的一瞥,一朵花儿在眼前开放,微风轻轻地吹佛,想要把春天带到那个遥远的天边……春天代表着勇气,它会让那山间的小草证明它不仅是一棵杂草。“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些;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每每读到这首诗,便想起那春天,春天是生命的起点。耳边响起婉转而动听的声声鸟语,阵阵歌声,蓝天上飞翔的鸟儿,展翅翱翔的雄鹰,它们有着亲切的语言,柔美的歌声,都归功于春天。人类的眼睛是一双洞察世界的眼睛,大自然的眼睛是青山、是绿水、是骄阳、是月牙,大自然的眼睛是雨后彩虹,更是茫茫沙漠中的一汪清泉!而那春天的眼睛是那一潭诱人的酒,静静的、轻盈盈的,宛如一面在沙子山幕的宝镜,光亮亮的、蓝湛湛的。春天里,会有碧海蓝天,地上有蚂蚁在搬家,树上有鸟儿在歌唱,草原上有藏羚羊、野马在奔跑,鱼儿在清澈的水里嬉戏。坐在牛背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听那牧歌婉转,笛声悠扬。阳光任意照耀,空气随意流动,小雨自由飘洒,春天将要来到,快约会那花草和春天吧。 【解析】(1)试题分析:《约会春天》审题:一、写一段抒情语段本作文题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实写“春天”,写大自然万物生灵在春天里的表现,把 它们萌动、欢跃、成长拟作“故事”,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在讲述着“春天的故事”,都是一个个“春天的故事”。第二种写法是就题写意。少年时光就是人生的春季,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少年春光里的故事,呼朋引伴,游戏娱乐是春天里开的“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是春天里飘的“雨”,爱与关怀,批评与责备是春天里的“风”;写一些事情,家庭生活的或校园生活的,快乐的或不快乐的,都可以叙作“春天的故事”。二、写成一首诗。要选取春天的意象,包含热情,把和春天约会的心思通过春天的典型景物表达出来。注意押韵。 (2)试题分析:《吐槽孔子》审题:首先了解“吐槽”的意思。字面意思为“往人家碗里面吐呕吐物”,引申为不给人家面子,当面揭穿数落的意思。“吐槽”是指从对方的语言或行为中找到一个漏洞或关键词作为切入点,发出带有调侃意味的感慨或疑问,还含有“挖苦”、“抱怨”、“找茬”等意思。很多时候,“吐槽”带有相当的戏谑和玩笑的成份。吐槽不会期待对方的回应,通常都是对话的结尾,句式以反问为主,语气多为佯怒状和哭笑不得状。吐槽是一件很有艺术性、娱乐性和技术含量的事情。总之,吐槽是针对被吐槽人的离谱的言行,用客观公正毫无争议、又通俗简短的方式回应对方,以达到揶揄或感慨的娱乐性的目的。再选择有关孔子的事迹,找到可以调侃的地方,用评论性语言写一段评论孔子的话。如: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往阳货家拜谢,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你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明智吗?”孔子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就此语段可以吐槽孔子先不想见阳货,后又同意去做官这件事。 (3)试题分析:写作要求是在三部名著的封面图片中,任选其一,解说这一封面的设计依据。解说封面时,解说语言要结合相关作品的内容,条理清楚。解说一本书的封面,要把封面上的文字、图案、题目的寓意都说清。如第三幅图,图案是大海,大海的的图案占了封面的一半,海浪翻腾,浪花飞溅。著作的名字是“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 写在封面的中间 ,右下角是作者的名字,封面的最下面的句中的地方属出版社的名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秋以为期

夏磊

已经中秋了,院子里的几株四季桂却迟迟没有开花,像是忘记了以往的约定,而每到这个时节,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光以及深藏心底的一些人和事,总是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像一缕秋天的晨雾一样轻柔地飘进我的梦里,纯净地覆盖在我的心上。

在我小的时候,乡下人是并不太在意哪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的,他们更在意的是节气,谷雨的时候要插秧播种,清明时节要素衣寒食,秋分是把秋季一分为二却正好又是月圆之时,团圆了去收获或收获了来团圆共享则自然成了这时的主题,而冬至一过,不管日子多么艰难,都要开始准备新年了。除了这些,还有不少东西总在提醒着人们日子的远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孩子的衣服嫌短了,老人的胡子变长了。

每年,我都忧伤地看着油菜花开了又谢了,开心地等着满树的桑果由青变紫,而连通着长江的河水由浑转清的时候,我知道秋天就要来临,水边的蓼花应该盛开了。

其实在老家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那花叫蓼花,我们都称它狗尾巴花。这花在九月和中秋的时候开得最好,它大片大片地簇拥在水沟边上,茂盛得让人不太敢走进,生怕花丛里会有什么小危险,而它也鲜艳得让人不忍心去践踏,无人欣赏却干净水红。后来,我在清人纳兰性德的词里读到这样两句:“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柳杨烟。”这才知道原来狗尾巴花就是蓼花,也叫红蓼。我那么多次在燕子矶的水边走过,却并不知道蓼花的花名和花语。也许是那时年纪还小,还不曾懂得什么是离别和思念的滋味吧。“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从琼瑶笔下的紫薇口中听到这两句,才知道原来这不起眼的花竟代表了离愁别绪。

在这个秋雨蒙蒙的上午,窗前独坐,我忽然那么想去找找蓼花,不知道它们是否还和昔日一样鲜丽。这一刻我的心里安静极了,安静得可以让许多往事像水一样流淌出来,让许多生命中珍贵却不常想起的情景一幕幕展开。这或许就是伤秋情结吧!

或许在秋风秋雨里是不可以读纳兰词的,可又一想,有谁能像这位大清第一公子一样,把人的那点心思那么深地看透又那么淡地吟出;有谁曾经在我后来也站过的地方写下过“红蓼月”呢?这么想着,心里竟泛起一片温暖的涟漪。

我没能找出第二首纳兰留给我家乡的诗词,而故乡留在我记忆中的除了许多刻骨铭心的人和事之外,却多了那一片片红蓼。于是每当梦回江南,色彩也明亮多了。这里有早春的油菜花,有小桥边的红药,有秋天里纷飞的芦花,还有就是,点缀在瑟瑟芦花中的串串红蓼。秋天的美也许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美丽的怀念。

记忆中的秋天是非常忙碌的,春夏两季的辛苦都要在这时去收获,这是一段能品出土地香味的时光。大人孩子都得下地收割,收回来的玉米和黄豆红薯要赶紧晒干,不然秋雨一来,它们很容易霉变发芽,那可不得了,那可是一个冬季的口粮啊!生活的滋味就是这样,每一点甘甜里都掺杂着一点苦涩,每一点苦涩里也能品味出丝丝甘甜。当我知道这些之后,很小就学会了很多农活,并且学会了在秋天的夜晚看看天,盼着明天是个秋阳高照的好天气。

那时的晚上最喜欢跟大人们去河边照螃蟹。秋风起,蟹脚痒,晚上,在屋后的小河边,铺上干草,点起油灯,把一条网铺在河底,就等着螃蟹牵动网绳了。

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并不太期望螃蟹上网,似乎更迷恋那一段等待的时间。月亮亮汪汪地挂在天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狗叫,这时真的能听到小虫子掏洞和鱼在水里游的声音。我想,那是离一些弱小的生命最近的时候吧;我想,只有在这个时候我们才会暂时忘记乡村生活的寂寞和农事的辛苦,同时享受自己独有的生活滋味吧。

现在野生的螃蟹已经很难见到了,也没有人照螃蟹了,然而我还一直记得当时的情景。也许我再也没有机会那样心静如水地去聆听那么纯净的天籁了,这怎能不让我在秋风里感到几许失落呢!

真想和秋天有一个约定,约定在它的暖洋洋的太阳下,躺在同样有些暖意的草地或沙滩上,读一首也是温暖的诗。然后看着白云在天上缓缓地移动,并且就这样久久地看下去。

那时候我最喜欢在秋天的田野里躺着看书,贪婪地看着到处找来的书。也喜欢那份宁静,喜欢在这时感受时光的慢慢流逝和随之而来的莫名伤感。不知是哪一年,父亲给我买了一本《诗经》,那是一本很薄的书,但有不少字词注释,大体上能看懂。我如痴如醉地读着,那些简约的文字让我的思绪随风轻扬,我相信我们的先民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歌唱着这片土地,我相信这是中国最好的诗集。我爱着这片土地因而喜欢这部诗集,也因为喜欢这部诗集更爱家乡的土地了。在家乡秋天的田野里才能读出先民们的真性情。我相信《诗经》是属于最普通的乡民的,因而它无论是自由率性的还是含情脉脉的,都是原生态和无法修改的,而且它永远应该是乐观的。它们和史实并无多少关联,它们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诗经》的“经学化”从《毛序》开始,我没有看多少历代儒家的索引,甚至也很少看现当代学者的“以诗读诗”,我只怀念我读诗的那些个秋天,因为我在那里读到了阵阵爽朗的笑声和先民的无数往事,我听到了来自大地的自由歌唱。

写到这里,已是月上中天,一轮秋月正在薄云里缓缓穿行。世上没有什么媒体能够比得上月亮,明月当空,只要两个人同时一抬头,无论天涯海角,思念马上就像水一样流通了。

院子里的桂花树沉睡在月色之中,如果它们还记得去年的约定,那么它们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开花儿的。

(取材于作者的同名散文)

1.本文第二段列举了多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频频出现在古人的诗句中,请根据下列诗句内容在括号内填写相应的节气名称。

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________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列举了多个节气,表明其与农人生活关系密切,也流露出时光易逝之感。

B. 作者反复提到蓼花,表达了伤秋之感与对故乡的怀念,更突出了对纳兰词的喜爱。

C. 作者将富有乡土气息的故乡生活与读诗的感受相结合,使文章清新而隽永。

D. 文章以期盼沉睡在月色之中的四季桂如约开花作结,既首尾呼应又韵味悠长。

3.请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4.请联系你阅读过的《诗经》作品,谈谈你对文章中先民们“真性情”的理解。

5.本文题目是“秋以为期”,从全文看,作者与秋有哪些约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6.文中“照螃蟹”这一活动,给作者带来欢乐的生活体验。下列作品所描写的活动中,人物的情感体验与此不同的一项是

A. 《边城》中,傩送在端午节赛龙舟、抢鸭子。

B. 《平凡的世界》中,文革过后,双水村村民闹秧歌。

C. 《社戏》中,迅哥儿与小伙伴去邻村看社戏,偷煮罗汉豆。

D. 《红楼梦》中,元宵佳节,贾政参与制作灯谜、猜灯谜。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在众多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文中,从来不乏借四时景物抒写情感的佳作。“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时节“崇山峻岭,______”,“天朗气清,______”,友人相聚,“信可乐也”。而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山间春日是“野芳发而幽香”,夏日是“_______”。李清照笔下“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秋景透露出无法排遣的凄凉愁苦。陆放翁则在《书愤》中借 “_______________”回顾了自己于严冬寒秋时节抗敌卫国的峥嵘岁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请,央求。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 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 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 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2.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

A.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C.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义騟【1】

【宋】岳珂

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而瘠,骨如堵墙,步且僵,莫适为主,絷而得之。会罢兵归,饲以丰秣,几半年,肤革仅完,毛耏【2】复生。日置之槽枥,整整然与群马不相顾,时一出系庑下,顾景嘶鸣,若自庆其有所遇,成亦未始异之。一日,有告马病,从成请騟往。始命鞍,踶鸣人立不可制,易十数健卒,莫能孰何。乃以归之成,成曰:“安有是!”呼常驭羸卒持鞚来,则帖耳训服如平时,骋控缓亟无少忤者。自是惟成乘则受之,他人则弗受,军中咸指为驽悍。

嘉定庚午,峒寇李元砺盗弄潢池,统府调兵三千人以往,成与行。崎岖山泽,夷若方轨。至月余,寇来犯,成出搏斗四五合,危败之矣,或以钩出其腋及鞬而坠死焉。官军亟鸣钲,騟屹立不去,踯躅徘徊,悲鸣尸侧。贼将顾曰:“良马也。”取之。元砺有弟,适见之,色动曰:“我欲之。”遂试之,蹴踘进退,折旋良惬,即不胜喜,贮以上厩,煮豆粟,用金玉为铠,群渠皆酾酒来贺。卒有为贼掠取者,知之,曰:“騟他日未当若是,彼畜也而亦畏贼耶!”窃怪之。

后旬余,复犯永新栅,官军闻有寇至,披鹿角出迎击。鼓声始殷,果乘騟以来,騟识我军旗帜,亟驰。贼觉有异,大呼勒挽不止,则怒以铁槊击之,胯尽伤。騟不复顾,冒阵以入,军士识之者曰:“此王校之騟也,是异服者必其酋。”相与逐之,执以下,讯而得其实,则缚以徇于军,曰:“得元砺之弟矣。”噪而进,贼军大骇,军士勇跃争奋,遂败之。朝廷方患其跳梁,闻而嘉之,第赏有差。众耻其功之出于马也,没騟之事,騟之义遂不闻于时。居二日,騟归病伤,不秣而死。

孔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今视騟之事,信然!夫不苟受以为正,报施以为仁,巽以用其权,而决以致其功,又卒不失其义以死,非德其孰能称之也。彼仰秣而恋豆,历跨下而不知耻,因人而成事者,虽有奔尘绝景之技,才不胜德,媲之驽骀【3】,何足算乎!(取材于《桯史》)

注释:【1】騟(yú):紫色马。【2】耏(ér):动物体毛。【3】骀(tái):劣马。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肤革仅完         仅:将近

B. 顾景嘶鸣         景:景色

C. 则缚以徇于军     徇:巡行示众

D. 巽以用其权       巽:同“逊”,卑顺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      彼畜而亦畏贼耶

B. 瘠                    历跨下不知耻

C. 用金玉铠                夫不苟受以

D. 讯而得实                非德孰能称之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骋控缓亟无少忤者     (马)进退快慢(都听从驾驭)没有一点违背

B. 夷若方轨             平稳得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

C. 卒有为贼掠取者       终于有被贼寇掠走的人

D. 朝廷方患其跳梁       朝廷正为贼寇猖狂肆虐而担忧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众耻其功之出于马也,没騟之事,騟之义遂不闻于时。

今视騟之事,信然!

5.针对义騟的事迹,作者借孔子的话感叹“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请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述义騟之“德”的内涵和相关表现。

6.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关于“德”与“才”怎样的观点?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  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材料三

武术十分重视武德,素有“习武先习德”的说法。武德的形成是传统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道德标准共同演绎的结果,习武者要先具备武术道德修养,才能练习武术。在武术文化传承的各个历史时期,各武术流派都有其独特的武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以约束习武者的行为。除暴安良、尊师重道、见义勇为等武德已传承至今。

武术受到了传统哲学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动作缓慢,注重内在修为,其最大特征就是以柔克刚,这即是在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太极拳功法要求“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即习练太极拳功法时要先用意,再行气,而后身体动。在习练功法时注重季节、时辰的选择,习武者针对经络运行选择相应的时辰,练习相应的功法。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练习太极拳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武术理论中将习武者的外在运动和内在修为统一为一个整体,习武者不但要外练筋骨,还要运气通脉增加内功修为,外练一定要以内练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外强中干。阴阳理论对武术的影响同样深远,阴阳学说论述了拳术练习过程中动作的相互转换,极大地丰富了武术拳理。如身体重心的虚实相互转换、动静相互结合、双掌前后正反相互转变等,这些都是阴阳学说在拳术中的具体体现。

为保护我国传统武术,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太极拳、沧州武术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有32种武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受西方思想影响,现代武术的发展更加注重体现其自身的体育属性。例如,武术被列为北京奥运会的表演赛事,此外很多地方还定期举办武术比赛。尽管发展武术的体育属性可以提高武术的知名度,增加武术的商业性,但也很容易导致文化空巢现象,即传统文化只保留了物质内容,而文化思想观念的传播出现断层。如果不注重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终将成为体操式的竞技运动项目。

(取材于邱长文、原敏芳等的相关文章)

1.下列现象不能体现材料三所述武术文化内涵的一项是

A. 武术对练开始前和结束后须行“拳礼”,表示谦虚礼让。

B. 为抵御外来侵略,霍元甲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精武体育会”。

C. 八卦掌取意于《易经》,把八卦掌法的无穷变化看成是有规律的。

D. 融入了传统武术元素的短片《功守道》在天猫“双11”晚会亮相。

2.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武术需要我们加强理解与传承。今后对中华武术我们应该传承什么?在传承中需要注意什么?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