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第一批90 后已经出家了》一文火爆微信朋...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第一批90 后已经出家了》一文火爆微信朋友圈,“佛系”一词横空出世,然后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饮食”等一系列词语,以此表达不同人对自己当下生存状态的体验,而“佛系”这“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含义也瞬间成了很多人对抗快节奏现代生活的一利“良药”。对此,你会有何感悟与体验?

请以“我看佛系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处填入一词(从上文话题中选取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

 

我看佛系青年 最近,互联网上“佛风”劲吹,佛系青年、佛系追星、佛系乘客、佛系学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一大波“佛系”概念汹涌而来。佛教并非新鲜事物,也很少与时尚流行结缘,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却汹涌而来。 佛系简而言之就是:无可无不可,随遇而安,随便都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佛系”生活方式,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超然物外,超凡脱俗的“出世”味道?然而,我们要明白,佛家的出世,是在经历过俗世生活后的大彻大悟,从人生的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觉悟后,祛除贪欲、执着,心灵净化和智慧解脱。心灵净化偏重于对贪欲的净化,强调戒与定。智慧解脱重于觉悟、明理,强调观照、智慧。破除贪欲和执着,实现心灵的解脱。也就是说在出世之前定是经历过一番入世的深刻体味后的人生选择。 王尔德说:“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生命献给无知、平庸和低速。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虚假的理想。活着,把你宝贵的内在生命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 而我们的青年,美好的人生刚开始,就已经在叫嚣要入佛系的“坑”,我们要知道,不经历一番拼搏抗争,哪知人世百态,焉知人生取舍?出世的前提是入世,否则浑然无知为出世而出世,为随大流而随大流,显得跟风幼稚。 我们青年的佛系从根源来说可能就是因为——对于现实生活的一种无奈而懒得改变,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我们允许有偶尔的小确丧,但偶尔暂时的低迷后,我们需要重新整装,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你以为佛系就能让你快乐?真实的情况是,你就像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企图逃避现实。 我们有最值得骄傲的青春资本,所以,继续生猛下去,什么也吓唬不了你,怕什么前路漫漫,怕什么前路坎坷,将瘦削的双肩听的笔直,形成一种无法打倒的姿势。生活没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所有的一切,就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去为之战斗。 我们无法遇见生活中细小的美好会在哪里出现,所以,努力工作,拥有更丰满的羽翼;努力研习,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赚钱,走的更远看的更多。我们的每一种努力,都会让我们看到更好的风景, 增强我们抵御风雨的力量。 不要在可以努力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本该斗志昂扬的时刻选择颓丧。珍爱生命,不要做佛系青年。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本命题作文,试题聚焦“佛系”语汇这一文化现象,有鲜明的时代感。材料对“佛系”语词的产生、衍化(包括泛化,如“佛系饮食”)及含义等做了较为具体的呈现,既对关键词“佛系”加以界定,又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只要求针对某一具体“佛系”词语谈看法或感悟,可从“怎么都行、不大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含义出发可从正面立意:对抗快节奏现代生活的一利“良药”;可从反面立意:过于消极;也可辩证的分析。行文中要在对具体现象梳理的基础上深入问题的实质,从而给出合理的、理性的判断,体现自己的感悟与体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8字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于改善民生不吝笔墨,出真招出实招,端出改善民生“大餐”。在发展基础上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兜牢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促进就业创业、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更好解决群众住房问题、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真抓实干,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

 

查看答案

2017 年已悄然过去,综合北京语言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蝶体中心、《新周刊》《咬文嚼字》等多家媒体发布的榜单,选块2017 年度关键词有:十九大、砥砺奋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人工智能、撸起袖子干、有温度、流量、怼、打call 等。这些词语概括了一年中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事、世情、民心,记录着世界的变化、时代的变迁。请从中选出两三个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写一段话,80 字左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淡竹苏怆桑

初秋,我和他相遇在江南湖州一个叫“百草原”的山林中。

他是竹.植物中的另类。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相对于百草原的其他植物,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

稻子,正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银杏终于褪去了一身浓艳,和蓝天的高洁媲美;法国梧桐是老实人,沉浸在年代久远的优越感里,并不知道,有一种鹅掌梧桐,要悄然代替它无敌的位置;兰花三七,像极薰衣草,却更美,所有的花都虔诚地朝一个方向,像被一种崇高使命蛊惑;浮萍无根,却有心肺,挣脱着随波逐流的命运。贪婪的蔓,不知羞耻地攀爬在高大的冷杉上,一边噬血,一边甜言蜜语……

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攒足劲儿,在喊--我要生存!我要开花!我要结果!

甚至那口奇异的古井,都像藏着无穷的欲望,日夜暗涌不息的水,居然漫过高出地面一米的井沿。如果将井沿继续垒高,水会怎样?

他是竹,是植物中的另类。其实,名利、金钱、权势,如同阳光雨露的垂爱,蜜蜂花蝶的青睐,他不是不想要,可是,要弯下腰,要费心机--要将每一条根都变成利爪,团结土壤,虚伪地赞美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要与昆虫讲和,与风霜妥协;对苍蝇漠视,对强加在身上的种种不公委曲求全,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有飞黄腾达的可能。

可是,他的节生来就是直的,他不能弯腰;他的心生来就是空的,他不愿费尽心机。真的是空的吗?不。那一节节空里,早已成就一个美妙的小宇宙--有与生俱来的一些坚持,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豁达智慧,有对土地的感恩,有和另一棵竹的爱,与笋的亲,与周围无数青光绿影的促膝长谈,开怀畅饮,有鸟儿偶尔驻足的的呢喃,有清风明月的和唱……笑忘功名利禄,荒芜繁杂的每一秒时光都格外静谧而美好。

那一节节空里,是永远的盈满。

更让我惊异的,他不仅直,空,而且淡。他是淡竹--全球原始淡竹最大群落中的一员。从外表到骨子,都是竹子里的最淡--淡紫、淡红、淡褐、淡绿、淡泊。所以,他与世无争到看淡生死。

他可以很入世。生可以防风,成阴,美化环境;死可以做篾,成为最土最实用的晒竿、瓜架、凉席,竹桌、竹椅、竹篮。他可以很出世。他是箫与笛的前世,不死的魂魄随天籁之音往来天地之间,优雅散淡而隽永。

当然,这并不表示他逆来顺受,他会和压在头顶上的积雪抗争,他不允许荒草占领脚下的领地,他摇曳着枝竿向毒蛇示威,他告诉所有的竹要独善其身兼爱天下。

他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他是郑板桥,“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君子之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他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他是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他是疯疯颠颠的释道济公,“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他是岳飞、辛弃疾,他是中国儒家,“山南之竹,不操自直,斩而为箭,射而则达”……

他是我们身边那些坚守着什么的人。他们懂得,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他们选择了后者,等于选择了物质上的清瘦,心灵上的丰衣足食。

于是,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1.本文题为“淡竹”,第3段却写到了稻子、银杏、梧桐等,作者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段。

3.(1)阅读全文,请你揣摩文中“淡”的丰富意蕴。

(2)结合本文对“淡竹”的描述,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人生的理解。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揭示了江南湖州“百草原”中与众不同的竹子的精神品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B. 文中说“他看上去清瘦且憔悴……像一个混得不太好的中年人”,这其实是作者感慨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写照。

C. 作者笔下的竹子既是正直,虚心、淡泊者的化身,也是岳飞、辛弃疾等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者的象征:既是兼有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圣人,也是心灵自由快乐的凡夫俗子。

D. 在作者看来,人生要随缘,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因为浓墨重彩是一辈子,云淡风清也是一辈子,奴颜婢膝是一辈子,坦荡潇洒也是一辈子。

E. 本文采取对比、象征的手法,着力刻画了淡竹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娴熟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摇曳多姿。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____________,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

南海旅次【唐】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愿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湖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 从前两联看,诗人的归思“不易裁”的原因是什么?

(2) 颈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3) 请赏析尾联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