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11条坝体构成的水利系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良渚古城外围存在一个11条坝体构成的水利系统,整个水利系统在古城西、北方向,具有防洪、运输和灌溉等综合功能。

B. 更多的青年人在互联网领域深耕,不仅有利于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有助于实现创业梦想,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C. 去年以来,多部门开展隐私条款专项工作,督促相关企业明示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并征求消费者的明确授权。

D. 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用改革推开机遇之门,将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兑现为国家发展的动力是十分重要的。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A项,成分残缺,可在“一个”后添上介词“由”。B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不仅有助于实现创业梦想,也有利于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D项,结构混乱,可去掉“是十分重要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相互沟通、彼此信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如果人人都以邻为壑,互相猜疑,互不信任,那么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②上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汤显祖》应邀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演出,演员们优美的唱腔和行云流水般的歌声征服了在场的观众。

③人民网、人民日报及其旗下的报刊,正为它的近亿读者心劳日拙,时时刻刻更新着最新最快最权威的新闻报道与评论。

④《幸福是什么》以探寻人生的意义、幸福的真谛为主旨,挖掘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具有发聋振聩之功。

⑤被誉为“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位于江西乐安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青山环抱,三面江水绕流,山川形胜,钟灵毓秀。

⑥2017年GDP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真是大快人心。

A. ①④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描绘鲲鹏奋飞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便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运用典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诗人久谪未归,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写眼前陵阳的十亩山田靠近茅山石涵村,触动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B. 第二句写诗人非常熟悉石涵村居的风俗,为进一步描写石涵村的做铺垫。

C. 第五句写石涵村民温暖的春日在岭北采茶的劳动场景,展现村民的勤劳。

D. 月光下村民渡溪买酒,既写出了清幽的环境,也写出了知足快乐的民风。

E. 最后一联融情于景,渲染陵阳秋天的色彩悲凉暗淡,暗示诗人思归之情。

2.本诗的颔联中“惊”与“待”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具体赏析。

 

查看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B.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C.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D.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检讨,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B. 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后来指朝中官员恭请同僚一起讨论朝政。

C. 首辅,明洪武年间设置内阁,进入内阁的官员称为大学士.首席内阁大学士称之为首辅。

D. 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古代官方为传递文书或接待官员往来设置的交通机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以勤不结党营私,为官正直。徐阶担任首辅期间,高拱刚刚被任用,朝中大臣各有依附,互相攻击之时,陈以勤持中立立场,不偏私某人,亦不诋毁他人。

B. 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陈以勤从来没有炫耀过这些,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两字赠给陈以勤。

C. 陈以勤上书言事,皇帝嘉许。陈以勤在穆宗即位后凭借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慎开始行政的十件事情,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的建议,都得到皇帝嘉许。

D. 陈以勤洞察局势,辞官回乡。相互倾轧的高拱是旧僚、赵贞吉是同乡,加上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被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

(2)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今日上午,联合国驻华系统与北京市环保局、通州区政府联合在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举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的世界环境日庆祝活动。

1972年,联合国将6月5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要求联合国系统和世界各国政府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宣传、纪念活动,以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201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人与自然,相联相生”,旨在呼吁和鼓励大家走进自然,欣赏它的美丽并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而以行动保护自然。

(摘编自2017.06.05人民网《人与自然,相联相生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材料二

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搖钱树,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

材料三

“十三五”期间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重点任务

(摘编自2017.01.13《人民日报》文章《我国出台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材料四

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2017年环境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先后修订了《环境保护法》,出台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系统的环保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连续开展环保法实施年活动,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取得了积极成效,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地方仍然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与民众期盼差距较大。

这位负贲人说,改善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环保短板,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中国环境日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联合国环境署在确定6月5日为环境日主题之后,要求联合国系统和世界各国政府开展各种宣传、纪念活动。

B. 材料显示,我国要在十三年内,改善恢复农业生态功能,其中包括天然草原的改良和人工种草面积要达到的目标。

C.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整体上仍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

D. “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不顾环境承载力,一味索取资源,无异于杀鸡取卵。

E. 只有改善环境质量,补齐生态环保短板,才能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

3.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认识上,我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