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B. 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C. 中国古代艺术家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哲理性感受和领悟,这是比西方艺术的高明之处。

D. 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一个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结构,阐述了中国艺术在意境方面的追求。

B. 文章第一段通过意境和意象的分析,主要阐释了意境的特殊规定性特征。

C. 作者以杜甫和王维的诗作为论据,是为了论证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的不同。

D. 文章运用比较手法,论述了意境的特征,尤其强调了意境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 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C. 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 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1.D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中“情景交融”“ 创造意象”语序颠倒,应是先创造意象,然后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且末句与前句没有因果关系。B项,“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 具体物象”前缺少定语“一个”,混淆范围。C项,文章只是说“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没有比较谁高明,选项“比西方艺术的高明之处”无中生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送东阳马生序》中有言:“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高考以后,准大学生掀起了整容热,整容项目主要集中在五官上,如割双眼皮、隆鼻、改脸型等。去做手术的极少是为“修残补缺”,更多的是为“锦上添花”。面对整容,学生说,整容是为了漂亮,上大学后有一个全新的形象。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臭氧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是正还是邪,___________: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臭氧能吸收紫外线,_______________,是当之无愧的地球卫士;到了距地面10~100米的近地面,臭氧就换了一副面孔,_______________,使人头痛、胸闷甚至产生肺气肿等病症。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情景对话:“家父今天八十高寿。”“恭祝令堂福寿安康!”

B. 请柬用语:大喜之日,略备菲酌,敬请光临。

C. 回函用语:如无特殊情况,本人定会拨冗出席。

D. 接受赠品:本来无功不受禄,但盛情难却,只好敬谢不敏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今很多网络业务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B.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各种科目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给学生的未来打下基础,为学生的人生走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C. 本市国税局绘制“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细节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D.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秉承人类命运共同性的理念,携手国际社会,相濡以沫,推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③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法。

④年轻人在工作中要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勤学好问,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⑤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