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交际用语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情景对话:“家父今天八十高寿。”“...

下列交际用语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情景对话:“家父今天八十高寿。”“恭祝令堂福寿安康!”

B. 请柬用语:大喜之日,略备菲酌,敬请光临。

C. 回函用语:如无特殊情况,本人定会拨冗出席。

D. 接受赠品:本来无功不受禄,但盛情难却,只好敬谢不敏了。

 

B 【解析】试题分析:语言表达得体应关注谈话对象、情境。A“家父”是令尊不是令堂;B正确;C拨冗,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来,是敬辞;D“敬谢不敏”是说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做某事,婉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今很多网络业务都与用户绑定的联系电话相连,手机成了银行和支付机构验证个人身份和保护个人资金安全的重要手段。

B.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习的各种科目并不是“浪费生命”,而是给学生的未来打下基础,为学生的人生走向提供更多的选择。

C. 本市国税局绘制“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细节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D.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等方面难免会显得千篇一律。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梦与世界各国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秉承人类命运共同性的理念,携手国际社会,相濡以沫,推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②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产品创新与售后服务两不误,才能如釜底游鱼,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③新课程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法。

④年轻人在工作中要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勤学好问,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升。

⑤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

⑥在这个意义上,平凡的工作实在更有价值,作为交警,孟昆玉平凡的工作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正是一种厝火积薪、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离骚》中诗人宁愿随流水而逝也不愿同流合污做出谄媚之态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喻新颖,生动形象地抒发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深沉感慨。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各题。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对这首诗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

B. 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将它们的欢乐之情充分透露了出来,以此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C.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D.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因恋爱而产生的痛苦。

E. 乐府本是汉文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2.解释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何:__________________田田:___________________ 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B.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C.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D.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 “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一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C. “朔”是农历每月的初一。农历每月的十五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六为“既望”,《赤壁赋》中“七月既望”的“既望”即为此意。“晦”则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如果是正常退休则称为“致仕”。在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可提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有才华和风度,很受皇帝器重。他自己也是天资聪敏,在被贬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自成一家。

B. 王守仁通晓兵法。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他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这一战术与围魏救赵相一致。

C. 王守仁刚柔并济。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张忠、许泰故纵京兵冒犯,他又宽厚仁慈,最终感化了京兵。

D. 王守仁文武兼备。他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兵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