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欣闻你和小李喜结良缘,恭祝二位椿萱并茂,兰桂...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欣闻你和小李喜结良缘,恭祝二位椿萱并茂,兰桂齐芳!

B. 我并无昆玉,一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就觉得应该努力工作了。

C.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

D. 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这个礼物我就笑纳了!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A项,“椿萱并茂”,比喻父母健在;“兰桂齐芳”,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与“欣闻你和小李喜结良缘”语境不合,词语使用不得体。B项,“昆玉”,称人兄弟的敬词。不用于称自己兄弟。C项,“雅正”,敬辞,把自己的诗文书画送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使用得体。D项,“笑纳”,敬辞,请别人收下礼物。不用于自己收别人的礼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B.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与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C. 慰安妇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中国人心头的一道伤口,应当坚决制止对她们进行戏谑和消费的事件不再发生。

D. 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亮点明显,除首次使用特大型降落伞外,还将缓冲技术应用于返回舱的着陆系统来提升宇航员返回地面时的乘坐舒适度。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凌晨2时,湖北省崇阳县的天空像撕开了一道口子,雨水倾盆而下,电鞭划破长空,巨雷振聋发聩,洪水咆哮着越涨越高,码头村岌岌可危。

②眼下,月饼的品种五花八门,最近热闹的,有“键康月饼”、“养生月饼”,甚至还有“文化月饼”,功效也说得神乎其神,简直能包治百病。

③国庆长假将临,各地旅游市场已经热浪滚滚。可是对于众多“空巢老人”而言,他们最想的是国庆长假子女能够回家看看他们。

④作为“智能健康卫浴生活”理念的始作俑者,中国十大卫浴品牌英皇卫浴自创立以来,坚持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人性化、智能化的卫浴产品。

⑤编造者兼顾诗歌的影响力和读者的认知度,入选作品多以短诗为主。古往今来人们口耳相传、吟诵得最多的正是那些短小精悍的诗。

⑥国内科学营的时间一般为一周,比较仓促,有时路上就要花费两三天时间,参观的时候也多是走马观花,有兴趣的科学爱好者往往意犹未尽。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⑤⑥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锦瑟》一诗中,李商隐借与庄子和望帝有关的典故,表达自己迷惘、哀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写莲花形象高洁,仪态庄重,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 “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C. 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

D. “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步,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E. “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李兑,字子西,许州临颍人。登进士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以便宜斩之,人服其略。张尧佐判河阳,兑言尧佐素无行能,不宜以里故用。改同知谏院。狄青宣抚广西,入内都知任守忠为副,兑言以宦者观军容,致主将掣肘,非计。仁宗为罢守忠。太常新乐成,王拱辰以为十二钟磬一以黄钟为律,与古异,胡瑗及阮逸亦言声不能谐。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进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转运使制禄与郡守殊,时有用弹劾夺及老疾请郡者,一切得仍奉稍。兑言非所以劝沮,乃诏悉依所居官格。兑在言职十年,凡所论谏,不自表襮,故鲜传世。出知杭州,帝书“安民”二字以宠。徙越州,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广州,南人谓自刘氏纳土后,独兑著清节。还知河阳,帝又宠以诗。徙邓州。富人榜仆死,系颈投井中而以缢为解。兑曰:“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兑历守名郡,为政简严,老益精明。自邓归,泊然无仕宦意。对便殿,力丐退,英宗命无拜,以为集贤院学士、判西京御史台。积官尚书右丞,转工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六,曰庄。从弟先,起进士,知信州、南安军,抚楚州,历利、梓、江东、淮南转运使。所至治官如家,人目以俚语:在信为“错安头”,谓其无貌而有材也;在楚为“照天烛”,称其明也。积官至秘书监致仕。兄兑尚无恙,事之弥笃。闲居一卒,年八十三。子庭玉,年六十即弃官归养。人贤其家法云。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B. 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C. 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D. 诏近臣集议/久而不决/兑言/乐之道广/大微妙/非知音入神讵容/轻议愿参新旧/但取谐和近雅者/合而用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戚,指关系较远的亲属,如妻族,“亲”指直系或与自己关系较近的亲属,“亲戚”泛指父母以及其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如“悦亲戚之情话”。

B. 节:用于代表君主出征、监察、办案、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古代可指符节,是朝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又特指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使节。

C. 纪:古代记年的一种方式,木星绕地球一周约需十年,故古称十年为一纪,李商隐的《马嵬》“如何四纪为天子”一句中的“四纪”即为40年。

D. 谥:有官谥和私谥,多为官谥,指古代帝王、贵族、大臣、后妃等死后,按其生前事迹给予寓意褒贬的称号,李兑谥号“庄”是对他的褒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兑明察于事,知人善任。处理案件十分果断,明辨是非;仁宗时就官员任职之事进谏,帮助朝廷选拔合适的官员。

B. 李兑家风淳厚,受人称赞。他的堂弟在朝廷身居要职,年老时对他依旧恭敬;他的儿子恪守孝道,弃官回家供养他。

C. 李兑为官敢谏,处世淡泊。在官吏俸禄不合官级时,他及时向皇帝进谏;为政简明严肃,年老精明,后来无意仕途。

D. 李兑历任多职,备受荣宠。他任职期间,皇帝曾赐字赐诗;后来在便殿谒见皇帝时竭力求退,英宗还命他不要行拜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按齐州叛卒,狱成,有欲夜篡囚者,兑以便宜斩之,人服其略。

(2)“既赴井,复自缢,有是理乎?必吏受赇教之尔。”讯之果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