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

2.有人说诗中“肠断”一词传神,你认为如何?试作简要赏析。

 

1.本诗写的是暮春时节。风送落花,漫天飞舞,落到田间小路,落到斜阳将沉的地方。 2.诗人感慨身世,欲展才华,奈何无门,但流年易逝。诗人念此,难怪伤感断肠了。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要抓住诗歌中和季节有关的意象,如题目中的“落花”,诗句中的“花乱飞”“春尽”,可知应该是暮春时节,风送落花,漫天飞舞。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炼字。首先把“肠断”一词回归诗歌,理解诗句的内容,有手法点手法,没手法具体到描写的内容,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柔肠寸断不忍把落花清扫,望眼欲穿春来了还要回归。这是一首借落花隐喻自己现实处境的诗。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最后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诗人在体贴物情的同时,委婉曲折地透露心迹,表现自己的情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少师事刘炫,炫谓门人曰:“行成体局方正,廊庙才也。”隋大业末,察孝廉,为谒者台散从员外郎。后为王世充度支尚书。世充平,以隋资补谷熟尉。家贫,代计吏集京师,擢制举乙科,改陈仓尉。高祖谓吏部侍郎张锐曰:“今选吏岂无才用特达者?朕将用之。”锐言行成,调富平主簿,有能名。召补殿中侍御史,纠劾严正。太宗以为能,谓房玄龄曰:“古今用人未尝不因介绍,若行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尝侍宴,帝语山东及关中人,意有同异。行成曰:“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帝称善,赐名马一、钱十万、衣一称。自是有大政事,令与议焉。累迁给事中。帝尝谓群臣:“朕为人主,兼行将相事,岂不是夺公等名?舜、禹、汤、武得稷、蒐、伊、吕而四海安,汉高祖有萧、曹、韩、彭而天下宁,兹事朕皆兼之。”行成退,上疏曰:“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拨乱反正,拯人涂炭,何周、汉君臣所能比数。虽然,盛德含光,规模宏远。左右文武诚无将相材,奚用大庭广众与之量校,损万乘之尊,与臣下争功哉?”帝嘉纳之。

是岁,帝幸灵州,诏皇太子从。行成谏曰:“皇太子宜留监国,对百寮日决庶务,既为京师重,且示四方盛德。”帝以为忠。迁侍中、兼刑部尚书。高宗即位,封北平县公,监修国史。

永徽四年,自三月不雨至五月,行成惧,以老乞身,制答曰:“古者策免,乖罪己之义。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乃赐宫女、黄金器,敕勿复辞。行成固请,帝曰:“公,朕之旧,奈何舍朕去邪?”泫然流涕。行成惶恐,不得已复视事。未几,卒于尚书省舍,年六十七。诏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敛,三遣使赐内衣服,尚宫宿其家护视。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祭以少牢,谥曰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充平,以隋补谷熟尉       资:资望,资历

B. 朕自举之,无先也           容:容许,允许

C. 左右文武无将相材           诚:确实,的确

D. 此在朕寡德,非宰相咎         咎:罪过,过失

2.下列各组句子,能够表现张行成“才用特达”的一项是(   )

①行成体局方正,廊庙才也  ②调富平主簿,有能名

③自是有大政事,令与议焉  ④盛德含光,规模宏远

⑤皇太子宜留监国,对百寮日决庶务  ⑥行成惶恐,不得已复视事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行成曾经先后辅佐刘炫、隋朝、王世充,但均无大的成就。后来他被张锐推荐给唐高祖,才得以施展才能。随即又被唐太宗重用。

B. 在张行成的眼中,天下的百姓应该是平等的,所以他敢于纠正皇帝的错误观点。他又善于奉承迎合皇帝,使皇帝乐于接受他的观点,并屡次提拔他。

C. 张行成作为唐朝的三朝元老,深得高宗信任,不仅升迁他为侍中、兼刑部尚书,还让他监修国史,在他死后又用少牢之礼祭祀他。

D. 永徽四年发生了旱灾,张行成认为是自己做宰相不称职而致上天怪罪,坚决请求辞职。而皇帝则认为是自己缺少德行所致,不许他辞职,并加以赏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子四海为家,不容以东西为限,是示人以隘矣。

②有隋失道,天下沸腾,陛下拨乱反正,拯人涂炭,何周、汉君臣所能比数。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查看答案

默写.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______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____________,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_____________,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则何如?

(4)寡人之于国也,_____________。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__________________。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___________________,何也?”

(5)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_________

(7)登高而招,________________,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______________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__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__,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8)荀子《劝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申之以孝悌之义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寡人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   ③树以桑  ④申以孝悌之义  ⑤王道始也   ⑥填然鼓之  ⑦无如寡人用心者   ⑧未有也   ⑨察邻国政   ⑩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A. ①④⑥

B. ②③⑦

C. ③④⑧

D. ⑤⑨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