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少有重合,少有雷同,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宝钗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正是热的表现。但她为人处事却庄大方,竭力掩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

胡菊人先生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刷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

薛宝钗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牡自身心性的结果。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而忽视了薛宝钗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 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甚至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地。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以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酷意与不快。遇见亭内红玉与坠儿,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富,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说她将自己两套的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宝钗说金钏“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因为人们为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的真实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1.下列与 “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 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B. “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

C. 胡菊人认为薛宝钗用假面对付虛假的世界,用药治疗生命激情,是大悲剧人物。

D. “冷香丸”对宝钗治内热外冷的分裂性格有益,对宝钗扭曲真实心性又有害。

2.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A. 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 担毛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 提出拿自已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D. 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3.根据上述材料,不属于造成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原因的一项是

A. 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

B. 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

C. 从写作目的看,作者是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写出了薛宝钗内心的细腻,从而表现了她立体的形象和复杂的性格。

D. 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1.B 2.D 3.C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病症”之二是为人端庄。理解错误。为人端庄并不是她的“病症”。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项,“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理解有误,只能说有讨好之嫌。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C项,“美美与共”不是造成对宝钗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表现了她立体的形象和复杂的性格”文中没有提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过最好的生活,就会遇到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闯过去,你就是赢家;闯不过去,就乖乖退回,做个普通人吧。所谓成功,并不是看你有多风光,也不是要你苛求自己,而是看你是否笑着度过人生岁月。

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惰性,总想着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路,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别人可以替你做,但无法替你感受。缺少了一段心路历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园地里依然会是一片荒芜。成功的快乐不在奋斗的终点,而在拼搏的过程,该你自己走的路,别人无法践行,也不应该让别人代替。

以“享受过程,笑着度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发表看法,可以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②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③表达通顺、得体、简明、生动,能运用多种表现手法。④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查看答案

补出空缺部分。

(1)杜牧,字_________,京兆万年人,唐代文学家。

(2)劳伦斯,_________国作家,作品有《儿子与情人》《虹》

(3)史铁生,北京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绿云扰扰,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

(7)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移家琐记(节选)

郁达夫

“流水不腐”,这是中国人的俗话,“Stagnant Pond”,这是外国人形容固定的颓毁状态的一个名词。在一处羁住久了,精神上习惯上,自然会生出许多霉烂的斑点来。更何况洋场米贵,狭巷人多,以我这一个穷汉,夹杂在三百六十万上海市民的中间,非但汽车,洋房,跳舞,美酒等文明的洪福享受不到,就连吸一口新鲜空气,也得走十几里路。移家的心愿,早就有了;这一回却因朋友之介,偶尔在杭城东隅租着一所适当的闲房,筹谋计算,也张罗拢了二三百块洋钱,于是这很不容易成就的戋戋私愿,竟也猫猫虎虎地实现了。①小人无大志,蜗角亦乾坤,触蛮鼎定,先让我来谢天谢地。

向晚雨歌,电灯来了。灯光灰暗不明,问先搬来此地住的王母以“何不用个亮一点的灯球”?方才知道朝市而今虽不是秦,但杭州一隅,也决不是世外的桃源,这样要捐,那样要税,居民的负担,简直比世界那一国的首都,都加重了;即以电灯一项来说,每一个字,在最近也无法地加上了好几成的特捐。“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这是几年前做过的叠秦韵的两句山歌,我听了这些话后,嘴上虽则不念出来,但心里却也私地转想了好几次。腹诽若要加刑,则我这一篇琐记,又是自己招认的供状了,罪过罪过。

三更人静,门外的巷里忽传来了些笃笃笃笃的敲小竹梆的哀音。问是什么?说是卖馄饨圆子的小贩营生。往年这些担头很少,现在却冷街僻巷,都有人来卖到天明了,百业的凋敝,城市的萧条,这总也是民不聊生的一点点的实证罢?

新居落寞,第一晚睡在床上,翻来覆去,总睡不着觉。

夜来的雨,是完全止住了,可是外貌象马加弹姆式的沙石马路上,还满涨着淤泥,天上也还浮罩着一层明灰的云幕。路上行人稀少,老远老远,只看得见一部漫漫在向前拖走的人力车的后形。从狭巷里转出东街,两旁的店家,也只开了一半,连挑了菜在沿街赶早市的农民,都象是没有灌气的橡皮玩具。四周一看,萧条复萧条,衰落又衰落,中国的农村,果然是破产了,但没有实业生产机关,没有和平保障的象杭州一样的小都市,又何尝不在破产的威胁上战栗着待毙呢?中国目下的情形,大抵总是农树及小都市的有产者,集中到大都会去。在大都会的帝国主义保护之下变成须民地的新资本家,或受成军阀官僚的附属品的少数者,总算是找着了出路。他们的货财,会愈积而愈多,同时为他们所牺牲的同胞,当然也要加速度的倍加起来。结果就变成这样的一个公式:农村中的有产者集中小都市,小都市的有产者集中大都会,等到资产化尽,而生财无道的时候,则这些素有恒产的候鸟就又得倒转来从大都会而小都市而仍返农村去作贫民。辗转循环,丝毫不爽,这情形已经继续了二三十年了,再过五年十年之后的社会状态,自然可以不卜而知了啦,社会的症结究在那里?唯一的出路究在那里?难道大家还不明白么?空喊着抗日抗日,又有什么用处?

②一个人在大街上踱着想着,我的脚步却于不知不觉的中间,开了倒车,几个弯儿一绕,竟又将我自己的身体,搬到了大学近旁的一条路上来了。向前面看过去,又是一堆土山。山下是平平的泥路和浅浅的池搪。这附近一带,我儿时原也来过的。二十几年前头,我有一位亲戚曾在报国寺里当过军官,更有一位哥哥,曾在陆军小学堂里当过学生。既然已经回到了寓居的附近,那就爬上山去看它一看吧,好在一晚没有睡觉,头脑还有点儿糊涂,登高望望四境,也未始不是一帖清凉的妙药。

天气也渐渐开朗起来了,东南半角,居然已经露出了几点青天和一丝白日。土山虽则不高,但眺望倒也不坏。湖上的群山,环绕的西北的一带,再北是空间,更北是湖外境内地发样的青山了。东面迢迢,看得见的,是临平山,皋亭山,黄鹤出之类的连峰叠嶂。再偏东北行,大约是唐栖上的超山山影,看去虽则不远,但走走怕也有半日好走哩。在土山上环视了一周,由远及近,用大量观察法来一算,我才明白了这附近的地理。原来我那新寓,是在军装局的北方,而三面的土山,系遥接着城墙,围绕在军装局的匡外的。怪不得今天破晓的时候,还听见了一阵喇叭的吹唱,怪不得走出新寓的时候,还看见了一名荷枪直立的守卫士兵。

“好得很!好得很!……”我心里在想,“前有图书,后有武库,文武之道,备于此矣!”③我心里虽在这样的自作有趣,但一种没落的感觉,一种不能再在大都会里插足的哀思,竟渐渐地渐渐地溶浸了我的全身。

1.“我”为何移家?请结合文章首段进行概括。

2.赏析第一段①和第六段②中画横线的文字。

3.原文中用③处画波浪线的文字来结尾有什么好处?

4.结合全文,探究画线句“新居落寞,第一晚睡在床上,翻来覆去,总睡不着觉”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些都是真实的记录。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

1.作者在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有何特点?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2.史铁生先是双腿瘫痪,接着是肾病发展为尿毒症,依靠透析维持生命,命运不断捉弄他,但他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B.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矣  (判:决定)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祸焉  (速:迅速)

D. 六国互丧,赂秦耶?    (率:都、全)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祖死是       齐人勿附

B. 破灭道也       暴秦欲无厌

C. 不赂者赂者丧   秦攻取之外

D. 赂秦力亏       其势弱于秦,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燕赵两国“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但后来燕国“以荆卿为计”,赵国诛杀李牧,才导致了灭亡。

B. 第二段假设论证,指出六国如能封谋臣、礼奇才、并力西向,则可能不至于“为秦人积威之所动”。

C. 第三段点明题旨,将北宋形势与六国形势做比较,借古讽今,提醒北宋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D. “呜呼”“悲夫”等叹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感慨的语气与说服的力量,表达了作者对时势的深切忧虑。

4.翻译下列句子。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