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③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④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 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⑤但老家于我,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⑥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⑦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⑧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⑨我究竟来自何方?    

⑩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的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个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原文有删改)

1.作者在写北大荒的生活前写了新会、洛舍、杭州这三个故乡,请概括说说作者眼中这几个故乡的共同特点。

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鉴赏第④段画线句。

3.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全文,探究标题“故乡在远方”的含意。

 

1.这三个故乡的景色都是美丽,充满诗情画意,但作者对这三个故乡的感受是陌生的、茫然的,甚至有些隔膜。 2.画线句从视觉(色彩)、听觉(声音)、嗅觉(清香)的角度(或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老家”景色: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岛,大翅长脖的白鹦灰鹤、盈盈鸟声、阵阵葵花香。渲染出宁静诗意的氛围,表现出作者对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的赞叹。 解析题干要求“景物描写”的角度,可不用答修辞手法,只答描写技巧。 3.第⑨段“我究竟来自何方?”用疑问语气(或单句独立成段),强烈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承接上文“我”对故乡的陌生、茫然、隔膜与格格不入的感觉,引出下文寻觅、创造第二故乡—精神家园的感悟(或推进文意;寻觅、创造第二故乡—精神家园的感悟)。 4.表层意思是故乡空间距离的遥远,远离自己故乡,到处流浪;深层意思是和故乡心理距离的遥远。长期的远离,让自己对故乡产生了陌生和隔阂感,已使自己钝化了对故乡的感觉;我们四海为家,永无归宿,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导致我们产生故乡遥远的认知;我们又在不断寻觅、创造着能让人心灵安宁净化的精神家园,脚步不会停止,心中的精神家园永远在远方。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概括。作答时先从文本中分别划出有关对新会、洛舍、杭州这三个故乡描写的内容,然后一一进行概括,最后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如新会“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 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如洛舍“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如杭州“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可以看出它们景色都是美丽的,充满诗情画意。这四个故乡每一个都是那样的美,然而作者对四个故乡的感受却各有不同。对于新会,作者是三十岁才第一次去,因为“没有一个人认识我,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所以“无故园的感觉,犹如被放逐的弃儿”,作者对她的感受是陌生的。当时魂牵梦常常是外婆家,然而外婆的过世将这一梦境也带走了,加之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所以作者感到“又何为我的故乡?”从小生长的杭州,作者自是欣赏、赞美,所以十九岁就离开的“我的西湖”曾叫作者“日夜思念”,但渐渐作者感到这也不属于他,回家探亲有了“生人味而格格不入”。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景物描写的角度鉴赏第④段画线句”,作答时要先找出画线句描写了那些景,考虑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考虑这些景物是从那些角度进行描写的,然后再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效果或作用。如本题画线景物描写了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岛,大翅长脖的白鹦灰鹤、盈盈鸟声、阵阵葵花香。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或者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老家”新会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老家”的喜爱赞美之情。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首先看要分析的段落在文本中所处的位置,然后结合该段落内容分析其作用。第⑨段在文本的中间位置,内容为“我究竟来自何方?”作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考虑。内容上“我究竟来自何方?”用疑问语气,强烈表达出了“我”对故乡的陌生感已经对故乡的思考。结构上,中间段一般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我”对故乡的陌生、茫然、隔膜甚至格格不入的感觉,引出下文作者寻觅、创造第二故乡,即精神家园的感悟“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个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意。探究标题“故乡在远方”的含意,作答时可以从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两个方面考虑。“故乡在远方”的表层意思是从空间角度来说的,即人远离自己故乡。“故乡在远方”在文本中的深层意思是指故乡与人在心理上、情感上、认知上的距离,即“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我究竟来自何方”“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匪来贸丝,_________。(《诗经·氓》)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4)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最早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________,锦鳞游泳。(范仲淹《岳阳楼记》)

(7)皮之不存,__________?(《左传》)

(8)天行有常,____________,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送人游岭南

[唐]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赠黄鲁直

【宋】徐积

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

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

[注]①黄庭坚,字鲁直。

1.两首诗都写到别情,但基调和具体内涵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2.徐诗结尾两句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授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衣。太保清节,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 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体不                       任:经受

B. 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 而足以益其袓父者             光:使……显赫

D. 闭户力学而行之               笃:忠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公子又不仆为不肖/先国家之急面后私仇

B. 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去今之墓葬焉

C. 抑人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臣辛苦

D. 太保亦必含笑九泉/不幸吕师孟构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像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赞颂过。

B. 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像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像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 别人认为宋荦应该像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 本文“悉事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查看答案

下列古代诗句与文段蕴含的意境情感最不符合的是(    )

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常见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粤语或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他们来到这里,为的不过是买中国人爱吃的蔬菜,或者到餐馆吃一顿中餐。其实胃口比乡音,比容颜,还要难以更改。无论走到哪里,味蕾连接的胃口,永远牵动着人心深处最动人最温暖也最牢固的那一点。

A. 独在导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查看答案

下列是给一位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 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