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授其难,公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宋公子牧仲书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尝授其难,公子又不以仆为不肖,数下交质以所为文业。仆窃见郡中自吴徐二三子凋谢之后,近二十年绝无有清才标映如公子者,尝心口叹颂不能置。

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听之。

仆闻之贾子曰:诸人以太保既薨,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一如太保在日,以为克似太保者。窃谓太保在日,乃天下贵人,皆愿一当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论者顾欲公子求而交之,以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远甚矣。往郡中贵达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财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体不衣。太保清节,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所谓财与力者,公子自审能之乎?破其业以致贫,劳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有以卿相之子,乃甘为一介之士,而足以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诸人所云,亦不过仿太保在日存其门户,方幅外似之耳,非谓公子遂真似太保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为宰相,今为秀才,何可强同?顾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于不可得之数,以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愿且朝夕自爱调病,病愈之后,以诸人所陈交结之才,多收古今书籍;以交结之力,闭户力学而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于九泉,决不以公子甘为一介之士,遂以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注] 宋牧仲,即宋荦(1634―1713),清河南商丘人,官至吏部尚书。诗与王士祯齐名,有《西陂类稿》三十九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体不                       任:经受

B. 仆之所未有厚资贻公子也。     谅:相信

C. 而足以益其袓父者             光:使……显赫

D. 闭户力学而行之               笃:忠诚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公子又不仆为不肖/先国家之急面后私仇

B. 有愿公子出结交天下贵人/去今之墓葬焉

C. 抑人所谓克似其先者有道/臣辛苦

D. 太保亦必含笑九泉/不幸吕师孟构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荦似其先人,守道读书。作者自认为郡中自从吴、徐二、三君去世以后,近二十年来,再也没有像宋荦这样有才气的人了。作者曾在心中和口头不止一次赞颂过。

B. 许多人认为太保公去世了,希望公子能出面结交天下的贵人,就像太保在世时一样,做一个能像太保的人,作者对此也表示首肯。

C. 别人认为宋荦应该像先辈一样,仿照太保公活着时的排场,才算有出息,作者认为这样做只不过是求得表面上相似罢了。

D. 本文“悉事入情,文笔之妙不必言”,在叙述中,作者以情驭文,叙眷念之情,情笃意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徒博一交结贵人之名,仆窃为公子不取也。

(2)夫克似之道,在于守道,读书。公子才气超轶,何施不可?

 

1.D 2.C 3.B 4.(1)而只是为了博得一个交结贵人的名声,我认为这样做是不可取的。 (2)能够真正相似的途径,在于守道和读书。公子才气超群,做什么不行呢?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即可。D项“闭户力学而笃行之”,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关起门来努力治学,坚定地修养德行”,所以“笃”,坚定。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作答时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虚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即可。解析不相同的一组是C项“之”,前一个是助词,理解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是助词,译为“的”;A项“以”,介词,都译为“因为”;B项“而”,都是连词,表承接;D项“于”,都是介词,译为“在”。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定。B项紧扣文章内容,对文章的观点设置了“陷阱”。本文是顺治九年侯方域写给宋荦的一封信,劝告宋荦守道,读书,不要结交天下杈贵。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徒”,只、只是;“仆”,我;“窃”,私下;“为”,认为。第二句得分点:“克”,能够;“之”,的,结构助词;“道”,途径;“超轶”,超越、超群,轶,超过;“施”,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古代诗句与文段蕴含的意境情感最不符合的是(    )

美国旧金山的中国城中,常见这样一脸沧桑的面孔,操着夹杂粤语或闽南话的英语,却是华人的容颜。他们来到这里,为的不过是买中国人爱吃的蔬菜,或者到餐馆吃一顿中餐。其实胃口比乡音,比容颜,还要难以更改。无论走到哪里,味蕾连接的胃口,永远牵动着人心深处最动人最温暖也最牢固的那一点。

A. 独在导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D.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查看答案

下列是给一位老人的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 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查看答案

下面是南京“莫愁湖、胜棋楼”的一副对联。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烟雨湖山六朝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仔细思量__________。

英雄儿女一枰棋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结局__________。

胜固欣然 我始欲愁 败亦可喜 人言为信 风吹皱一池春水 浪淘尽千古英雄

A.④②⑤/①③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③②⑤/①④⑥

D.④①⑥/③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仗手法的是哪一句?

A.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B.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兖龙浮。

C.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D.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什么是读书的心态呢?其实它就是与人的灵魂律动_________的心理状态。宦海激浪,商战奔突,急功近利,立见实惠等等,都是一种令人_____________的高节奏___________。至于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临阵磨枪的学生们,表象是在埋头读书,实为一种苦海心理的挣扎。

A. 体戚相关          心跳目眩          律动

B. 息息相关          心跳目眩          躁动

C. 休戚相关          目眩神迷          躁动

D. 息息相关          目眩神迷          律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