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前六句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句法是互文,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这些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了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秋意的悲凉,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的题目,首先对景物进行描绘,然后概括特征,再分析情感,分析作用注意景物的内容和情感的关系,前六句交代了时间、地点、背景,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查看答案

思索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本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的精妙的乐曲,请问在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

 

查看答案

小序向我们交代了那些内容?作用?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____”和“_____”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_____》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是________的倡导者,主张“___________。”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文学史流传“______”的佳话。与同年_____酬咏,号元白。与________酬咏,号刘白。

 

查看答案

解释加点词。 

明年—— 

年长衰—— 

遂命——

使弹数曲—— 

斯人言—— 

因为长句——

以赠之—— 

六百一十六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