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我国唐代伟大的...

文学常识填空

白居易,字_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____”和“_____”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_____》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是________的倡导者,主张“___________。”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明丽流畅。文学史流传“______”的佳话。与同年_____酬咏,号元白。与________酬咏,号刘白。

 

乐天 香山居士 诗魔 诗王 白氏长庆集 新乐府运动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老妪解诗 元稹 刘禹锡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释加点词。 

明年—— 

年长衰—— 

遂命——

使弹数曲—— 

斯人言—— 

因为长句——

以赠之—— 

六百一十六言——

 

查看答案

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_      ______     转______       ______       

声声_____  _____        霓裳_____         嘲哳_____   

_____    头银_____  谪居______        裂_____ 

独倾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马嵬(其一) 李商隐

冀马燕犀[注]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注] 冀马,出自《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燕犀,出自郑玄的《〈周礼〉注》:“燕近强胡,习于甲胄。”此处“冀马燕犀”是用典,暗指安禄山起兵。

1.本诗中“自埋红粉自成灰”一句,有人称两个“自”字凄然。结合有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2.李商隐的这两首诗都以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为抒情对象,抒发的情感和采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嵬坡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中又何人。

1.从题材上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______诗,且都是以_______________事件为题材。

2.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是指军队发生哗变,而在这五年前的七月七日曾海誓山盟永为夫妇。言沉溺声色之当年,何尝料及不能保其宠爱至今日。极具讽刺意味。

B.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这两句在对比中嘲讽了唐玄宗的“七夕笑牵牛”,还不如普通百姓长相厮守。

C. 《马嵬坡》一诗后两句以议论作结,不言陈后主而言“何人”有不屑之意,直抒胸臆,盛赞唐玄宗在危亡之际识大体,有决断,堪称“圣明”。

D. 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讽刺意味处处隐在。

3.有人评论说《马嵬坡》一诗虽嘲讽了唐玄宗,但也表现了对他的同情。说说看哪些诗句表现了同情。

 

查看答案

李商隐的诗作晦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  )

A.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