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交通运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6年11月,国家卫计委、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全国妇联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母婴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公共场所配置母婴设施排出时间表。根据《意见》,力争到2016年年底,全国省会城市应配置母婴设施的机场、主要火车站(包括高铁站)均按要求配置母婴设施;其他地区公共场所应配置母婴设施的,配置率不低于50%。到2018年底,应配置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配置率达到80%以上。到2020年底,所有应配置

母婴设施的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

《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其标准比较细致精准,强调了评估和督导,并且充分考虑了经济条件的差异性。《意见》指出,在建设和完善母婴设施上,将综合考虑公共场所面积、人流量、母婴逗留情况和用人单位孕期、哺乳期女职工人数等因素,采取分类实施,并按照“谁管理,谁建设”的原则,明确母婴设施的建设管理职责。

    (摘编自“发改舆情大数据”)

材料二:

    “中国南京网”于2017年4月24日至2017年5月25日在全市范围内就“南京市母婴设施建设情况及满意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您看来,目前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选):

A.数量少,不能满意需要(67.69%)

B.面积小,经常一位难求(96.07%)

C.没有醒目的导向标志,寻找困难(86.46%)

D.内部设施陈旧,缺少管理(42.79%)

E.建设标准低,不太舒适(27.07%)

F.卫生情况不理想(27.42%)

G.私密性不够(83.41%)

H.其他:(0.44%)

您认为,抓好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多选):

A.为母婴设施建设立法(64.63%)

B.将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纳入各区政府目标管理范围(98.69%)

C.将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99.13%)

D.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在母婴设施建设上的管理职责(40.17%)

E.制定母婴室配套和设置标准(44.54%)

F.建立健全母婴设施运行管理制度(74.24%)

G.鼓励社会组织和团体积极参与(14.85%)

H.鼓励并奖励建设“示范母婴室”(34.93%)

材料三:

多年前,我国就开始鼓励公共场所、用人单位设立母婴设施,不少商场、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开始设立母婴室。但是,此次采访中记者却发现,由于母婴室没有纳入地方建设规划,建设母婴室比较困难,很多单位、企业母婴室建设的步伐还很缓慢,一些单位对于建设母婴室的意识也还不够。

同时,有专家指出,很多人流量大的地方,往往都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区域,大型商场、公园的选址也是依托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这些位于城市核心区的位置,往往是“寸土寸金”之地,企业面对高额的租金和可能流失的巨大利益,往往也只能“放弃”母婴室的建设,或者敷衍了事,不能真正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人民网”甘肃频道,2017年3月2日)

材料四:

一个国家对妇女儿童的关爱程度,体现了该国的文明水平。目前公众对母婴室的认识需要改变。专家指出,母婴室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设施,应该是城市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它有助于提高我国母乳喂养率,提高婴幼儿免疫力,帮助我们培养强壮的T一代,建设更好的未来家园。同时应提高公众素质,保护母婴室设施,不去随意使用和破坏设施。

一些发达国家对母婴室比较重视。日本法律规定,在婴儿逗留且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场地必须提供母婴室,在几乎所有公共场所比如机场、百货商场、超市、游乐场所等,都有专门为妈妈和宝宝们准备的母婴室。母婴室里的设备非常齐备,包括垃圾桶、洗手台、换尿布台、自来水和消毒过滤器、洗手液、卫生纸、椅子、插座等。有一部分母婴室里还会配有微波炉、饮料和尿不湿的自动贩卖机。在法国,有公厕的地方几乎都能找到母婴室,法国高铁上每节车厢之间的

厕所内都设有专门的母婴室。

    (《人民日报》2017年2月24日,李红梅)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公共场所配置母婴设施,这是国家从人们实际需要出发,从而做出的规定。

B. 在所有应该配置母婴设施的地方完全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还需3年时间。

C. 很多地方并没有把母婴室纳入地方建设规划,是母婴设施建设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D.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母婴室设施建设的重视和宣传还需加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虽然我国多年前就开始鼓励在公共场所、用人单位设立母婴设施,但是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

B. 从材料二来看,现在的母婴室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面积小、无导向标志、数量少、设施陈旧等。

C. 小小的母婴室却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帮助国家培养强壮的下一代,还体现着该国的文明水平。

D. 发达国家对母婴室非常重视,如日本、法国把配备母婴室写入法律,法国有公厕的地方几乎都能找到母婴室。

E. 母婴室的标配包括垃圾桶、洗手台、换尿布台、自来水和消毒过滤器、洗手液、卫生纸、椅子、微波炉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要想把母婴室建设搞好,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1.B 2.BC 3.①明确母婴设施的建设管理职责,并做好评估和督导T-作。②把建设母婴室纳入法律,制定相关标准,建立管理制度等。③设立相关的鼓励和奖励措施。④提高国民素质,加大宣传力度等。 【解析】 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曲解文意,原文说“基本建成”而不是“完全建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但是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错,原文是说“不少商场、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开始设立母婴室”。D项,“日本、法国把配备母婴室写入法律”错误,原文只说日本把这项写入法律。E项,材料并没有说这些是标配,尤其是微波炉,原文只说“有一部分母婴室里还会配有微波炉、饮料和尿不湿的自动贩卖机”。 3.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概括说明要想把母婴室建设搞好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纳概括段意,提炼主要观点的答题策略:要有切层分层意识: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材料一“《意见》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其标准比较细致精准,强调了评估和督导”“并按照“谁管理,谁建设”的原则,明确母婴设施的建设管理职责”,可概括出第一点答案。材料三“由于母婴室没有纳入地方建设规划,建设母婴室比较困难,很多单位、企业母婴室建设的步伐还很缓慢”可以归纳出第二点答案。材料二中第二个图表后的相关调查问题,能总结出后面几点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丁立梅

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

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客”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

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意蕴丰富。两棵梨树,凝结了一家四代人的情感。

B. 祖母走后,祖父有事没事就绕着两棵梨树转,并对它们喃喃自语,表现了祖父的孤独。

C. 文章对祖母的描写最为生动,画线句子从动作、语言、情态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D. 文章最后,写“梨花风起”时祖父与祖母合葬在一起,这样的结尾,虽有些悲情却不乏诗意。

2.“梨花风起正清明”出白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文章以此为题有何作用?

3.文中的梨树寄托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章加以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莹在其《迦陵论诗丛稿》中谈论《古诗十九首》有多重意蕴,她把造成《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归结为三个原因:一是不知作者,你便无从比附,这使它的意思反而丰富起来;二是没有明白的人称的指称,使它有了多义性;三是汉语文法的模棱性,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过去式、现在式说的不是很清楚。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意思就是说:《诗经》的意义是不可能具有通达而完备的解说的。《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通常被理解为一首情诗,那么“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到底是离乡的游子还是思夫的女子?由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来看,每当妻子想念丈夫时,她就想象着远方的丈夫,此刻也带着无限的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这种表现手法又叫作“示现格”。所以张啸龙在《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表示:“实际上‘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情思。”

还有一种观点是把这首诗理解为两个场景:正当女主人公苦苦思念丈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的忧愁,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这样的“对写法”,造成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并且,用之来解读《涉江采芙蓉》,更能还原诗作的原汁原味,表情达意效果更为含蓄哀婉,同时也使男女抒情主人公之争的问题不复存在。

“诗无达诂”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思考,“同心而离居”一定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吗?《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并用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涉江采芙蓉》会不会也是诉君臣之思呢?

“涉江采芙蓉”的这位贤臣,以兰泽的“芳草”喻自己高尚的品德,他要把采撷的“芙蓉”赠送给“远道”的明君,回头凝望着“旧乡”,长路漫漫,“我”已被贬,成为逐臣,“我”所怀念的朝廷和君主渐行渐远,所思在远道。虽有“同心”但已“离居”,长叹一声:只能“忧伤以终老”了。这样解释,《涉江采芙蓉》就由思妇之辞变为逐臣之词了。

《古诗十九首》作为民间文学创作,内容多写“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那么,主人公除了“弃妻”“逐臣”,也可以是朋友间的离别诗,“涉江采芙蓉”是为了赠给“在远道”的知己,高山流水的友谊使得他们同心同德,无奈相去遥远,想到便忧伤难排。

钟嵘在《诗品》中把《古诗十九首》列为上品,并评价其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这从《涉江采芙蓉》中便现端倪。仅从何者“涉江采芙蓉”入手,便可分析出多种意蕴,这也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赏析采用“诗无达诂”的方法,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意蕴。

    (选自曹雨《以<涉江采芙蓉>为例浅谈诗无达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叶嘉莹认为《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与作者、人称、汉语文法三者关系密切。

B. “诗无达诂”意思就是说:古诗词的意义是无法也不必进行具体细微解说的。

C.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只能解读为妻子想象远方的丈夫回望故乡思念自己。

D. 《古诗十九首》被钟嵘列为《诗品》上品,因为对它的解读体现了“诗无达诂”的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从《古诗十九首》引出了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中重要命题——诗无达诂。

B. 文章解释了“诗无达诂”的意思之后接着以《涉江采芙蓉》为例做了具体分析。

C. 文章对《涉江采芙蓉》作了多种解读,指出“诗无达诂”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文本。

D. 全文按照先总后分的论证思路,先提出“诗无达诂”的鉴赏原则,后从多角度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有多重意蕴,是因为诗无达诂的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

B. “示现格”就是把实际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活灵活现的一种修辞手法。

C.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从“对写法”角度解读,不是虚写却产生了虚写效果。

D. 《涉江采芙蓉》可理解为思妇辞、逐臣辞、赠友诗,说明诗歌解读不可僵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习见的环境都已变成实用的工具。比如我久住在一个城市里面,出门看见一条街就想到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酒店,朝某方向走是某家银行。这样,我的注意力就迁到别的事物上 去,不能专心致志地看这条街或是这座房子究竟像个什么样子。而游历新境时最容易见出 事物的美,因为在崭新的环境中,我还没有认识事物的实用的意义,事物还没有变成实用的 工具,一条街还只是一条街,而不是到某银行或某酒店的指路标,所以我能见出它们本身的美。

一件本来惹人嫌恶的事情,如果你推远一点看,往往可以成为很美的意象。袁子才尝刻一方“钱塘苏小是乡亲”的印,看他的口吻是多么自豪!但是钱塘苏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伟人?她原来不过是南朝的一个妓女。和这个妓女同时的人谁肯攀她做“乡亲”呢?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做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做有趣的故事来谈。它们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花长在园里何尝不可以供欣赏?他们却欢喜把它摘下来挂在自己的襟上或是插在自己的瓶里。许多人如果不知道周鼎汉瓶是很值钱的古董,宁愿要一个不易打烂的铁锅或瓷罐,不愿要那些不能煮饭藏菜的破铜破铁。这些人都是不能在艺术品或自然美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能不拿盛酒盛菜的标准去估定周鼎汉瓶的价值,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

(选自朱光潜《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有删改)

1.前两段分别从哪两个角度阐明距离与审美的关系?请加以概括。

2.“它们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据报道,从前有一个乡下人看戏,看到演曹操的角色扮老奸巨猾的样子惟妙惟肖,不觉义愤填膺,提刀跳上舞台,把他杀了。请结合本文观点,对乡下人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并作出简单评析。

 

查看答案

(题文)请以具体故事情节简述《家》中琴敢于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徐晃解陈宫至。(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

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