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大通信运营商谈网络事业:安全、创新、人才缺一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大通信运营商谈网络事业:安全、创新、人才缺一不可

光明网北京4月26日电(记者 李政葳)25日下午,中央网信办召开了贯彻落实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代表在座谈会上,结合实际工作和今后规划分享了各自的体会。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

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目前,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今年要推动实现1亿物联网用户,推进窄带的互联。在4G基础上推动5G技术的发展,另外,在IT转型方面,应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切实把创新发展融入日常工作各个方面。

如何“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李跃认为,网络信息安全产业涉及千家万户。当前,中国移动每月拦截的垃圾短信超3亿,每月封堵的国际诈骗电话三千万次以上,每月拦截色情网站1.3万个。另外,李跃还提到,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的同时,还要看到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需求,“因为好方案也依赖于人,所以,要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网信机制建设。”

中国联通: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容忽视

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网络,这为运营商提供了艰巨任务,也让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陆益民认为,网信事业建设离不开基础网络和基础通讯服务能力的提升。今年以来,中国联通积极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的部署,移动网加大4G网的建设,固网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一季度4G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县以上城市和大部分乡镇,覆盖密度大大加强。”

陆益民还表示,在加强技术层面创新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也不容忽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是运营商义不容辞的责任。”陆益民坦言,在做好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上,须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加强数据安全应急处置,保证企业内部平台安全。

中国电信:大规模引进技术人才推动转型

如何将网信事业惠及千家万户?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杨小伟表示,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持续投资两千五百亿左右,主要用于4G网络和有线光纤网络发展,加大4G“光改”力度,将过去ADSL模式全部改成光纤,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50兆以上的高带宽接入。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针对习总书记在19日座谈会上的这一论述,杨小伟表示,公司将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

“过去公司人员在传统基础网络方面较多,于互联网核心技术方面相对较为欠缺,我们需要做一些大规模的人才引进计划,通过几年时间实现电信人才转型。”杨小伟说。

(有删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中央网信办召开的互联网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代表都在实际工作和今后规划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体会。

B. 因为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且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所以,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

C. 在4G基础上推动5G技术的发展,在IT转型方面,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发展,这些都是将创新发展融人日常工作的具体表现。

D. 本则新闻除主标题外还有三则小标题,小标题分嵌于新闻材料之中,简练、准确,有概括性。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中国移动每月拦截的垃圾短信超3亿,每月封堵的国际诈骗电话三千万次以上,每月拦截的色情网站1.3万个,说明当前网络安全隐患已得到控制。

B. 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老百姓就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网络,中国网信运营商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网信事业也就能发展起来。

C. 通过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战略,以及提速降费等部署,中国联通实现了4G网络覆盖全国县以上城市和乡镇,覆盖密度大大加强的目标。

D. 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持续投资两千五百亿左右,以做好发展有线光纤等工作,让最偏远的农村都能享受50兆以上的高带宽接入。

E. 本则新闻的主标题并没有刻意追求趣味性,但概括了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可以协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把握新闻的核心。

3.结合所给材料说一说如何加强网络信息安全。

 

1.B 2.DE 3.①观念上,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及人才观,引进网络安全方面的人才,加强队伍律设;②技术上,加强技术防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进行梳理,落实实名制工作,以确保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③机制体系上,加强网信机制律设,做好各项网络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加强体系防范,健全内部安全体系建设。 【解析】 1.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即“不正确”的一项。B项,“因为物联网已成了很多行业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重要抓手,所以,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强加因果关系。从材料二中“发展网信事业离不开核心技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党组成员、总经理李跃认为,今后互联网的发展要狠抓物联网业务”,看出,没有因果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倒插门

赵新

老汉的名字很特别,叫凑合。

女人去世后,凑合老汉就跟着大儿子立春一起生活。凑合老汉原本打算单打独斗,自炊自食,这样可以自己做主,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可是他不会做饭,他一做饭就心里发慌,手忙脚乱,那饭一顿生,一顿熟,一顿硬,一顿软;有时候忘了添水,把锅烧得通红;有时候吃不出味道,原来忘了搁油搁盐。所以万般无奈,还是跟了立春过。

这天早晨,立春把一碗饺子递到凑合手里。那饺子一闻就香,凑合也饿了,吃得津津有味,吃得兴致勃勃。

立春问道:“爹,好吃?”

凑合说:“傻小子,饺子还不好吃?常言说饺子香糖瓜甜,江米粽子粘又粘……”

立春笑了:“好吃就好。好吃我们还给你包。爹,我问你一句话,咱们村选举村长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

凑合点了点头。凑合觉得村长的事情离自己很远,大家选上谁算谁,选上谁都好,自己保证听从使唤。

立春却很认真:“爹,咱说好了,选举那天你投我一票!”

凑合的手猛地一抖,两只筷子“啪啦”一声落到了地上。凑合心里想,我的儿啊,就是讨吃的二狗能当村长,你立春也不能当村长,你做人太自私,有什么好处光往自己怀里搂,名声也不好……凑合捡起地上的筷子说:“小子,这当村长有什么好处呀,光开会,光动嘴皮子,光费脑筋,我看还是不当好!”

立春往他跟前凑了凑:“爹,你知道什么,当村长当然有好处,有了权什么都有,这么大的村子这么多的人,咱说了算数!”

凑合说:“可是村长得担责任呀,你有那个本事么?”

立春说:“什么责任不责任,当上我就有本事了。爹,你必须投我一票,谁叫你是我爹哩!”凑合再也吃不下去了。

村野里桃红柳绿鸟语花香阳光灿烂。凑合拿了锄头走到麦田里时,二小子立秋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把老汉拉到田埂上坐下,挨着他的肩膀说:“爹,我有几句心里话,想和爹说一说。”

凑合点了一袋烟,让立秋把话说下去。

立秋开门见山:“我看爹过得凄惶孤单,想给爹找个白天做饭、夜里做伴儿的人。”

凑合的心猛地动了一下。

立秋说:“爹跟着我哥吃饭,寄人篱下,可不是长法。我嫂子那人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指鸡说狗,爹还得看她的脸色,心里憋屈不憋屈?”

凑合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

立秋说:“爹,我老丈母娘今年才五十六岁,听说她愿意再往前走一步,找个老实厚道通情达理的庄稼人,我看你就很合适。”

凑合激动了,那老太太他见过多次,长得白白胖胖清清爽爽,心眼儿好得光想别人不想自己。有她做伴儿当然好,可是人家愿意不愿意?

立秋说:“爹要同意我就去她家里一趟,听听她的口气。估计希望很大,她在我们跟前老是夸奖你,说你人性好身体好,是个吃苦耐劳靠得住的人儿。”

凑合激动得坐不住了,立起身来红着脸问:“小子,你哪一天去?”

立秋很沉着:“不着急,我准备咱们村选举以后再去。爹,这次选村长,你可要投我一票。”凑合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立秋:“爹,听说我哥也想当村长,你千万不能选他,他在村里名声很臭!”

立秋走了。看着那个背影,凑合心里很不是滋味。

凑合想,亏你说得出口,我给你投票,你给我说媒,拿着选举做交易,这是什么手段?这是什么品质?

凑合又想,要不我就投他一票,助他一臂之力?这样两全其美,花好月圆,他也高兴,我也欢喜。

凑合又想,不行不行,立秋当村长绝对不行,立秋特别好喝酒,而且一喝就醉,喝醉了张牙舞爪很张狂,舞棍弄棒很吓人,只怕闹出大乱子!

晌午回家吃饭时立春问他:“爹,好话不背人,背人没好话,立秋都和你说了一些什么呀,你们两个嘀嘀咕咕好半天?”

立春很不满意地说:“爹,你在我们家吃饭呢,你不能胳膊肘子往外扭,你不能选他而不选我,记住啦?”

凑合说:“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

选举那天会场里没有凑合。有人给凑合请假说,别等他啦,他看望立秋的丈母娘去啦,可能要在那里住几天。有人马上笑了,插嘴说:“哟,孤男寡女,他这不是倒插门吗?”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作品中老汉名为“凑合”,有深层含义。这个名字暗示了老汉不善料理自己生活的特点,同时反衬了他在是非问题上决不凑合的性格。

B. 小说题目是“倒插门”,但全文主要情节与“倒插门”没有关系,这并非失误,而是作者故意为之,他是要借这样奇异的题目吸引读者

C. “悄悄地叹息一声,低了头去看地上的蚂蚁”,这一细节表明立秋说中了老汉的心事,暗示了凑合老汉跟着儿子立春过生活的不如意。

D. 小说写立秋出场,是“忽然从一棵大树后面闪了出来”,“忽然”说明他的出现令凑合老汉感到意外,“闪”字则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

E. 小说人物语言很有表现力。比如凑合老汉说的“记住啦,记好啦,记牢靠啦!”一连三个“记”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心态。

2.小说中凑合老汉的形象有哪些显著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耐人寻味,请简述其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C.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D.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B. 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 文章列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D. 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B. 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C.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D. 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里约奥运会上,李宗伟在半决赛中战胜林丹,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说林丹不该参加本届奥运,使自己未能完美谢幕;也有人说林丹输了比赛,但精神可嘉;也有人说没有打不破的神话,总是有人超越,要正视现实。

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你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共12分,每空1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劝学》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弃脂水也。《阿房宫赋》

(4)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  。闻道有先后,_________ ,如是而已。《师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欧阳炯(五代)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1.词中你认为最具诗意美的一个意象是什么?请默写出包含此意象的一句古诗(词)。

2.这首短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词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