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赵保乐说:“最后,感谢嘉宾黄格选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B. 一位文学爱好者写了一个剧本,寄给一位剧作家,请求帮助,附短信一封:“冒昧打扰,恭请海涵,谨寄拙作一篇,请百忙中斧正。”

C. 某当代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D. 大家看,像刘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A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是谦辞,用于对方不当。B项,“恭请”,意为恭敬的邀请;“海涵”,多用为请人原谅之辞;“拙作”,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这些用词都得体。C项,“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运用不当,可用“大家”。D项,“略尽绵薄之力”,是自谦之词,用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说自己出力不多。谦敬失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基于当前世界形势和各方期待,此次在中国杭州举行的C20峰会确定了“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B. 六十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满月现身成都夜空,市民有幸目睹了看起来比平常亮约30%左右的“超级月亮”,并纷纷用照片记录下来。

C. 延迟退休或实行弹性退休制、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重大变革,对广大群众来说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D. “文化营销”是当前的一个潮流,但企业应该注重文化与产品的和谐共处,切忌不要只顾利益,而生硬地把文化嫁接到产品中。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值得我们弹冠相庆的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剧正在用自己的魅力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②老王在得知战友老罗的女儿生病之后,曾召集战友为他们一家筹款两万多块钱,可是这笔钱对于老罗一家来说,仍旧是沧海一粟

③西安领事馆区的建设将充分传承历史,发挥西安的文化、地缘优势;并因地制宜,突出西安的区位优势和特征,为今后的开放发展奠定基础

④“女当家”在选房一事上大都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无论销售顾问如何能说会道,她们仍会坚守自己的选房原则。

⑤政务诚信建设是全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各级政府要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只有政府率先垂范,社会诚信才能蔚然成风。

⑥近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艰苦卓绝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为辛亥革命取得成功做了充分的铺垫。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人公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情景。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概括了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气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羽在戏下①,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②项羽,沛公事几殆。

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注】①戏下,戏水之下。戏水在陕西临潼东,源出骊山,北流经古戏亭东,又北入渭。②谯(qiào)让:谴责,责备。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羽既飨军士。 飨:用酒食款待

B. 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暴(pù):指(军队)露宿。

C.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麾:挥手(示意)

D.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谯让项羽。  微:暗中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人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B.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八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C.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D.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

3.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樊哙心急如焚闯军门,奋不顾身救主人,充分显示了他与刘邦的君臣之谊。

B. 胸无城府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心生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C. 刘邦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樊哙功不可没。

D. 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智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

(2)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后人常用它来赞美忠贞的爱情,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你可曾想到,这诗句之中,也包含着十分有趣的力学现象。蚕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蚕“吐”出来的吗?

蚕卵孵化成蚁蚕后,经过30天左右成为熟蚕。这时蚕腹内充满了黏液体——丝液,也就是蚕丝的原料。让我们观察蚕作茧的过程:蚕先把嘴里的丝液粘到某个相对稳固的物体上,通过嘴上的“调节口”调节丝液的流量,头按照∞字形左右摇摆,把丝液拉成丝线,并靠丝线表面上的丝胶将其粘到茧的内侧,慢慢地做成了茧。

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让粘着丝液的这个物体也随着蚕的脑袋一起摆动,结果蚕就“吐”不出丝线来了。或者将拉出的丝线剪断,蚕也难以继续拉丝,它的头会在空中摇晃,想再找一个拴线的地方。这说明,蚕丝不是“吐”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通过力的作用把丝液拉成丝线这种现象叫“牵引凝固”。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将作茧的蚕捏住头尾,猛地一下左右拉开,会拉出一条直径约1毫米、长约30厘米透明结实的丝线。蚕的丝液是黏性液体,主要成分是丝蛋白,丝蛋白的链状分子是线团状态。这些线团状分子呈圆球状,没有拉力或拉力不够时,圆球分子之间常常只滑动,没有其他变化。一定的牵引拉力,会使各个分子还来不及流动就被抻开了。被拉开的丝蛋白链状分子有了新的排列,产生了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就形成了很结实的蚕 丝

蚕腹的丝液如果借助蚕嘴拉出,丝线纤细而漂亮,直径可细到0.002毫米,长度可达1200米左右。在现代化学纤维工业中,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来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但现在还不能只靠拉牵就能制出漂亮而结实的丝线。

除了桑蚕,柞蚕和天蚕等也都是拉丝的。蜘蛛结网也是这样,它肚子里有“蛛丝液”,从腹部末端拉出丝来,织成网。蜘蛛网很有弹性,布满黏液珠,用来粘住飞虫供蜘蛛饱餐。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诗句“静看檐蛛结网低,无端妨碍小虫飞”,正是对这一情景的描述。科学家发现,蜘蛛丝和钢丝一样坚硬,却比钢丝富有弹性;还特别耐寒,在-50℃到-60℃的低温下才会变脆发生断裂,而一般聚合物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变脆。这些特性使蛛丝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利用前景。据《世界知识》报道,美军正责成有关部门饲养能产坚韧的金黄色蛛丝的巴拿马蜘蛛,以期提高某些军需用品的使用性能。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液体也能拉丝,比如鸡蛋清被上挑时就能拉丝,而且还能看到拉

出的丝断开的一瞬,像橡皮条那样稍有收缩。用筷子挑山药汁,以及婴儿流的口水,情况也都相似。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能支持“蚕丝是拉出来的”一项是

A. 蚕把丝液粘到稳固的物体上,头按∞字形左右摇摆。

B. 猛拉作茧的蚕体,会看到蚕腹中出现一条透明结实的丝线。

C. 蚕通过嘴上的“调节口”对丝液的流量进行调节。

D. 人们模仿蚕,用拉伸的办法制造尼龙和涤纶等合成纤维。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拉力作用使丝蛋白链状分子产生变异,相互靠近的分子之间产生了很强的结合力。

B. 蚕把丝液都拉成丝线后,再用丝胶把丝线粘在茧的内侧,就做成了茧。

C. 从文中所引的唐宋诗句可以看出,古人早就明白了蚕与蜘蛛拉丝的道理

D. 当鲜藕被掰开时,藕中的黏液被拉成了丝,这也属于“牵引凝固”现象。

E. 以蜘蛛丝为原料制作的防弹服,即使在严寒天气中使用也能保持良好性能。

3.阅读全文,概括产生“拉丝”现象需要的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