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十年以后 [美]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

文学类文本阅读

二十年以后

[美]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鲍勃在等待老友见面遇到警察时用语言掩饰自己的紧张,与警察攀谈中有意用“实在不容易”“不得不东奔西跑”等双关语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窘迫之状。

B. 20年来,鲍勃设法获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小说结尾鲍勃读便条时的“微微颤抖”,形象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C. 小说通过描写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揭示了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所面临的的艰难抉择。

D. 小说标题既能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又对应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预示着人因追求不同而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的吉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1.A 2.第一次,文章开头“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烘托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在一个很冷的晚上,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出场作铺垫。②第二次写“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渲染了沉寂的气氛;从“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有转换情节的作用。 3.①镇定、机警与谨慎(由火柴的亮光,发现这个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男子正是警方通缉的罪犯,他不露声色)。②诚信守约、有情义(牢记20年前的约定准时赶到了约会地点,发现老朋友已沦为罪犯却不忍心亲自逮捕对方)。③执法公正、能恪守法律的底线(准备离开时,巧妙的询问对方会不会离开以确保罪犯不会漏网,面对老友不徇私情,足见其严格执法)。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B项考核小说的情节,C项考核主旨,D项考核标题,其中A项,“有意用……双关语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窘迫之状”分析有误。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注意从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等角度分析交代情节,烘托气氛、情节推进和暗示人物命运、主旨等作用,文中第一处从内容上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从结构上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出场作铺垫。;第二次从内容上渲染了沉寂的气氛;从结构上转换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与人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问题,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应当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内容十分复杂,其中既有正确的观点,也有错误的观点,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予以分析。但是,从文化的民族性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推进作用和深远影响看,我们应当大胆肯定。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人合一思想是正确的,是非常有价值的。

恩格斯对自然和精神的统一问题,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于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他还说:“自然界和精神是统一的。自然界不能是无理性的……而理性是不能和自然界矛盾的。”“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地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的。”恩格斯的这些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自然和精神统一问题的丰富内涵。根据恩格斯的这些论述,考察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不难看出,这种思想有着深刻的合理性。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另一方面,自然界也不是主宰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所用的客观对象。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统一,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与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完满和谐的精神需求。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遭破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有着防患于未然的重大现实意义。

(摘编自张岱年等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人合一问题的理论实质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自然界与精神的统一问题。

B.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民族色彩鲜明、内涵丰富深刻而内容十分复杂的特点。

C. 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文化早于西方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D. 西方文化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国古代思想家大都反对这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们必须客观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复杂性,大胆肯定其中正确的观点。

B. 中国古代思想家充分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并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很有价值。

C. 恩格斯认为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可具有一致性,他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干涉自然界的惯常行程。

D. 考查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恩格斯通过论述来揭示自然和精神统一这一问题的丰富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人合一”思想关注人类如何广泛地利用自然,试图解决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相统一的问题。

B. 基于对现实及发展问题的思考,肯定天人合一思想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要全盘接受其思想内容。

C. 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认识上,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有优于西方文化的地方。

D. 现代人如重视研究并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可解决当今世界因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陕西府谷交警在官方微信上制作了交通违章者“表情包”,现实中不同情况下的违章者的头像在图片中被放大,并佩戴上“墨镜”,形似大头贴,在每组图下面,还配发了带有网络语言风格的说明。针对这一事件的公众意见分为两种:支持者为其“点赞”,称其形式新颖,让人印象深刻,也有助于树立交管部门形象;质疑者则直指其是否能起到警示作用,并提出这样的形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从材料中的两方中选择一方,以此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图所拍摄的图片是故乡的小路请进行适当的想象,对画面进行生动的描写。要求: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教女儿系鞋带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____?他原以为鞋带结是缓慢散开的。但通过慢镜头拍摄一位跑步者在跑步机上跑步时的鞋带,____。为了弄清原因,他在鞋舌上安装了一个加速度计,用以___。他发现,在行走时,鞋带所受的冲击力十分惊人,大约相当于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重返地球大气层时所受的重力加速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推测鸟儿上当受骗的原因。 

因为午后阳光充足,退休在家的她便打开阳台的窗子,目的是换换室内的空气。不曾想到,一只小鸟像雪园般地飘进了窗子。如果是麻雀之类的玩意,吴锦就会放它出去;她万万料想不到的是,飞进阳台玻璃窗户的小鸟,浑身洁白如雪,可爱得像是“白雪公主”下凡;其实阳台上除了珍奇的鸟类标本就是鸟食碗之类的杂物。吴锦把它装进鳥笼,然后仿照老倪喂鸟的方法,在一个碗里用蛋黄拌上小米,另只小碗里倒上清水,让它有吃有喝。这只鸟儿最 初不吃不饮,以抗议将其关进鸟笼。

(选自从维熙《空巢》)

这鸟儿是上当受骗而误入倪家阳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