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王维 绝城阳关道,胡沙与塞...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唐】王维

绝城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当年汉武帝派争广利攻打大宛获宝马,宝马爱吃苜,苜貓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边塞之景,点明了行人要去荒凉的边塞;同时以边塞地区沙土飞扬表现了那里环境的恶劣。

B. 颔联的“时有雁”和“少行了人”表现环境的荒凉,同时也突出了刘司直的寂寞伤感。

C. “三春”指整个春天,“万里”写路途遥远,它们以时空之大,突出了雁、人之少。

D. 颈联连用苜蓿、天马、葡萄三个意象,暗示西域物产丰富,这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E. 本诗从写景到说史,从说史到抒情,曲曲折折,把诗人送行时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1.BD 2.①对刘司直的希望与勉励。诗人认为他能够像汗使带回苜蓿、葡萄、天马一样完成使命,勉励他建功立业。②与朋友的深厚友情。这首送行诗凸写了朋友行程之远与苦,流露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③对朋友的提醒和嘱咐。提醒他千万要扬盛唐之威,好好地震慑住对方,使他们不敢小瞧我们。④本诗虽然是鼓励刘司直干事业、扬国威的,但字里行间,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之情。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两项”,B项,“突出了刘司直的寂寞伤感”说法错误,这里的写景,只是在写环境的荒凉,并没有提到刘司直的心理;D项,“暗示西域物产丰富,这正是国家所需要的”说法错误,颈联的意思是借用汉朝的典故,希望刘司直这次出塞要像汉朝使者那样取得文化交流的丰硕成果,并没有从国家所需要的物资着想。故选BD。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请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能力。诗歌表达的情感,可以通过对诗句内容的具体分析得出。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联介绍友人赴边的道路情况 。第一联“绝域阳关道,胡烟与塞尘 ”,指出路途遥远,环境恶劣。“绝域”,指极远的地域;“阳关”,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这两句是写这条西去路的前方是边塞,接近胡人居住的地区,那里,烽烟弥漫,沙土飞扬,一望无垠,满目凄凉。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进一步表现路途的寂寞荒凉。正值三春季节,南国正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之时,无奈春风不度玉门关,一路上唯见偶尔飞过的归雁;平视前方,漫漫长路上极少有行人往来。前两联写了朋友行程之远与苦,流露出对朋友的牵挂之情。第三联似承实转,虽然仍是写景,但色调感情陡转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天马”,骏马名,《史记•大宛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 ,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西域人以葡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当年汉武帝派李广利伐大宛取名马,马嗜苜蓿,苜蓿与葡萄种也就随汉使传入中国。这一联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想象代实景,描绘了一幅丝绸路上的特异风光。其中蕴含颂杨汉使,沟通两地文化的历史功绩之意,以此勉励友人远赴安西建功立业。最后一联正是承着这一诗意转出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这里以“不敢觅和亲”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唐王朝的臣服 。这两句看似泛指,实际上是针对“刘司直赴安西”而言的,希望刘司直出塞干出一番事业,弘扬国威,同时也寄寓了诗人本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迈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见楚王曰:“宋义论武信君之军必败,居数日,军果败。兵未战而先见败微,此可谓知兵矣。”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说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敞;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乃遣其子宋襄相齐,身送之至无盐,饮酒高会。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商会不引 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政,王坐不安席,埽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当阳君、滃将军皆属项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戳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日承其敝/

B. 将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C.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日承其敝/

D. 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土/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鲁公:爵位名。古代的爵位一般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公是最高爵位。

B. 鼓行:击鼓行军。鼓,传统打击乐器,古代被用于军队,或以指挥,或以助威。

C. 楚王:项梁起兵后所立的已亡楚国的国王的后代。楚国曾是诸侯国,为秦所灭。

D. 社稷:社是谷神,稷是土神。古代君主祭祀社稷以求国泰粮丰,后成国家的象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宋义有先见之明。他曾对齐国使者说楚国将打败仗,后果如所言。齐国使者因此向 楚怀王推荐了他,他后来就受到了楚怀王的重用。

B. 宋义不识大局。他对于秦赵作战情况的分析虽貌似有道理,但从整体军事形势看,是 不合适的。他也没料到项羽会寻机致他于死地。

C. 项羽做事果断。他对宋义的逗留不进、谋取私利十分不满,就杀了宋义,还派人追杀了 宋义的儿子,并派人把此事报告了楚怀王。

D. 诸将都畏惧顺从项羽。项羽杀掉宋义后,各位将领都认为项羽家族首立楚王有功诛 杀乱臣功劳很大,共同拥簇项羽假冒上将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

(2)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8日下午2点,全球首段光伏高公路即将亮相济南、央视记者赶到济南,抢先探秘。

该路而铺设在济南绕城高連南线的主行车遁和应急车道上,记者看到,半透明的路面已铸设完毕。

准确地说,这种路面的全称叫承载式高速光伏路面,它像磨砂玻璃做成的马赛克,灰白色,厚度约3厘来,内部结构像三明治:上层是透光混凝土路面,摩擦系效高于传统路面,在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中层是能吸收阳光进行发电的光伏板,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并随时输入电网;底层是绝缘层。冬季这种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冻积雪,确保行车安全。

日前路面下还預留了电磁感应线图,未来可实现电动汽车在此路段行驶时,边跑边充电。此外,预留的信息化端口未来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布的一部分。

投资方说:“这是整个的一个大的跨界融合,我感到这也是一个前瞻性的,也带某种程度 颠覆性的革命。”

(《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即将现身“点亮”智慧域市》赛迪网2018.1.9)

材料二

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提出了结合国内现有高速路网资源状况,参考国外已有的经验和做法,充分利用国内存量高速网 将其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新型、有效载体,实现光伏发电、交通运翰、节能减排、安全行驶、 道路养护、耕地保护六者的高效整合与最佳统一的方案。刘委员的建议就是建设“太阳能高速公路”。此前,广东工贸学院的欧英雷先生在2012年也提出了“利用高速公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构想”。而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大阳能(高速)公路”概念的是美国爱荷达州的对夫妇——电子工程师布鲁索和心理治疗师朱莉。2006年,布鲁索夫妇首先提出“太阳能公路”的概念和梦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此后,美国、荷兰等国也先后就此选行了研究、探索和试验。2011年,世界上第一条太阳能高遠公路(A18 公路)在大利建成,并向公众开放。

(搠编自王嫻等《刘汉元:建议利用回内高速公路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材料三

据《新闻纵横》报道,去年12月28号正式通车的世界第一条光伏高速公路试殓段——济南绕城高速南线,刚刚通车五六天就封闭了起来,原因是路面出现损毀。有人质疑,为什么非要将光伏设施铺设在容易损坏的高速公路上呢?该路面的研发者闷济大学张宏趕教授说,这条1000多米的路面,一年可以发电约100万度,如果把山东5700公里高遠公路的外侧行车道和紧急停本带全部铺上光伏,一年可以发电156亿度,相当于两座大型发电厂的发电量,还能减排二氧化碳1500多万吨。除公路本身用电外,余电还可并入国家电网。项目投資方、齐鲁交通发展集团董事长徐春福说,他们瞄准的是智慧化的“超级公路”:“首先实现电动汽车行进中充电,整个路车联动互感实现无人驾驶,这就是我们想象的未来交通的模式。”……这可以说是“将想象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尝试。然而,“想象力”刚落地,“生产力”刚起跑,却遭了疑似“人为破坏”。每一个创逵从想象到现实从 一蹴而就的,除了把技术难关留给科研人员,我们每个人也应守住自己的公德心,去呵护每一个温暖的想象。

(《光伏高速公路投资方独家回应:网传缺失路面还不确定是否被盗》)

1.下列对太阳能高速公路和光伏高速公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阳能高速公路是布鲁索夫妇首先提出,后经多国研究和试验,于2011年变成现实。

B. 光伏高速公路路面标准是:厚约3厘米,灰白色,摩擦系数高,表层透光,底层绝缘。

C. 太阳能高速公路利用太阳能发电,可以节能减排,同时还有利于安全行驶、道路养护。

D. 光伏高速公路是人类梦想变成现实的典型例证,虽然目前还有人质疑,但前景光明。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济南光伏高速公路半透明的路面,特别利于光伏板吸收阳光发电;路而下预留的电磁感应线圈还可以让将来的新式电动汽车边跑边充电。

B. 济南光伏高速公路預留了信息化端口,此举措颇有前瞻性: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加快,这个端口将在采取交通信息方面产生很大作用。

C. 刘汉元先生、欧英雷先生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和做法,于是提出了建设中国的太阳能公里路的设想,这一设想已付诸实施。

D. 如果山东现在的高速公路都铺上光伏,年发电量就可达到156亿度,减排二氧化碳1500多万吨,可见中国发展光伏公路前景非常广阔。

E. 济南光伏高速公路建成后,有人窃取其光伏设施,这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仅仅提高科学技术是不够的,还要努力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

3.以上三则材料,在内容上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军嫂探亲

碧 海

他的爱人要来探亲了,战友们都兴奋地准备临时家属宿含。大家整整忙了一天,房子里里外外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井井有条,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切都收拾好了,战友们满意地说:“嫂子来了一定会高兴的!”他走出屋外,沿着石阶向山顶走去。

观测站信号台设在海岛最高位置的山上。他登上山头,朝着大陆方向望去,风轻轻地吹过,海面上掀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远处有不少漁船和货轮,使人感到大海的浩瀚和神奇。此时,他欣賞着大海的美景,又想到多日不见的妻子就要来海岛,心中有说不出的自豪和兴奋,不由得想起了过去的日子……

前年他探亲回家,见到自己聪叨可爱的女儿,非常高兴,放下提包就去抱她,可女儿躲在妈妈的身后,怯生生地望着他。他感到既尴尬又不是滋味。

晚上,天气预报报道:“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年第三号强台风将于明日凌晨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

他一下子晕了。他知道,每次强台风至少要20天才会停止,爱人明天就到海边了,可上不了岛,一切就都落空了。他无心再看电视。

第二天早晨,呼呼的海风和哗哗的海浪很早就把他吵醒,他匆匆起床,快步跑到海边,台风已经来临,海上已掀起汹涌的波涛,浑浊的海面看不到任何船只。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回到办公空。

叮“……!”他快速拿起听筒。

“ 喂?”电话里传出了他盼望已久的声音。 “你啥时间到的?”

“刚到不久。我们住在招待所,你啥时候过来接我们?”接着,电话里传出女儿的声音:“爸爸,我和妈妈看你来啦!”

他半天才说出一句话:“路上还顺利吧?”

“还行,路上不少好心人帮忙。”

“你们别着急,我正在想办法。”

挂了电话,他马上询问今天有没有护卫艇或补给舰来岛上。然而各处的回答都令他失望。

第二天,呼啸的台风开始撕扯岸边的一切,咆哮的海浪猛烈地撞击着礁石。

第三天,狂啸的台风将许多大树拦腰折断,狂躁的巨浪横冲直撞。全岛接到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海。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强台风就像永不疲倦的恶魔,肆无忌惮地狂舞、号叫。它那巨大的魔爪仿佛把大海撕个粉碎,排山倒海的狂浪一阵阵地撞击着小岛。

他无奈地坐在桌旁,不经意地看到了桌子上那个小小的镜框,那是他们新婚时的照片。照片上的她微笑着,流露出满心的幸福。他一阵惭愧,结婚五年,他跟她在一起的时问不足五个月,她有什么可满足的呢?他忽然想起一句歌词:“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

台风依然咆哮不止,所有户外训练全都转为室内学习。他每天都要上课。爱人很清楚他们的生活规律,将打电话改在了晚上。

“你们那里风浪是不是很大?我看台风正好经过你们那里。”妻子着急地问,全然没有怨恨和抱怨。他的眼泪最终还是流下来了。

停了半天他才说:“你放心,这里很安全……”

又几天过去了,台风还是没有停息的意思。

“爸爸,海上有大魔鬼,你可别出门啊!”是女儿稚撇的声音,他无法忍住自己的泪水,哽咽着说:“乖女儿,爸爸记住了!”

台风还在继续。他想听到妻子的抱怨声,哪怕一句也好,但她的声音始终很平静。

“我请的假就要到期了,我们还是回去吧。”是妻子平静的声音,没有抱怨,没有怨恨。

“对不起,真是委屈你了。”他哽咽着说。

“没啥,都习慣了,”他听出爱人也有些哽咽了,“老人和孩子我都会照顾好的,你不用担心,好好服役就行了。”

电话就此挂断……

风还在吼,浪还在啸……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止确的一项是

A. 开头写大家把家属宿舍整理得井井有条,有了家的味道,这与后文所写探亲不得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给人沉重之感,这是欲抑先扬。

B. 电台在晚上插报强台风即将登陆一事,使情节突转,将故事的主人公、读者的心同时吊了起来,这为下文的探亲结局作了必要的铀垫。

C. 电话中,妻子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面目声音始终很平静,说明她早已习惯了探亲不成,对这事已经看开了,表现了妻子的豁达大度。

D. “风还在吼,浪还在啸……"小说以写景收束,给读若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令人联想到海岛的环境,战上守岛的艰难及其爱国精神。

2.小说中间部分对台风海浪的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作者设置次要人物”女儿“的意图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不断探究中华文化精神。

研究中华文化,就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过程性。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域板块、各民族群体都为中华文化发展增添了不同的文化要素,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比如,少数民族的大量文学作品,就给整个中华文化增添了不少光彩。以史诗为例,由于受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中原文化中的史诗和神话传说得不到完整记载,散落成为“碎金”状态,以致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史诗”。但是,如果把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计算进来,中国就是史诗的富国和强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有六十万行以上;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也有十几万、二十万行。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民族起源史诗、民族迁徙史诗等有几百种之多。因此,探究中华文化精神,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也要善于从整体上利用好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

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既呈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品格,也有自大封闭导致落后的遗憾,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汉唐时代,中国具有一流的综合国力和文化实力,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唐朝大规模汲取外来音乐,“南海舶”“西域舶”和日本“遣唐使”的船队络绎不绝。这种开放带来的繁华,使得中国人被尊为 “汉人”“唐人”。然而,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北京进贡自鸣钟和世界地图时,万历皇帝只把自鸣钟看作洋玩意儿,把世界地图绣成壁画来欣赏。当时的统治者只知享受西方产品,却不思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导致潜在的取法西方发展科技的契机无声无息地滑走了。到了18世纪,尽管清朝乾隆时期《四库全书》以考据学的功力展示了中国数千年博大精深的学术文化史,但可惜当时的体制不能使科学研究与创造发明相结合,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依然浪掷于以八股求利禄之中,无法开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历史一再证明:开放包容则兴,自大封闭则衰。中华文化的发展不仅来自对本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更要借助与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近代以来,我们在在压抑中爆发、在挫折中提升,终于迎来中华文化的新发展,也迎来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接受历史的启示,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一定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摘编自杨义《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断探究中华文化精神,目的在于使中华文化再造辉煌,进而使国运兴。民族强。

B. 中国是史诗的强国,如《格萨尔王传》等史诗之艺术水平丝毫不比西方史诗逊色。

C. 中国久久未能开启工业化进程,根本原因在于国人把聪明才智都浪掷到了八股中。

D. 唐人特别开放,无论音乐来自“南海舶”“西域舶”,还是日本“遣唐使”都会被接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中提到《江格尔》等是说中国不缺少史诗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的辉煌。

B. 第二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又以具体事例阐述了从整体上研究中华文化的必要性。

C. 第三段举万历皇帝之例论述了学习西方就会使国家昌盛,拒绝就会导致贫穷落后。

D. 文章首尾呼应,开头讲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结尾进一步讲如何铸就文化新辉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只有善于从整体上利用好中华文化的丰富资源,才能很好的传承其精神。

B. 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说法导致中原文化没有史诗,招致了黑格尔的错误判断。

C. 设若明朝时中国人就开始吸收借鉴西方文明,中国的科学史就可能会被改写。

D. 即充分自信本民族的文化,又善于借鉴其他优秀文化,这就是我们应有的做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从下列人物或词语中任选两三个作为关键词,写一篇文章。

蔡元培、鲁迅、余光中、张纯如、史蒂夫·乔布斯、大国工匠、科学、纪念、不忘初心、家国情怀。

要求: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