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小明同学对老师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B. 张华同学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汉代汉语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 王老师捧着一幅自已的字画来到李老师跟前:“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请您笑纳。”“如此盛情,却之不恭。”李老师双手接过字画。

D. 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C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考生应注意谦辞和敬辞的区别,注意使用的场合,双方的身份和关系。A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而句中说的是“我斗胆作了斧正”,使用不当。B项,“请从速交还”,语气过于生硬。D项,“荣幸”是谦辞,句中说的是“他”,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可燃冰,也叫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视为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B. 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创造价值的能力,以及为居民提供福利。这个“价值”有两层涵义,一是当前创造价值的能力,一是未来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C. 《索玛花开》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创作背景,反映彝族贫困百姓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努力脱贫致富的喜人变化。

D. 泸州市合江地处山区,当地党委政府根据地缘优势,发动群众在山地成片规模改种蜜柚,目前成为四川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②随着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航展正承担起新的国家使命,从珠海航展出发,配置全球资源,更高水平的蓝天盛会也将粉墨登场

③如果没有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这个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

④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⑤《中国往事》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各自代表着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的一个群体,有的已存在了数千年,有的却是中西矛盾纠结的新产物。

A. ①③    B. ④⑤    C. ②③    D. ③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3)《过秦论》第五段逐层分析各方面的力量对比,其中武器对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1.以下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词的开头两句特意将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B. 词的上片“富贵浮云”运用了借代的手法,指从政为官、功名富贵就好似变幻莫测的浮云一样难以把持。

C.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

D.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词作中的用典,不但给读者以审美想象,而且引起读者的思考。

E. “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回忆当年的豪迈。

2.结合全词,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尹师鲁墓志铭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其后诸将败于好

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废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元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B.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C.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高其议论,或其材能        多:赞美

B. 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部将          贷:宽恕

C. 长于《春秋》                  《春秋》:是指中国现存的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五经”之一。

D. 遭父丧,服除                  服除:守丧期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师鲁具有“忠义之节”。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可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B. 师鲁仕途不太顺利。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有时还不得已辞去官职,其原因有他仗义执言,敢作敢为,也有“遭父丧”。

C. 师鲁军事才能突出。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和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未能全部施行。

D. 师鲁可谓勤政爱民。在潞州任职,百姓都拥戴他;在渭州任职时的所作所为,堪称秉公执法,后被人借事中伤,遭贬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2)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3)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