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高校一位大一新生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之后,最大的困惑,就是感觉与同学、室友很难相处。无奈之下,向长辈们请教。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了一些建议。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

你可能也有过或将要面对这样的困惑,请结合上述建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宽容是一种境界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两匹马同行,一匹将另一匹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的反而主动安慰因咬伤自己而羞愧不安的那匹马。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 寓言中动物的宽容是以德报怨,佛教中弥勒的宽容是“肚里能容天下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怎样来理解宽容呢?其实,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如水。 通常的“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捧清泉,款款地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们冷静下来,从而看清事情的本来缘由。同时,也看清了自己。寓言中那匹被咬的马理智地选择了宽容,最终两者和好如初。试想一下,倘若它针锋相对,以同样的方法还击对方,那么除了两败俱伤,头破血流之外,还能带来什么呢?因此可以说,寓言中的国马其实是很明智的。它的明智在于“以德报怨”。 宽容似火。 因为更进一层次的宽容意味着不仅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更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灵。心平如水的宽容,已属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动容。从寓言中我们看到,犯下过错的那匹马已认识到自身的荒谬而羞愧难当,这时被咬的马体现出的宽容与安慰,便恰似一团火焰,明亮而温暖。宽容,不仅融化了彼此的冰冻,更将爱的热力辐射进对方的心窝。在被某些人评论成“物欲横流”的时代,自下而上空间正日益缩小的人们所缺的不正是发生在两匹马之间的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选择了理解和温情,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是诗。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对人生如诗般的气度。宽容的涵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产生的旷达与博爱。寓言中的马无法到达这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对于人类却是如此的真实和深刻。 为生活的平淡与多舛而心存积隙的人呵,请你选择宽容吧。这丝毫无损于你的尊严,反而有助于人们在漫长的生命之河中穿越平庸。具有宽容的思想境界,才会懂得人生的真谛,宽容也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得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发生的决不是两匹马这样简单的事。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注意写作任务:在材料中给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学会宽恕,甚至是对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因为只有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要敢于说不,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前提是自己的理由是合理的、正当的”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材料可以概括为“善良”“爱心”“尊重”“宽容”“拒绝”,从中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的写作中心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是“好处不能让给别人”。水流入自家田虽然能增加自家田地的肥力,但是流入过多也会带来土壤板结、庄稼成熟推迟等问题,还可能引起庄稼倒伏。一旦引起倒伏,势必造成减产和血本无归。现在,很多人提倡“肥永兼顾外人田”,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倒伏,而且只要提倡“肥水兼顾外人田”,就能避免土壤板结、庄稼成熟推迟等问题。让肥料均衡使用,土壤养分比例适当。

①庄稼倒伏不一定会造成血本无归。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_____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____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_______。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了,我们损失的 ②     是一门技艺,③    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其中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血脉,非遗 ④   大多是传统社会的产物,但它们在当代社会中依然有着一定的生命力, ⑤  将其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 ⑥  更好地活在当下。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电影选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四个历史片段,构建起了影片的结构和场景,为我们讲述了一支具有革命信仰的军队。

B. 根据刚刚发亊的2017年全球乳业排行榜显示,中国乳企伊利、蒙牛双双跃居榜单前10强,刷新了中国乳企在全球乳业中的位置。

C. 经过前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努力,我国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0%,学前、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

D. 数字内容产业应坚持“内容为王”的第一要求,坚持数宇产品是文化产品的核心定位,认清角色、找准方向、楮准发力、把好脉搏。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大学毕业后的短短两年里,他就从一位普通员工成了管理数百人的部门经 这令曾经的同学侧目而视

②近日,俄美关系发展再现波澜,美国国会众议员再提制裁俄罗斯的法案,俄罗斯舆论对此却表现得不以为意

现代社会需要团对意识,当个人和集体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做到三人成虎,个人的价值才会得到最大实现。

④最近,一则女子带男友回家见父母,不想却开门揖盗,男子趁人不备窃取财物,最终被判处刑罚的新闻在微信圈广为流传。

⑤在小儿子的眼里,父母的爱情平淡得不能再平淡,但在别人看来,陈桂英夫妇面对人生困境始终相濡以沫,着实令人感动。

⑥在海南发展史,有不少“外来者”为海南教育处心积虑,如北宋时曾轻任琼州房学教授的古革,就是琼北教育的先行者。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